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78231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294600.9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3C8/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i68Zr32合金的热氧化阻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阻氢氧化膜,具体制备工艺如下:将表面磨光并清洗过的Ti68Zr32合金置于极限真空度为10-3Pa的管式真空炉中,抽真空至10-2Pa以上,加热至450~550℃,通入压力为1~150KPa的氧气,氧化1~12h,以10~30℃/h的速率冷却至室温。该热氧化阻氢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对材料形状要求较低、外加元素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89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35599.9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23C14/0605 , C23C14/35 , H01M4/587 , H01M4/62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二次电池用非晶碳/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以高纯碳靶材为非晶碳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在碳基底材料表面溅射沉积一层非晶碳膜,即获得非晶碳/碳复合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用于铝二次电池中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与未沉积非晶碳膜的碳材料相比,放电容量得到显著增加,同时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物性能稳定,可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55343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010585565.2
申请日:2010-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热致循环吸附法氢同位素分离的色谱柱。该色谱柱芯使用泡沫金属柱作为固定骨架,聚四氟乙烯分散液(PTFE)/硅藻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硅藻土或气相法二氧化硅水溶胶作为粘结剂,添加金属粉末如铜粉、镍粉或铝粉等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装载具有氢同位素效应的储氢材料,可以满足热致循环氢同位素分离法快速吸放氢动力学及良好传热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842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910011069.3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寿命的测试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测试设备由气体循环系统,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气体循环系统为测试系统提供真空环境和高纯氢气源;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对测试样品进行快速加热冷却循环;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控制加热冷却程序运行及相应的电磁阀、电动阀的开闭动作,并实时采集系统压力温度信号。该系统在完成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测试的同时可原位进行合金吸放氢性能如PCT曲线、动力学曲线及恒温吸放氢寿命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842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10011069.3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寿命的测试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测试设备由气体循环系统,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气体循环系统为测试系统提供真空环境和高纯氢气源;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对测试样品进行快速加热冷却循环;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控制加热冷却程序运行及相应的电磁阀、电动阀的开闭动作,并实时采集系统压力温度信号。该系统在完成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测试的同时可原位进行合金吸放氢性能如PCT曲线、动力学曲线及恒温吸放氢寿命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1335360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11909.7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4 , Y02P2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增压提纯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35MPa氢气增压提纯的连续输氢设备,解决传统的有油机械式氢压缩机存在的输出气体中含油、影响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等问题,以及无油机械式压缩机存在运动部件的磨损问题。设备由第一级增压系统、第二级增压系统、热交换装置组成;压力为1~2MPa的普纯氢(纯度<99%)在经过第一级增压系统和第二级增压系统后其压力被增至35MPa,而纯度>99.999%,在氢气增压和液体循环的过程中,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对温度、压力、流量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对系统中各类阀门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参数全面、能源利用效率高、使用便捷、高效、使用安全、维护方便、投资省、噪音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052967Y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20013010.4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01B3/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增压提纯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35MPa氢气增压提纯的连续输氢设备,解决传统的有油机械式氢压缩机存在的输出气体中含油、影响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等问题,以及无油机械式压缩机存在运动部件的磨损问题。设备由第一级增压系统、第二级增压系统、热交换装置组成;压力为1~2MPa的普纯氢(纯度<99%)在经过第一级增压系统和第二级增压系统后其压力被增至35MPa,而纯度>99.999%,在氢气增压和液体循环的过程中,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对温度、压力、流量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对系统中各类阀门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参数全面、能源利用效率高、使用便捷、高效、使用安全、维护方便、投资省、噪音小等优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