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8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78039.X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10B57/04 , C10B53/00 , C02F11/10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油泥处理方法及系统,应用于钢铁厂冷轧油泥处理,涉及冷轧油泥处理方法领域,一种冷轧油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冷轧油泥;将冷轧油泥喷洒于运煤皮带的原煤表面;将运煤皮带上的原煤和冷轧油泥混合形成混合煤;将混合煤送入焦炉制得焦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轧油泥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环保处理冷轧油泥并通过合理利用冷轧油泥降低焦炭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060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92265.7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3/16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熄焦设备的漏风量检测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预设时间内,获取第一气体的氧增量、第二气体的氧总量、第三气体的氧总量,以及第四气体的氧总量,其中,第一气体包括干熄焦设备内的循环气体,第二气体包括低温换热器上放散气口排出的气体,第三气体包括干熄焦设备内排焦除尘管道中的气体,第四气体包括外界导入所述干熄焦设备内的气体;根据所述第一气体的氧增量、第二气体的氧总量、第三气体的氧总量,以及第四气体的氧总量,计算干熄焦设备的漏风量。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较为准确地监测干熄焦设备的漏风量,以便于在漏风量过高时及时对干熄焦设备做出调整,提高设备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7417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56796.8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焦炭分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焦炭选配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控制筛机对多组焦炭分别进行筛分,以获取设定粒度分布的多组待选配焦炭;获取待选配焦炭的表面参数;其中,待选配焦炭的表面参数用来表征待选配焦炭的抗压性能;根据目标高炉的设计要求,确定目标高炉对设定粒度分布中各粒度范围的焦炭的抗压性能需求信息;以匹配抗压性能需求信息为目标,根据待选配焦炭的表面参数,从多组待选配焦炭中,筛选出各粒度范围对应的目标焦炭。本发明通过待选配焦炭的表面参数,确定出满足目标高炉设计要求的各粒度范围对应的目标焦炭,实现了高炉焦炭的高效自适应选配。
-
公开(公告)号:CN10957597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1311353.8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10B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焦炉内不同高度位置焦炭质量的实验方法,包括获得待测焦炉从装煤口到炭化室底部的高度H、常规的装煤高度h及炭化室平均宽度d;确定实验装煤容器的高度h、宽度d;确定所述实验装煤容器生产焦炉实际装煤口与平煤后煤线之间的距离h';获得所述实验装煤容器内总体装炉堆密度ρ;确定要研究的位置距底部的高度h1,得到h1处堆密度ρ1;进行炼焦实验,精确控制所述各段堆密度与总体装炉堆密度ρ相同后,建立实验焦炭与生产焦炭对应关系;将各段堆密度精确控制到与h1处堆密度ρ1相同后,得到所述实验焦炭强度指标,通过所述实验焦炭与生产焦炭对应关系,获得所述要研究的位置距底部的高度h1处生产焦炭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46793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38799.4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煤系统,包括:承重杆、前段挡板机构、压煤装置及后段挡板机构;所述前段挡板机构的顶部与所述承重杆固定连接;所述压煤装置设置在所述前段挡板机构与所述后段挡板机构之间;所述后段挡板机构的顶部与所述承重杆固定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平煤系统的应用方法。本申请通过采用底部设有压辊的压煤装置,在平煤过程中增加了压辊对煤层的向下挤压力,可以使疏松的顶部煤层更加密实,使堆密度增加,既可以提高焦炉装煤量,同时对焦炭强度指标也有改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06016.3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指标主要反映胶质体的数量,并不能对胶质体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价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炼焦煤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可靠评价,可用来指导炼焦配煤,合理利用煤资源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65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178941.3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辉 , 武建龙 , 李东涛 , 孙健 , 马泽军 , 张卫东 , 张贺顺 , 梁海龙 , 贾军民 , 王伟 , 陈艳波 , 黄俊杰 , 郑朋超 , 刘长江 , 马超 , 竺维春 , 徐萌 , 李荣昇 , 刘文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还原含铁炉料的生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煤粉和铁矿粉按第一质量配比混匀,形成第一混合物;使用粘结剂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压制成型,以增加所述煤粉和所述铁矿粉的接触面积;在焦炉中对压制成型的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升温加热,以在所述煤粉的焦化过程中实现对所述铁矿粉的预还原,生成固结成块的预还原含铁炉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高炉炼铁工艺存在焦炭使用量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少焦炭使用量,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15347.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掺混兰炭煤的鉴别方法、炼焦煤、炼焦方法,属于炼焦煤鉴别技术领域;该鉴别方法通过获取待鉴别煤中区别于镜质组组分、惰质组组分的其他组分,确定待鉴别煤中确实含有掺混杂质后再进行下一步检测;将所述其他组分进行偏光干涉试验和热重热解试验,得到偏光干涉试验结果和热重试验结果,从光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两方面同时检测该未知组分;若偏光干涉试验结果中所述组分呈一级红色,表面平坦,无镶嵌活性成分,表示该组分可能是兰炭或其他焦炭类成分,且热重热解试验结果中最大失重速率对应温度为500℃~600℃,则确认该组分可能为兰炭。本鉴别方法过程简单,准确率高,能准确鉴别出掺混兰炭煤,可广泛应用于煤炭炼焦中的煤质检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236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1430689.8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2 , C10B39/02 , G06Q10/063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炭残余挥发分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得目标焦炭的质量,实际挥发分含量,目标温度和目标时间;获得挥发分含量、焦炭温度与单位质量焦炭在单位时间内的残余挥发分体积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所述实际挥发分含量和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残余挥发分体积;所述目标残余挥发分体积是在所述目标温度下,单位质量目标焦炭在单位时间内的残余挥发分体积;根据所述质量,所述目标时间和所述目标残余挥发分体积,确定所述目标焦炭的残余挥发分体积。上述方法可精确测算目标焦炭在高温区间的残余挥发分的释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598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021211.8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焦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焦炭抗压强度测量工装及装置,包括:上压头、上压座、下压头以及下压座;所述上压头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上压座上,所述上压座上开设有适配加压设备的紧固连接部;所述下压头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下压座上,且所述下压头设置在所述上压头的正下方;其中,所述上压头上开设有施压接触面,所述下压头上开设有承压接触面,所述施压接触面与所述承压接触面正对,且所述施压接触面和所述承压接触面的面积相当。本发明提供的焦炭抗压强度测量工装及装置能够极大的提升抗压强度测量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