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89725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080443.5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或钯合金纳米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钯或钯合金作为原材料,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多次吸放氢循环,使钯或钯合金材料在循环过程中通过自发生长的模式形成一维纳米线结构。通过该方法制备钯或钯合金纳米线具有操作简单、易于规模制备、产物清洁等特点,可以满足钯及其合金用于催化剂、气体探测部件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31653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26082.9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为了克服用铝粉制备氢气遇到的容器腐蚀,铝粉老化和存储困难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氢气的铝基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合金由91wt.%~95.5wt.%的Al,3wt.%~6wt.%的低熔点金属及1.5wt.%~3wt.%的防氧化金属组成;低熔点金属为Ga、In和Sn;防氧化金属为Mg和Zn之一种或两种。该铝基合金能与水在常温下反应,无需添加腐蚀介质。且该铝基合金无需特殊存储,方便实用。氢气的生成与否以及产生氢气量的多少主要通过通入放有铝基合金的气瓶中水量来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841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10011065.5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综合测试设备,该设备由气体循环系统,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气体循环系统为测试系统提供真空环境和高纯氢气源;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对测试样品进行快速加热冷却循环;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控制加热冷却程序运行及相应的电磁阀、电动阀的开闭动作,并实时采集系统压力温度信号。该系统在完成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寿命测试的同时可原位进行合金吸放氢性能如PCT曲线、动力学曲线及恒温吸放氢寿命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1335360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710011909.7
申请日:2007-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4 , Y02P2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增压提纯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35MPa氢气增压提纯的连续输氢设备,解决传统的有油机械式氢压缩机存在的输出气体中含油、影响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等问题,以及无油机械式压缩机存在运动部件的磨损问题。设备由第一级增压系统、第二级增压系统、热交换装置组成;压力为1~2MPa的普纯氢(纯度<99%)在经过第一级增压系统和第二级增压系统后其压力被增至35MPa,而纯度>99.999%,在氢气增压和液体循环的过程中,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对温度、压力、流量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对系统中各类阀门的开关状态进行控制。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参数全面、能源利用效率高、使用便捷、高效、使用安全、维护方便、投资省、噪音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89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33452.0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硅包覆储氢合金粉末制备成复合球体的工艺方法,以解决储氢合金粉末与二氧化硅混合后不易成球的问题。所述复合球体由储氢合金粉末和气相二氧化硅制备而成,其中储氢合金粉末的含量小于等于70wt.%。与单纯的储氢合金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储氢合金粉末/二氧化硅复合球体材料避免了由于合金过度粉化对系统造成污染的问题,提高了储氢合金与氢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吸氢反应动力学。同时包覆制备的复合材料呈比较规则的圆球外形,可以提高反应床装填的密堆性能,且具有更好的抗杂质气体毒化性能。另外所述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减小气阻,增加了气体流动性,尤其适合少量氢气的吸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450269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1039518.1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H01M4/50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铝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属于电化学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以纯钼片为原料,在管式炉内采用高温热处理方法,得到生长于钼片表面的纳米MoO2颗粒材料。该电极材料作为铝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显示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电池放电电压达到1.9V,可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新能源领域。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物性能稳定,可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0234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36576.5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电镀镍涂层的方法,该方法在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进行敏化、活化及还原表面处理工艺使得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具有一定的活性,通过电镀的方式在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获得镀层性能良好的镍涂层。通过该方法解决了在金属钽或钽涂层表面电镀镍的难题,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无危险性、获得的镀层与基体结合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92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27671.8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00 , C22C21/06 , C22C21/16 , C22F1/04 , C22F1/047 , C22F1/057 ,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于水及水介质环境中可溶解铝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由90wt.%~94wt.%的Al、1.8wt.%~4.8wt.%的低熔点金属以及2.5wt.%~7.6wt.%的强化铝合金元素组成;低熔点金属为Ga、In、Sn和Bi、Pb,其中Ga、In、Sn为合金中必备元素,合金可加入Bi和Pb中的一种或多种,但Pb含量不能超过0.3wt.%;强化铝合金的元素为Ti、Cu、Fe、Mg、Zn、Mn、Si、Li、Zr、Y和Gd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Cu和Mg为合金中必备元素。本发明所述合金在常压下冶炼,然后浇铸于模具中以制成铸件,经固溶和时效处理后形成产品。所得产品在水及水介质环境中的起始反应温度和溶解速率均可调控。且合金的强度大,可用于制备井下可溶工具,所制备工具在高温和高压的含水环境中可自行分解。
-
公开(公告)号:CN10568972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80443.5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或钯合金纳米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钯或钯合金作为原材料,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多次吸放氢循环,使钯或钯合金材料在循环过程中通过自发生长的模式形成一维纳米线结构。通过该方法制备钯或钯合金纳米线具有操作简单、易于规模制备、产物清洁等特点,可以满足钯及其合金用于催化剂、气体探测部件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841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910011065.5
申请日:2009-04-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综合测试设备,该设备由气体循环系统,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气体循环系统为测试系统提供真空环境和高纯氢气源;样品室加热冷却系统对测试样品进行快速加热冷却循环;计算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控制加热冷却程序运行及相应的电磁阀、电动阀的开闭动作,并实时采集系统压力温度信号。该系统在完成储氢合金热致吸放氢循环寿命测试的同时可原位进行合金吸放氢性能如PCT曲线、动力学曲线及恒温吸放氢寿命的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