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153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01615.7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涉及梁柱的连接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预设件安装,在钢柱位于与箱形梁连接处预设承接件;钢柱位于第一下横隔板的上侧固定预设有第一上横隔板;S2、箱形梁预处理,在箱形梁两端处的上翼缘板的中部开设避让槽;S3、箱形梁预架设,将箱形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钢柱的承接件上;S4、焊接作业,穿过避让槽,通过俯焊的方式焊接连接箱形梁与承接件;在箱形梁上侧面设置第一上节点板,且第一上节点板通过俯焊的方式焊接第一上节点板边缘与箱形梁上翼缘板,并通过俯焊的方式焊接连接第一上节点板与第一上横隔板。本发明具有有助于降低梁柱连接结构的施工难度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8455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70462.1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操作吊篮,包括操作平台和吊篮主体,吊篮主体可旋转的铰接在操作平台的一侧,吊篮主体包括第一吊篮框架、第二吊篮框架和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一吊篮框架和第二吊篮框架;其中,第一支撑杆包括多个直支撑杆,以及至少两个斜支撑杆,直支撑杆可旋转的铰接在第一吊篮框架和第二吊篮框架之间,斜支撑杆的一端可旋转的铰接在第一吊篮框架上,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吊篮框架上;斜支撑杆的一端可旋转的铰接在第一吊篮框架上,另一端自由时,操作平台和第二吊篮框架沿逆时针旋转并折叠,以得到一种可以量产,且便于安装的可折叠的操作吊篮,从而解决了现场制作时的不易安装以及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5599304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074574.2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针对现有打印系统只有一个打印头,打印效率较低、系统控制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爬升式单轴多轨固定并联式建筑用3D打印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打印装置与电动爬升装置,电动爬升装置设置于已打印建筑的外立面上,电动爬升装置能够带动打印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打印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轨道横梁、至少两根相平行的打印头横梁、打印头杆以及打印头,所有打印头横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打印头横梁垂直于平行轨道横梁之间且能够沿着平行轨道横梁移动,设有打印头的打印头杆密布于整根打印头横梁上,从而将打印头在水平打印面内的双向移动转换为单向移动,提高了可靠性,且打印头横梁的每次移动可以完成至少两层的打印,提高了打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32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074593.5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1/00
Abstract: 针对现有打印系统只有一个打印头,打印效率较低、系统控制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轴多轨有限相对移动并联式建筑用3D打印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打印装置与电动爬升装置,电动爬升装置设置于已打印建筑的外立面上,电动爬升装置能够带动打印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打印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轨道横梁、至少两根相平行的打印头横梁、打印头杆以及打印头,相邻打印头横梁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所述打印头横梁垂直于平行轨道横梁之间且能够沿着平行轨道横梁移动,设有打印头的打印头杆密布于整根打印头横梁上,从而将打印头在水平打印面内的双向移动转换为单向移动,提高了可靠性,且打印头横梁的每次移动可以完成至少两层的打印,提高了打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84304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647649.1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种预制钢套箱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预制钢套箱地下连续墙包括预制钢套箱和浇筑于预制钢套箱中的混凝土材料,预制钢套箱由多个依次排列的包括墙板、型钢框架和桁架结构的钢套箱单元组成。预制钢套箱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1、提供钢套箱单元,并制作导墙;2、将钢套箱单元放于导墙内形成预制钢套箱;3、预制钢套箱内浇灌封底混凝土;4、清水置换预制钢套箱内泥浆;5、预制钢套箱内浇筑混凝土;6、预制钢套箱外侧及导墙的底部压注水泥浆;7、随土方开挖,并对预制钢套箱内侧的接缝处进行焊接,形成预制钢套箱地下连续墙。本发明采用预制钢套箱地下连续墙大幅度减少现场用地、施工效率高;并且止水性能好、结构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569343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074042.9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针对现有打印系统只有一个打印头,打印效率较低、系统控制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爬升式单轴多轨独立并联式建筑用3D打印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打印装置与电动爬升装置,电动爬升装置设置于已打印建筑的外立面上,电动爬升装置能够带动打印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打印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轨道横梁、至少两根相平行且各自独立运动的打印头横梁、打印头杆以及打印头,所述打印头横梁垂直于平行轨道横梁之间且能够沿着平行轨道横梁移动,设有打印头的打印头杆密布于整根打印头横梁上,从而将打印头在水平打印面内的双向移动转换为单向移动,提高了可靠性,且打印头横梁的每次移动可以完成至少两层的打印,提高了打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3861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84432.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4 , E02D5/04 , E02D5/08 , E02D5/20 , E02D2300/0032 , E02D260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坑工程钢箱水泥土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箱结构,所述钢箱结构包括若干钢构件,相邻的不同钢构件之间能够通过各自的雌接头和雄接头之间的匹配结合实现连接,所述钢构件内、和/或相邻的所述钢构件之间能够形成箱体空腔,所述钢箱结构插入由TRD工法或CSM工法构建的水泥土搅拌墙。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656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853046.8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5/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弹性支座及利用其临时支撑结构的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针对常规刚性临时支撑构件无法限制支撑力而采用液压千斤顶作为支座,操作复杂、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它包括螺栓连接的蝶簧支架和底座;蝶簧支架包括内套筒、固接于其底部的底板、竖向设置于内套筒内的芯轴,及固接在芯轴顶部的上盖板,芯轴底端穿过底板并由螺母锁紧,外套筒套设在内套筒外且能沿内壁相对滑动,上盖板、内套筒及底板构成一闭合空腔,设于空腔内的蝶簧组套设于芯轴上,蝶簧组的顶端与上盖板的端板相抵;底座包括底部连接有支座底板的筒状固定架,及连接在其顶部的环形端板,芯轴的底端位于筒状固定架的内腔,且蝶簧支架的底板与底座的环形端板螺栓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327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74602.0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区块分布式3D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针对现有3D打印装置的单打印头工作效率低下且精度不高,不能满足大体量建筑物的施工需要的问题。它包括能够逐步相对于已打印建筑体爬升或下降的爬升构件,及与爬升构件连接的打印装置;打印头横梁的两端能够沿轨道框架滑动,打印头沿打印头横梁移动,同时喷出建筑物料,每打印一行则打印头横梁沿轨道框架移动一设定距离,如此逐行完成当前横截面层的打印施工;加长爬升导轨至预定高度,通过控制爬升构件使得打印装置顶升至建筑体上一层待打印横截面层所在的高度,从而自下向上逐层打印各横截面层直至完成建筑体整体的打印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675143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853084.3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格构式支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焊接组装的临时支撑系统拆卸后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本发明的重型格构式支撑系统,用于大跨度桁架的临时支撑,包括:由至少一个标准节组成的格构架,以及顶部转换结构,顶部转换结构与格构架的顶端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标准节通过法兰螺栓连接,每个标准节由并列设置的两个框架单元,以及连接在两个框架单元之间的联系组件组成。该支撑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标准节的拼装;然后格构架的组装;接着安装顶部转换结构;最后桁架施工结束,拆除该支撑系统。该支撑系统组装便捷,拆除该支撑系统后的组成部件可重复周转使用,有利于节约工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