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7930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6235.X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 G06Q10/063 , G06K9/6277 , G06N3/08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分类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构建输入包括三个参数、输出包括3个节点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根据预设的最大训练次数、预设的训练目标精度、预设的学习率对构建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构建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训练好的各层连接权值;根据所述训练好的各层连接权值及所述构建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确定用户分类模型。因此,通过该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构建的用户分类模型进行用户分类可以为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提供数据依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用户分类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的电力能效分析用户分类方法及装置,通过该方法及装置进行用户分类可以为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提供数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24360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46514.6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用户有序用电价值评估方法,包括确立用户有序用电价值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计算各指标体系对用户有序用电价值评估的权重;获取各指标相关电网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用户有序用电综合价值;根据计算结果优化有序用电决策;本发明全面反映用户的适用度与重要程度,从用户侧考虑有序用电方案的公平性与科学性,有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模糊层次分析算法,改进专家判断矩阵,形成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并把行归一法或方根法与特征向量法相结合,全面应用用户有序用电信息中量化的基础数据,通过专家赋值,使用户有序用电价值分析结果与用户实际情况更吻合,增强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692009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20656337.2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负荷辨识的用电控制系统,其包括用电负荷辨识终端和云服务器,所述用电负荷辨识终端包括用电负荷辨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用电负荷辨识模块分别连接入户总线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通讯。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可以有效地节约空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35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76916.7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源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处理器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用于从能耗设备的能源计量表中获取能耗设备的能源消耗量,发送能源消耗量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能源消耗量,利用能源消耗量,分析出能耗设备的能耗情况,发送能耗情况至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将能耗情况发送至上位机;本申请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能耗设备的能耗消耗量,再由处理器利用能耗消耗量,得到能耗设备的能耗情况,在本地完成初步分析,最后通过通信模块将能耗情况上传至上位机,以供上位机利用能耗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理,实现远程管理和监控,提高了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95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40032.0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存储器、模拟负荷控制器、电参数传感器;所述模拟负荷控制器连接有模拟电池负荷,用于驱动所述模拟电池负荷的工作模式;所述模拟电池负荷连接有用于与待检测充电桩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模拟电池负荷的各工作模式对应的参数模型;所述电参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模拟电池负荷处于各工作状态时,对应的电参数;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模拟负荷控制器以驱动所述模拟电池负荷处于预设工作模式;获取所述电参数传感器检测的对应的电参数;根据所述电参数是否符合所述存储器中的参数模型判断所述待检测充电桩是否完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86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539786.2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充电桩的现场检测设备,包括:与交流充电桩的充电插头连接的车辆插座;第一端与车辆插座的PE保护接地触头连接、第二端与车辆插座的CP控制触头连接的控制导引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充电请求信号后控制交流充电桩启动的控制模块;与车辆插座的交流功能触头连接的电源开关;与车辆插座的交流功能触头连接的提示模块。本发明通过该现场检测设备模拟新能源电动汽车通过交流充电桩充电的过程,并通过提示模块接收和显示交流充电桩的输出参数,为交流充电桩在日常维护、年检、抽查维护、维修后的功能性能验证等提供了依据,提高了交流充电桩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878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569930.7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电装置及测试系统,包括输入端用于与充电桩的输出端连接的车辆接口,第一端与车辆接口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车辆接口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与车辆接口的接地端连接的控制导引电路,以及输入端与车辆接口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接口;输出接口的输出端用于接测试设备;控制导引电路用于在充电桩开启后使充电桩以与控制引导电路相匹配的功率进行供电。本申请中的取电装置能够实现通过一个正常的充电桩对测试设备进行供电,从而使该测试设备为其他的充电桩进行测试,从而解决了充电桩现场测试取电难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对充电桩的现场测试,且安全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90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500487.3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负荷调控方法和系统,利用负荷控制系统获取电网的负荷调控总量和负荷补偿数值,并获取各负荷调控对象的负荷响应补偿数值,根据各负荷调控对象的负荷响应补偿数值、负荷调控总量和乘积值对各负荷调控对象分配负荷调控量,利用调度系统根据各负荷调控量对各负荷调控对象进行电力负荷调控。此方案中,电力负荷调控方式在实施时并未采用固定的方式开展,而是基于各负荷调控对象的负荷响应补偿数值进行调控,负荷响应流程数值可以反映负荷调控对象的单位用电价值,调控时充分考虑了各负荷调控对象的实际情况,使电力负荷调控更加有效合理,从而提高负荷调控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693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31713.2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2E60/7838 , Y02E60/7853 , Y04S40/124 , Y04S40/126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式负荷识别系统及方法,负荷辨识系统包括用电负荷、负荷辨识终端及负荷监测主站,所述负荷辨识终端通过光纤、以太网、无线公网的方式与所述负荷监测主站进行信息交互。负荷辨识终端通过分析典型用电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等波形特征,按其稳态和暂态过程定义不同的特征参数建立标准特征库,结合用电设备的稳态与暂态特征相似度建立用电负荷识别模型。本发明中的辨识系统模块集成度较高,终端体积较小,系统建设成本较低,运行维护简单,并且不会对用户生产生活造成影响。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可以同时实现多路用电设备负荷类型与运行状态的准确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0859641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711499581.8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用电负荷基准量的方法。获取用电历史负荷,所述用电历史负荷为设定时间的用电负荷数据;剔除用电负荷数据中的异常负荷,所述异常负荷包括大于设定阈值的用电历史负荷和非典型日的用电历史负荷;根据用电历史负荷进行聚类处理获得聚类负荷;获取当日响应时段前的用户用电负荷,记为样本负荷;根据距离法对比所述聚类负荷和所述样本负荷获得与所述样本负荷差值最小的聚类负荷;根据差值最小的聚类负荷输出用电负荷基准量。通过对用电历史负荷剔除异常数据后进行聚类处理获取聚类负荷,并与当日响应前的用户用电负荷,即样本负荷进行比对,更加准确地获取用电负荷的基准量,特别对于负荷波动比较大的工业用户,获取的用电负荷基准量更加接近现实中的负荷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