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715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85111.8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项目效益评估的方法和系统,依据数字化建设背景及现状制定评估方案;依据评估方案进行数据采集填报;对数据采集填报的内容进行数据审核校验;利用审核校验后的数据计算评估结果,编制评估报告。本发明在数字化项目竣工验收通过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实现从项目及系统两个维度综合评定数字化工作成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4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224730.5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K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接头的液态金属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缩管、若干液态金属腔室及引线;其中,所述热缩管包覆于待测电缆接头导体部分的外表面;所述液态金属腔室位于所述热缩管内、外层的环形通道中,其内封装有液态金属以形成的液态金属测温元件;所述引线连接在所述液态金属腔室的两端,用于将所述液态金属测温元件连接至外部电路以测量所述液态金属测温元件的电阻。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缆接头的液态金属温度传感器,利用热缩管的热收缩特性及液态金属随温度变化的电阻特性对电缆接头处的温度进行监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灵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67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360370.1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通信信道模拟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FPGA处理器、信号的收发接口模块、缓存模块和数模转换模块;所述FPGA处理器负责接收上位机控制信号,确定仿真的要求,生成相应随机数和延时控制信号、及频偏信号,并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所述信号的收发模块由于接收原始信号和发送加入信道变化后的信号;所述移位寄存器用于存储产生的随机数,并每进行一位的异或操作,就读入一位,使得随机数的使用不重复;所述数模转换模块将频偏信号转换成频偏电压,并加载在压电晶体晶振上;其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中E1信道的仿真,模拟各种信道的干扰,导致传输信号产生各种问题,如误码、延时、频偏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7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32207.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负荷转供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获取的待评估配电网基本结构和数据,得到各主变的联络单元;对所述各联络单元逐一进行N‑1校验,得到理想条件下各主变的联络单元的最大平均负载率;计算N‑1校验下各主变在各路径上的网损,得到考虑网损时各主变的联络单元的最大平均负载率;根据所述理想条件下和考虑网损时各主变的联络单元的最大平均负载率,分别计算理想条件下和考虑网损时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本发明填补了当前对具有负荷转供功能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解析性计算的空缺,通过计算N‑1校验下各主变在各路径上的网损,得到考虑网损时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计及网损对供电能力计算精确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9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0570355.2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旋转式液态金属限流器,包括:限流器本体,其中,限流器本体中的外电极套设在内电极外侧,并在外电极与内电极之间形成密闭的用以承载液态金属的环形腔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内电和外电极,在内外电极间的缝隙内放置液态金属,并通过绝缘密封将内外电极间的缝隙设置为密闭的腔体,在绝缘密封上设置永磁体对,同时在腔体内部设置环形挡板,将腔体分为两部分,以放置液态金属。通过外加磁场,使液态金属在所形成流道内旋转,不仅散热能力得到了提高,液态金属在旋转时还会带走绝缘挡板通流孔处由起弧所产生的杂质,并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绝缘挡板内侧液态金属通过绝缘挡板通流孔进入绝缘挡板外侧,实现了双重限流。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4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24730.5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K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接头的液态金属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缩管、若干液态金属腔室及引线;其中,所述热缩管包覆于待测电缆接头导体部分的外表面;所述液态金属腔室位于所述热缩管内、外层的环形通道中,其内封装有液态金属以形成的液态金属测温元件;所述引线连接在所述液态金属腔室的两端,用于将所述液态金属测温元件连接至外部电路以测量所述液态金属测温元件的电阻。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电缆接头的液态金属温度传感器,利用热缩管的热收缩特性及液态金属随温度变化的电阻特性对电缆接头处的温度进行监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灵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957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17218.1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的漏液检测方法,该储能电池的漏液检测方法包括:在各个电池箱的出风口处分别设置气体检测器,通过气体检测器检测对应的电池箱内储能电池挥发的电解液气体浓度;将相邻的两层电池箱上的气体检测器检测到的储能电池挥发的电解液气体浓度数值进行作差,从而得出多组电解液气体浓度差值;分别判断多组电解液气体浓度差值是否达到预设浓度差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判定所述储能电池是否漏液。该储能电池的漏液检测方法,可对储能电池柜内的储能电池进行的泄漏情况进行有效检测,准确率高,可有效防止储能电池的电解液在无监控状态下分解后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大大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储能电池的漏液检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24152.X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崔艳妍 , 刘伟 , 陈海 , 马丽 , 郭炬 , 王军 , 苏剑 , 张朋 , 王英涛 , 苑帅 , 黄怡 , 屈高强 , 宫建锋 , 李国良 , 刘洪 , 崔文婷 , 靳盘龙 , 杨淑珍 , 丁平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售电量风险预警方法和装置,法对售电量风险预警的初选指标进行筛选,得到经济指标;计算每个经济指标的时差期数,并基于所述时差期数计算预警指数;基于所述预警指数对售电量风险进行预警,不容易受到单个变量的影响,提高了售电量风险的预警精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受单一指标随机影响的局限性,能较好反应外部复杂环境的变化对售电量的影响,保证售电量风险预警效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376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87308.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133 , H01M4/04 , H01M4/139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8 , H01M4/040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板及其改性工艺,所述电池负极板上涂覆有一层厚度为(1‑10)μm的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为α‑Al2O3、γ‑Al2O3、SiO2、Ga2O3、ZrO2和TiO2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在电池负极板上涂覆具有较好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金属氧化物,从而改变电池负极板表面的环境,能抑制锂枝晶在电池负极表面生长,从而有效防止了由于锂枝晶定向生长穿破隔膜导致的电池内部短路的安全问题;此外,该改性电池负极板的可加工性能好,与目前的电池工艺设备兼容性好,可以促进大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54996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188417.3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运行灵活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主要包括建立配电网总体规划流程;建立变电站优化规划流程;建立中压线路优化规划流程;以规划总成本最小确定最优规划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旨在通过考虑运行控制手段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采用多层优化规划技术解决配电网规划方案容量利用率低、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