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0220986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644838.5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罩。前罩(78)具有前大灯后罩(106),其覆盖前大灯的后部;前叉罩(110),其覆盖前叉的一部分;和铰链(108),其将所述前叉罩(110)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前大灯后罩(106)弯曲的方式一体连接于所述前大灯后罩(106)。
-
公开(公告)号:CN220184912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0879621.6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E05F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结构,可在提供车辆的开闭体良好减振效果的同时使开闭体具有良好的关闭性能。减振结构安装于车辆的开口部及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开闭体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减振结构包括:阻尼装置,用以缓冲振动;以及弹性件,当所述开闭体是关闭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阻尼装置沿所述开闭体的开闭方向相互串联,所述阻尼装置的动态弹簧常数小于所述弹性件的动态弹簧常数,所述阻尼装置及所述弹性件的合成静态弹簧常数小于所述阻尼装置的静态弹簧常数。
-
公开(公告)号:CN220181002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0419480.X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作为跨骑式车辆的摩托车(10)包括:后车轮(20);链条(32),该链条将驱动力传递到后车轮(20);链盒(34),该链盒遮盖链条(32);和电池(40),该电池布置在链盒(34)上方。在链盒(34)的外周表面(50)上设置有用于将从电池(40)滴落的液体排放到外部的排放槽(48)。
-
公开(公告)号:CN220138835U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20514023.9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33 , H01R13/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抑制在使连接器从电力端口脱离的脱离执行时产生碎屑。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连接结构包括电力端口及连接器。电力端口具有与电气设备的电路电连接的端口端子。连接器具有与电缆的前端部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当连接器连接于电力端口时,连接器端子电连接于端口端子。在电力端口形成有能够供脱离部件螺合的螺纹孔。在连接器上设置有突起。突起向电力端口侧突出。突起的前端部在脱离执行时抵接于脱离部件的前端部并被按压。在脱离执行时,突起的前端部的边缘位于比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更靠内侧的位置,从而在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与连接器之间形成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22010715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21700620.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3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电环模块,在轴向上具有较小尺寸而有利于装配设计。集电环模块包括:管状绝缘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及第二末端;至少两集电环,一体化地设置于所述管状绝缘体的邻接所述第一末端的部分的外周且用以接触固定电刷;以及至少两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管状绝缘体中而分别连接所述至少两集电环,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末端而突出至所述管状绝缘体外,所述管状绝缘体具有用以设置所述至少两集电环的至少两设置部,所述至少两设置部分别具有第一外径及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
-
公开(公告)号:CN220053930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328440.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框架结构,可在碰撞时将施加在侧架的碰撞负载有效地传递至横梁。车辆框架结构包括:侧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保险杠梁,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侧架的外侧且连接于所述侧架;横梁,在所述前后方向上设置于所述保险杠梁的内侧且连接于所述侧架,所述侧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从所述保险杠梁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内侧延伸且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所述外表面从所述侧架的中间部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内侧延伸且往所述车辆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内侧朝向所述横梁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219974661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728675.9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佐木洸平
IPC: F02M35/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歧管,可使机油及冷凝水均匀分布于进气室内而不大量积聚。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室;多个支管,从所述进气室的侧面延伸出且沿发动机的气缸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多个支管具有安装凸缘且用以通过所述安装凸缘而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盖;节流阀,设置于所述进气室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以及连通管,所述节流阀通过所述连通管而连通所述进气室,以将进气流引入所述进气室,所述进气室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着往所述连通管的方向下降,所述连通管的底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具有邻接所述第一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角大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角。
-
公开(公告)号:CN219969563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718565.4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工具,能够轻易地将被安装物确实地安装于正确位置。安装工具适于安装侦测周围状况的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固定于车辆的窗户上的托架、以及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固定于所述托架的一对突起部,所述安装工具包括:弯折部,形成为一端部卡挂于所述托架的一部分;以及直线部,从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部直线地延伸,且包括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抵接部朝向所述突起部突出地设置,且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于以所述弯折部为支点旋转的移动路线下与所述突起部抵接的位置,所述第二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直线部上远离于所述弯折部的端部,且所述第二抵接部形成于与所述托架的端部抵接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9918436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112134.7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本哲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提取系统,目的在于能够在电力提取器的输出端口和与其连接的部分产生因生锈等引起的劣化而异常发热时停止对外部设备供电。电力提取系统从配备在车辆上的蓄电器提取电力,并向位于车辆的外部的外部设备供电。电力提取系统具备电力提取器、温度传感器、及控制装置。电力提取器具备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当电力提取器的输入端口与车辆的电力端口连接,并且外部设备的电力端口与电力提取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时,能够从蓄电器向外部设备供电。温度传感器检测输出端口的温度。控制装置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在规定温度以上的条件下,停止向外部设备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219904616U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20466839.9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包括:车身框架(20),其具有左右一对后架前部分(24a),当从侧面观察时,左右一对后架前部分(24a)向后且向上延伸;车身侧支架(50),其包括从后架前部分(24a)向后突出的左右一对侧板部(51);枢轴(80),其由车身侧支架(50)支撑并且在左右一对侧板部(51)之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连杆(70),其经由枢轴(80)由车身侧支架(50)可摆动地支撑;以及动力单元,其包括在动力单元的上端处连接到连杆(70)的连接段。在车身侧支架(50)上形成有开口部(60),连杆(70)穿过该开口部(60)插入。开口部(60)从位于枢轴(80)后方的部分延续到一对侧板部(51)的上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