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32090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10082295.6
申请日:2008-02-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0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其包括:负极集电体;第1凸部,其被设置为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向负极集电体的外方延伸,而且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剥离传播阻止部;负极活性物质层,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且设置于第1凸部的至少顶部表面。根据该构成,可以抑制负极活性物质层从负极集电体上的剥离以及与之相伴的集电性的降低,进而可以抑制负极本身的变形。含有该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较高的电池容量以及能量密度,其充放电循环特性优良,而且可以长期稳定地持续进行较高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246337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80003581.4
申请日:2010-08-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70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26 , H01M4/13 , H01M4/74 , H01M4/742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M10/617 , H01M10/654 , H01M10/6553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集电体,其构成是在金属箔上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其中,当将金属箔区分为距与外部端子连接的连接部位的距离较大的远距离区域,以及与远距离区域面积相等、且距连接部位的距离较小的近距离区域这2个区域时,金属箔的远距离区域的开口率大于近距离区域的开口率。由此,可以使近距离区域的电阻小于远距离区域的电阻。因此,可以抑制近距离区域的因通电而引起的发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832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80147763.6
申请日:2009-09-28
Applicant: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2 ,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04 , H01G11/28 , H01G11/70 , H01G11/86 , H01M4/742 , H01M4/745 , H01M12/005 , Y02E60/128 , Y02E60/13 , Y02T10/7022 , Y10T29/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在集电体、尤其是冲孔金属、膨胀合金等具有正反面贯通孔的开孔集电体上简便、均匀且密合性良好地形成电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化学元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电化学元件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1)使用包含电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以及粘合材料的电极组合物在基体材料表面形成电极活性物质层的步骤;(2)将形成在上述基体材料表面上的电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体进行叠层,并实施热压以使它们贴合的步骤;以及(3)将基体材料从电极活性物质层上分离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202761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80117051.X
申请日:2009-06-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 , H01M2/30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Y10T29/49108
Abstract: 电极(13)在集电体(11)的两个主表面的整个面上形成了活性物质层(12)。电极引线(14)的一部分与电极(13)重叠。电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端面与电极引线(14)的一个端面平齐。在电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形成了接合部(15)。接合部(15)将电极(13)与电极引线(14)接合以使得位于电极(1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端面上的集电体(11)的露出部与电极引线(14)导通。接合部(15)是通过例如等离子焊接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747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70962.3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061 , H01M2/1077 , H01M2/30 , H01M2/36 , H01M4/13 , H01M4/742 , H01M6/42 , H01M10/0566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其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电池单体,该电池单体包括多个电池单体,该电池单体包括层叠并间隔设置的正极片及负极片,该正极片具有至少一第一通孔,该负极片具有至少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该第一通孔位置对应。
-
公开(公告)号:CN1305153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02800256.3
申请日:2002-02-04
Applicant: LG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8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2/18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742 , H01M6/1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穿孔电极与使用该电极的可充电锂电池,进一步讲就是一穿孔的电极与一再充电锂电池使用相同方法能够提高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容量和安全性能。本发明通过采用一较高水平的电解质的浸渍比例和均匀控制浸渍程度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容量和比率特性等性质,它也能提高电池的安全特性,具体是通过在组成再生锂电池内部的一组电极的阳极一端、阳极/阴极一端、或者一阳极/阴极/分离器上穿一洞孔来阻止锂的沉淀得到均匀的电极反应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590591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83102.0
申请日:2000-11-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00 , C25D1/04 , C25D1/08 , C25D1/22 , C25D5/50 ,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0438 , H01M4/242 , H01M4/26 , H01M4/661 , H01M4/74 , H01M4/742 , H01M4/80 , H01M10/24 , H01M10/30 , H01M10/34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1)一种碱性蓄电池负极用多孔镍箔,它是利用电解析出法形成的多孔镍箔,其厚度为10-35um,硬度为维氏硬度70-130。可以将利用电解析出而形成的多孔镍箔进行软化退火以调整其硬度。(2)一种筒,它是电解析出法使用的阴极用的多孔筒,其特征在于,该孔深度L和直径D之比(L/D)在1以上,在填充于该孔内的绝缘树脂和孔的上端缘的交界处无使析出金属以楔形嵌入的间隙。绝缘树脂是不发生由于硬化时的收缩而使其从孔的内壁脱离的树脂。例如最好为硅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8C
公开(公告)日:2002-11-27
申请号:CN98106497.3
申请日:1998-04-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47 , H01M4/661 , H01M4/74 , H01M4/742 , H01M4/80 , H01M4/806 , H01M4/808
Abstract: 本发明改善了电极基板的集电性及活性物质的保留能力,揭示了具有良好充放电特性及寿命特性的碱性蓄电池。该电极由导电性芯材和与芯材两面连为一体的起毛的镍纤维形成的基板,以及填充在基板中的活性物质层组成;至少基板的镍纤维的端部埋在活性物质层中,并呈屈挠状或弯曲状,以保持活性物质层。
-
公开(公告)号:CN1257320A
公开(公告)日:2000-06-21
申请号:CN99125272.1
申请日:1999-10-13
Applicant: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4/661 , H01M4/742 , H01M4/745 , H01M10/052 , H01M10/0565
Abstract: 提供一种锂(li)聚合物电池。该锂聚合物电池包括:正极板,包括有多个开孔的正集电体和形成在正集电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板,包括呈箔形状的负集电体和形成在负集电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在正负极板之间用于使正负极板绝缘的隔板。
-
公开(公告)号:CN1244954A
公开(公告)日:2000-02-16
申请号:CN98802065.3
申请日:1998-01-20
Applicant: 钟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13 , H01M4/04 , H01M4/137 , H01M4/602 , H01M4/74 , H01M4/74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2010/4292
Abstract: 一种有机电解质电池,具有锂盐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作为正极、负极及电解液。正极集电体及负极集电体分别具有贯穿表面与里面的孔,负极活性物质能可逆地附载锂,而来自负极的锂通过与负极或正极对置配置的锂的电化学接触而被附载,该锂的对置面积为负极面积的40%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