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36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52009.0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信号分解技术的集成短期风电集群功率预测方法,将采集的NWP数据及对应功率数据划分两个独立数据集,用于预测模型训练和测试;通过VMD和WT方法对训练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预处理后数据再分别以SDAE、LSTM、BiLSTM、CNN为核心的模型进行预测得到子预测结果;子预测结果分别通过PLSR、BPNN、SVM网络型构建子预测模型,依据子预测模型子的准确性程度不同,为每项子预测结果分配权重,构成WPP预测模型;为WPP集成预测模型性能评判标准,选取最合适的集成预测模型,将S1的测试数据集输入选取的集成预测模型后进入预测,输出结果。通过本发明方法预测精度高,数据适用范围广,具有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94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10612393.4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震 , 刘艳梅 , 贾岩 , 张海廷 , 刘涛 , 王鹏举 , 李振东 , 王峰 , 李权 , 许乃文 , 杨磊 , 江明 , 万建成 , 夏拥军 , 张宇 , 金鹏 , 刘劲松 , 韩月 , 刘芮彤 , 段方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线路施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放线滑车自动化拆装维修装置,包括翻转机构、千斤顶调节高度模块、起重臂及抓取装置,抓取装置与起重臂连接,翻转机构及千斤顶调节高度模块均位于抓取装置的下方,翻转机构的支撑部为固定端,承载放线滑车的承载部铰接于支撑部上,承载部通过动力源的驱动实现所承载放线滑车的翻转;翻转机构的一侧或两侧设有千斤顶调节高度模块,千斤顶调节高度模块通过具有的液压千斤顶的升降调节放线滑车的位置;抓取装置的上端与起重臂连接、并在起重臂上移动,下端为吊装更换零件的吊装端。本发明固定方式简单,可自动夹持、吊运放线滑车及其轮片,定位精确,拆装时不易损伤轮片。
-
公开(公告)号:CN1121154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609194.0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报告管理系统,对电子报告的出具机构和出具人进行实名认证,并将电子报告和电子签章存储于区块链上,从而避免电子报告被篡改,对电子报告下载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并记录下载电子报告的行为,监控电子报告从生成到使用的每个环节,以便追溯;电子报告生成与下载信息相关联的HASH码,允许用户使用该HASH码验证报告真伪,便于管控电子报告的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0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97420.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天气分类的周尺度风电功率概率预测方法及系统,采集风电场运行和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基于历史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形成日气象特征向量,并进行天气类型的聚类;在每一种天气类型下建立由稀疏贝叶斯、核密度估计以及贝塔分布三个子模型构成的组合概率预测模型;根据实时风电场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形成预测样本的日气象特征向量,将预测样本归为相应的天气类型,并利用其所属天气类型对应的组合概率预测模型进行风电功率预测,输出预测值;本公开能够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并延长风电功率预测时长,进而为风电场检修排程或者水火电系统发电计划制定等提供有用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34305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65580.5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的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检测应用、模块工装和管理芯监控工装;管理芯包括至少两个串口;检测应用与模块工装相连接;模块工装与管理芯相连接;管理芯与管理芯监控工装相连接;管理芯监控工装与计量芯相连接;模块工装用于传递检测应用与管理芯多个串口之间的第一通信报文;检测应用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通信报文进行测试,对管理芯的多个串口协议一致性进行验证;管理芯监控工装用于传递计量芯与管理芯之间的第二通信报文,并将第二通信报文发送至检测应用;检测应用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通信报文进行测试,对管理芯和所述计量芯之间的协议一致性进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94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165562.7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智能电能表计量芯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的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检测应用、管理芯监控工装;所述检测应用与所述管理芯监控工装相连接,并将所述管理芯监控工装与管理芯和计量芯相连接;所述管理芯监控工装用于监控所述管理芯和所述计量芯之间的通信报文,并将所述通信报文发送至所述检测应用;所述检测应用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通信报文进行测试,对所述管理芯和所述计量芯之间协议一致性进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097686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87123.6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现场锁具的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身份标识数据包,校验所述身份标识数据包中的信息;确认所述身份标识数据包中的信息无误后,根据所述身份标识数据包中的信息对电能接收单元充电或断开充电;所述电能接收单元对电力锁具进行充电或断开充电;所述方法通过使用串行通信协议控制电能传送的开启和结束,同时进行了身份验证,既满足了电力现场锁具设备尺寸小、要求充电时间短、充电效率高的工作需要,也实现了在电力现场不受其他民用充电设备干扰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5795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7976.3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73 , G06V10/25 , G06V10/8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Abstract: 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注意力的电力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对边缘设备进行基本信息设置;对待检测电力设备进行图像采集,边缘设备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边缘设备使用预设的基于特征融合和注意力的目标检测模型进行缺陷检测;判断数据采集是否完成,若是采集完成则生成待检测电力设备的缺陷检测结果统计信息,模型能识别出的所有缺陷类别、位置和每个类别检出缺陷的数目,反之,则返回。本发明根据聚类结果选择合适的特征图,然后利用设计的四种特征融合模块的组合进行相适应的特征融合,提升在目标尺寸差异大的电力数据集上的检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991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1480784.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F16/2458 , G06F16/2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融合与感知协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能计量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调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数据进行预清洗,并将清洗后的数据作为云平台二次辨识的基础数据,存储至云平台二次数据库;针对云平台二次数据库存储的基础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针对云平台二次数据库中存储的二次辨识后数据进行多维度统计,获取统计信息;获取信息系统预设时段内的电器的冻结电量信息,根据统计信息,判断电器是否出现异常,完成对电器数据的融合与感知的识别处理。本发明提供了在统一信息采集系统模式下,实现了数据的融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59235.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侧用电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初始碳排放系数;确定用户的用电类型,检测用户的耗电量;根据所述初始碳排放系数、用户的用电类型以及用户的耗电量,计算用户侧用电碳排放量,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能够较为准确的计算用户侧的用电碳排放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