-
公开(公告)号:CN101764706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910251037.0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EPA网桥链路冗余控制的实现方法,涉及工业现场控制领域。本发明在EPA网桥上实现了EPA网络链路冗余功能、冗余管理功能。该方法采用STP生成树算法实现其链路冗余功能,对网络路径进行分析,如果网络中存在环路,选择最健壮的链路作为通信链路,其余为冗余备份链路,并将环路中连接冗余备份链路的网桥端口设置为阻塞状态,将网络修剪为无环路的树状拓扑结构。本方法提供的冗余链路管理功能,使用STP冗余管理协议,对通信链路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EPA网络整体的可靠性、稳定性与健壮性。本发明适用于高可靠性、高实时数据传输的工业以太网。
-
公开(公告)号:CN101764706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51037.0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EPA网桥链路冗余控制的实现方法,涉及工业现场控制领域。本发明在EPA网桥上实现了EPA网络链路冗余功能、冗余管理功能。该方法采用STP生成树算法实现其链路冗余功能,对网络路径进行分析,如果网络中存在环路,选择最健壮的链路作为通信链路,其余为冗余备份链路,并将环路中连接冗余备份链路的网桥端口设置为阻塞状态,将网络修剪为无环路的树状拓扑结构。本方法提供的冗余链路管理功能,使用STP冗余管理协议,对通信链路进行自动管理,提高了EPA网络整体的可靠性、稳定性与健壮性。本发明适用于高可靠性、高实时数据传输的工业以太网。
-
公开(公告)号:CN100514233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710092803.4
申请日:2007-09-30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5B19/04 ,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 Y02P90/18 , Y02P90/185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SOPC的EPA现场控制器,涉及工业现场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可编辑软核的CPU处理器上实现实时操作系统和EPA通讯协议栈。主处理模块的设计采用对EPA通信协议栈进行裁剪构成EPA通讯协议栈模块完成对EPA报文的解析,定制定时器、通信接口、以太网控制器接口,并针对工业现场对EPA控制器的实际需求定制各种运算指令。辅助处理模块包括以太网接口模块,无线接入模块,完成以太网数据的收发以及无线数据的协议转换。本控制器采用实时操作系统开发的嵌入式多任务通信控制器,能够应用于EPA工业现场控制中,对接入EPA系统中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控制、实时显示和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9693.1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H02J3/46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2 , H02J7/00 , B60L53/36 , B60L55/00 , B60L58/12 , B60L53/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调度领域,涉及一种采用电力电子化的智能充电调度系统及相关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能量路由器,对内通过直流母线及电力电子变换器连接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设施设备并对功率能流进行控制,对外提供交流并网接口,对电网负载所需的电能以及不同地点下的分布式光伏的发电量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用电量进行监测,实时收集和上传电动汽车剩余电量;调度模块,用于根据能量路由器获取的信息,通过实时导航系统确定每辆有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的位置,通过平台电价补贴的方式,引导每辆电动汽车前往距离分布式光伏最近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充电调度。本发明能够更有效地消纳光伏能源并支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726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63041.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野外电力施工安全预警方法,属于电力施工安全预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根据野外电力施工场景安全要求,确定与施工安全密切相关的参数,建立安全指标与参数的多源异构数据集,进而构建安全指标与参数的相关度矩阵;S2:根据安全指标与参数的相关度,计算不同参数对该指标的影响权重,进而分析对安全指标的影响值,再基于指数平滑法构建指标预测模型,如果预测值超过安全阈值则进行预警;S3:计算预测值和真实值的绝对误差,根据绝对误差大小修正关联参数对指标影响值的系数,从而提高预测准确性。本发明可以针对野外不同电力施工场景进行安全预警,为提高施工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3718.4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nventor: 龙虹毓 , 尹霄 , 向敏 , 徐洋 , 陈昌川 , 程安宇 , 胡峰 , 代劲 , 余建航 , 何维晟 , 陈昕 , 陈正新 , 潘顺 , 徐扬 , 何云龙 , 王晶 , 何梓杰 , 王志军 , 彭禾欣 , 胡俊燕 , 张亚垅 , 江振光 , 李梓 , 谈力 , 喻腾飞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Q50/50 , H02J3/00 , H04N23/50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充电站选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山地电动汽车出行特征的充电设施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山地城市环境下建立山地城市交通路网模型;计算路网中任意两个节点间的耗电量;计算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行程时间信息;计算道路上的电动汽车数量;预测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建立多目标函数;将建立的多目标函数作为评估指标,采用TOPSIS评价分析方法在实际山地城市环境下充电站最优位置规划方案。本发明考虑了电动汽车交通行为影响,进行考虑多目标的山地城市充电设施规划;并采用主客观综合计算权重的方法进行最优解集寻优,得到的规划结果能满足多个目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3338.0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nventor: 龙虹毓 , 陈正新 , 陈昕 , 杨燕 , 向敏 , 胡峰 , 代劲 , 程安宇 , 徐洋 , 陈功贵 , 潘顺 , 徐扬 , 何云龙 , 王晶 , 何梓杰 , 王志军 , 江振光 , 张亚垅 , 彭禾欣 , 胡俊燕 , 喻腾飞 , 李梓 , 谈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考虑坡度角网格划分的移动虚拟电厂调度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将坡度角和负荷特性纳入配电网网格划分的影响因素,采用网格优化模型划分出配电网网格;采用时间调度优化模型得到每个移动虚拟电厂对相应电动汽车的时间尺度调度决策;采用空间调度优化模型得到每个移动虚拟电厂对相应电动汽车的空间尺度调度决策;基于此,提出了考虑坡度角网格划分的移动虚拟电厂调度系统及方法,整体提升了网格布局的有效性和移动虚拟电厂的供电调度效率的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811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85599.8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频共用天线的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属于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数据上报周期T划分为NB‑IoT上行传输时段T1和若干双模通信切换周期T2,其中T2由NB‑IoT监听时段T21和BLE广播时段T22组成;根据BLE响应最大时延T21max、NB‑IoT下行命令最大响应时延T22max及NB‑IoT和BLE的连接最短有效时间T21min和T22min,再引入时间裕量Δt,得到T21和T22,进而实施切换控制;当设备接收到NB‑IoT下行命令时立即响应,其所需时间T1i归属到T1中;当BLE连接时T被完全占用,设备将在BLE断连后对NB‑IoT待上传数据进行补传,其所需时间T1i归属到T1中。本发明针对野外使用的双频共用天线的物联网设备能够在低功耗下增强通信响应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08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486673.4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IPC: G06N3/063 , G06F15/163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图像识别加速器设计方法,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基于ARM和FPGA相结合的物联网终端,在ARM端负责对摄像头的参数进行配置,对采集的图像数据,权重数据进行处理;2)设计软硬件相结合的流水线处理方案,采用图像分块并行、输入通道并行和输出通道并行相结合的运算策略,基于该策略建立终端资源与识别时间的模型;3)根据求解模型获得最佳图像分块大小和卷积并行参数,在FPGA端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图像进行识别。本发明能够在资源受限的物联网终端上充分利用片上资源,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图像的识别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84997.9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重庆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道路突发事件下交通态势的协同监测方法,属于道路安全监测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基于交通路网的节点网络,确定道路突发事件下与交通态势有关的指标并构建初始数据集;某节点监测到道路突发事件时,作为事件源节点将突发事件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路网关联性获取源节点多个强关联节点的监测数据,并结合初始数据集构建事件源节点的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服务器将动态数据集和静态数据集加权,求得该事件对各强关联节点造成的影响值,以此对道路突发事件进行态势推理;根据推理结果对各强关联节点发送需要协同的监测指令。本发明可有效提高交通安全应急效能,减少道路突发事件对于社会的影响,保障出行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