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954419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959969.2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重庆三峡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爆破开挖的振动监测装置,主要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于基坑边坡的预设位置处的示踪装置;安装于远离基坑边坡一定距离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用于对示踪装置进行爆破振动实时数据采集的非接触式振动监测装置、用于对非接触式振动监测装置所在位置进行振动实时数据采集的振动监测装置、主控装置、电源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采用非接触式监测,并在后期去除振动对非接触式振动监测装置的干扰,具有准确度高、操作简单、风险小、效率高的特点,能够对爆破开挖的全边坡进行实时可视化振动监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561215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1688636.7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重庆万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笼平台通道装置,包括挂钩,挂钩下方固定安装有背笼骨架,背笼骨架内部交替设置有翻转层和连接层,翻转层上设置有翻转平台,翻转平台通过活动销轴与翻转层连接,翻转平台侧面设置有支撑杆,连接层上设置有脚踏杆,所述背笼骨架底部安装有辅助杆。本实用新型交替设置翻转平台与踏步杆,便于施工人员攀爬以及在翻转平台上施工,解决了钢筋笼脱钩裸爬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性高;设置挂钩并将挂钩搭设在钢筋笼和模板的加强肋上,便于拆卸,整体吊装安拆速度快,提高工人作业效率同时取替了钢管支架或墩身防护架等安全设施,解决了公路桥梁墩柱施工支架安全管理难题,可操作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1551035.5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井下沉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沉井下沉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沉井底部的喷头,对沉井下方的土体进行喷水,以使沉井下沉;S2:测量沉井的实际沉降量和倾斜度,当沉井均匀沉降且实际沉降量不小于预计沉降量时,重复步骤S1;当沉井均匀沉降且实际沉降量小于预计沉降量时,进行步骤S3;当沉井不均匀沉降时,进行步骤S4;当沉井的总实际沉降量不小于总预计沉降量时,停止沉降操作;S3:对沉井内部进行取土后,重复步骤S1;S4:启动沉降较小区域的喷头对沉井进行纠偏,纠偏完成后重复步骤S2。本发明的沉井下沉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沉井以水平姿态均匀地下沉至预定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732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4298.9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索塔拉索张力自适应调整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器、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索力传感器以及千斤顶的控制阀;控制器与外设的定位系统通讯连接;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待控索塔顶部、温度传感器和索力传感器均设置在与待控索塔相连的拉索上;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温度;索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拉索的索力数据;定位系统用于通过获取位移传感器的位移数据,以确定索塔的位移量;控制器用于将环境温度、索力数据以及位移数据输入预先训练好的自适应模型中,输出拉索调整数据,以通过拉索调整数据启动千斤顶的控制阀对拉索进行放张施工。该系统通过集成多路传感器,降低了索塔拉索张力调整的难度,提升了索塔拉索张力调整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56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551323.0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沉井水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沉井、注水控制器和用于连接水源的水泵,在所述沉井的外壁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向土体注水的注水孔,所述水泵通过管路与各所述注水孔连通,所述管路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注水控制器通信连接。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沉井水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65288.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续荡移转换吊具和连续荡移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连续荡移转换吊具用于沿设定方向运输物件,其包括主连接件、第一支连接件和第二支连接件,主连接件用于与物件连接,第一支连接件和第二支连接件均与主连接件连接,第一支连接件用于与起重吊索连接,第二支连接件用于与荡移吊索连接;主连接件能相对于第一支连接件和第二支连接件转动,以使第一支连接件和第二支连接件的位置能够在设定方向上交替变化。该吊具使用时,能够使荡移吊索和起重吊索在水平面旋转实现位置的自动调节,避免交叉受力情况,提高施工安全性;同时仅需要拆装荡移吊索,不需要拆装起重吊索,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6178.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领域。施工平台包括桁架、至少一组轨道以及至少一组主平台组,桁架安装在基坑内的地连墙的顶部,轨道设置在桁架上,且沿桁架的延伸方向布置。每个主平台组对应一组轨道,且包括滑动设置在轨道上的至少一个主平台,主平台沿垂直于轨道的方向延伸,用于承载施工设备。每个轨道对应的主平台设置成共同形成至少一条主通道,以使得施工设备能够沿主通道移动至目标位置,从而对基坑进行施工。本发明中的主平台承载力大,能够承载施工设备,并且能够沿轨道滑动,灵活性强,可用于支护转结构基础从开挖到顶板施工的不同施工阶段,功能较全,使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23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51035.5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井下沉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沉井下沉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控制沉井底部的喷头,对沉井下方的土体进行喷水,以使沉井下沉;S2:测量沉井的实际沉降量和倾斜度,当沉井均匀沉降且实际沉降量不小于预计沉降量时,重复步骤S1;当沉井均匀沉降且实际沉降量小于预计沉降量时,进行步骤S3;当沉井不均匀沉降时,进行步骤S4;当沉井的总实际沉降量不小于总预计沉降量时,停止沉降操作;S3:对沉井内部进行取土后,重复步骤S1;S4:启动沉降较小区域的喷头对沉井进行纠偏,纠偏完成后重复步骤S2。本发明的沉井下沉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沉井以水平姿态均匀地下沉至预定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03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295846.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永兵 , 胡风明 , 李鸿盛 , 何潇 , 张磊 , 杨益波 , 曾雄星 , 张俭成 , 付佰勇 , 过超 , 师启龙 , 管维东 , 宋健 , 荣伟 , 方铁桥 , 宋国胜 , 张传龙 , 时继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索桥锚固系统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索鞍支墩基础兼引桥基础的重力式锚碇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重力式锚碇结构包括锚块;散索鞍支墩,所述散索鞍支墩设置在所述锚块上,所述散索鞍支墩上设有引桥桥墩;侧墙,所述侧墙设置在所述锚块上。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底处理排水系统;步骤2:垫层的浇筑;步骤3:分层、分块浇筑锚块和散索鞍支墩及其基础;步骤4:后浇带浇筑;步骤5:散索鞍支墩和侧墙的施工。本发明通过将散索鞍支墩基础与引桥桥墩组成复合结构,复合结构同时承受分别来自引桥和散索鞍的力,不仅能够提高散索鞍支墩的承载力,保证锚碇基础的安全性,又能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0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29382.3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结构连续无支架上岸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岸滩区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跨缆吊机、加长索、连接结构和钢梁吊具,跨缆吊机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钢梁吊具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接的跨缆吊机连接;加长索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与钢梁吊具连接,另一端用于通过相应的吊索与外接的主缆连接;钢梁吊具远离连接结构的一端用于与外接的钢梁连接。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针对多种桥梁或不同桥梁使用,而造成的通用性较差,进而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以及施工成本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