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4457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6768.2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1672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33/128 , F16C33/14 , F16C43/02 , F16C2220/04 , F16C2220/20 , F16C2226/12 , F16C2226/14 , F16C2226/40 , F16C2360/46 , H02K2205/03 , H02K2213/09
Abstract: 一种流体动压轴承装置,其中,外部构件(20)包括外侧的外部构件(20a)和内侧的外部构件(26b),在内侧的外部构件(26b)形成有径向轴承面(29R)和一侧的推力轴承面(23T),在外侧的外部构件(20b)形成有其余的一侧的推力轴承面(22T),并且内部构件(10)的至少形成径向轴承面(11R)和推力轴承面(12T、13T)的部分由烧结金属构成,将外侧的外部构件(20a)的内周面(21)和内侧的外部构件(20b)的外周面(27)嵌合组装,在外侧的外部构件(20a)的内周面(21)和内侧的外部构件(20b)的外周面(27)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临时固定用的凸部(21a、27a)。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38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680050736.3
申请日:2006-12-2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耐磨损性优越且能够发挥高动压作用的动压轴承装置用的轴部件。在轴坯材(11)上滚轧形成用于在径向轴承间隙(6)产生润滑油的动压作用的凹部(7)。此时,在轴坯材(11)的外周面(11a)上形成的凹部(7)的表层部(14)形成基于滚轧的第一加工硬化层(14a)。同时,在凹部(7)的周围区域(8)的表层部(15)的一部分区域也形成滚轧形成的低压加工硬化层(15a)。凹部(7)的滚轧后,对所述轴坯材(11)实施滚筒抛光。由此,在表层部(15)的最表层部形成基于滚筒抛光的第二加工硬化层(15b)。在周围区域(8)形成的第二加工硬化层(15b)的硬度比形成于凹部(7)的第一加工硬化层(14a)的硬度高出50Hv以上200Hv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82152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80110815.8
申请日:2008-09-11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铸轴承,使微粒子(6)分散保持于电铸部(4),形成使从电铸部(4)的外周面(4a2)露出的微粒子(6)熔融并与树脂部(5)一体化而得到的微小突部(60)。该微小突部(60)进入在电铸部(4)上形成的微粒子痕(4c)而发挥锚效果,由此能够提高树脂部(5)与电铸部(4)的固定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006280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80000504.7
申请日:2006-06-02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75 , F16C17/02 , F16C17/107 , F16C33/107 , F16C2370/12 , G11B19/2009 , H02K5/1675 , H02K7/08
Abstract: 一种以低成本提供的流体动压轴承装置,所述流体动压轴承装置装有高强度的轴部件并能够保持高轴承性能。作为整体单元的轴坯(23)具有:由强度高于树脂的材料形成的轴部分(23a);和从轴部分(23a)向外径向地突出的突出部分(23b)。轴部件(2)装有轴坯(23)和树脂部分(24),所述树脂部分(24)覆盖轴坯(23)的突出部分(23b)的至少一个端表面并面对止推轴承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382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80050736.3
申请日:2006-12-26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耐磨损性优越且能够发挥高动压作用的动压轴承装置用的轴部件。在轴坯材(11)上滚轧形成用于在径向轴承间隙(6)产生润滑油的动压作用的凹部(7)。此时,在轴坯材(11)的外周面(11a)上形成的凹部(7)的表层部(14)形成基于滚轧的第一加工硬化层(14a)。同时,在凹部(7)的周围区域(8)的表层部(15)的一部分区域也形成滚轧形成的低压加工硬化层(15a)。凹部(7)的滚轧后,对所述轴坯材(11)实施滚筒抛光。由此,在表层部(15)的最表层部形成基于滚筒抛光的第二加工硬化层(15b)。在周围区域(8)形成的第二加工硬化层(15b)的硬度比形成于凹部(7)的第一加工硬化层(14a)的硬度高出50Hv以上200Hv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64113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80048035.6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7/107 , F16C33/103 , F16C33/104 , F16C43/02 , F16C2240/40 , F16C2240/46 , F16C2370/12
Abstract: 一种流体动压轴承装置(1),其具备:轴承套筒(8),其固定于壳体(7)内周;轴部件(2),其以能够插拔的方式插入轴承套筒(8)的内周;环状部件(9),其具有在与轴部件(2)的外周面(2a)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Ga)的内周面(9a);径向轴承部(R1、R2)以及推力轴承部(T),它们对轴部件(2)进行支承,至少径向轴承部(R1、R2)的径向轴承间隙(Gr)以及收容推力轴承部(T)的底隙(Gb)被润滑油(11)充满,其中,在壳体(7)的内部空间内具有空隙部,在将径向轴承间隙(Gr)的间隙宽度设为d1,将径向间隙(Ga)的间隙宽度设为d2时,满足30d1≤d2≤250d1的关系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87821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210370122.0
申请日:2006-09-05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74 , F16C33/20 , F16C33/208 , F16C2208/48 , F16C2220/04 , F16C2220/20 , F16C2370/12 , Y10T29/496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部件和其制造方法、及具备轴承部件的轴承装置和其制造方法,通过低成本地设置高精度的异径间隙,实现轴承性能和密封性能的提高。将与电铸部(4)的内周面(4a)之间具有台阶的成形部(5)的内周面(5a)模仿包覆靠模(8)的表面的非导电性覆膜(9)成形。伴随非导电性覆膜(9)的除去,在内周露出的成形部(5)的内周面(5a)和轴部件(2)的外周面(2a)之间形成比轴承间隙(6)大径的半径方向间隙(7)。如下制造在与轴部件(2)之间形成该轴承间隙(6)及半径方向间隙(7)的轴承部件(3),即,对在靠模(8)表面的局部形成有非导电性覆膜(9)的靠模(8)进行电铸加工,形成电铸部(4),其次,在将靠模(8)表面的电铸部(4)及非导电性覆膜(9)插入到腔(15)内的状态下进行轴承部件(3)的注射成形,之后将非导电性覆膜(9)从轴承部件(3)除去。
-
公开(公告)号:CN101263310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680033972.4
申请日:2006-09-05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部件和其制造方法、及具备轴承部件的轴承装置和其制造方法,通过低成本地设置高精度的异径间隙,实现轴承性能和密封性能的提高。将与电铸部(4)的内周面(4a)之间具有台阶的成形部(5)的内周面(5a)模仿包覆靠模(8)的表面的非导电性覆膜(9)成形。伴随非导电性覆膜(9)的除去,在内周露出的成形部(5)的内周面(5a)和轴部件(2)的外周面(2a)之间形成比轴承间隙(6)大径的半径方向间隙(7)。如下制造在与轴部件(2)之间形成该轴承间隙(6)及半径方向间隙(7)的轴承部件(3),即,对在靠模(8)表面的局部形成有非导电性覆膜(9)的靠模(8)进行电铸加工,形成电铸部(4),其次,在将靠模(8)表面的电铸部(4)及非导电性覆膜(9)插入到腔(15)内的状态下进行轴承部件(3)的注射成形,之后将非导电性覆膜(9)从轴承部件(3)除去。
-
公开(公告)号:CN101321963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680044369.6
申请日:2006-09-21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其在内周具有由电铸加工形成的金属部,且具有向轴承间隙供给油的补油机构。由此,保持于补油机构的油向轴承间隙供给,因此利用形成于轴承间隙的油膜来提高与轴部件的润滑性,并可以避免由润滑不良引起的杂音产生,或轴承与轴部件的接触滑动导致的部件的磨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