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最优小波包分解的模拟电路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014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23686.5

    申请日:2016-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523 G01R31/3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最优小波包分解的模拟电路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如下实施步骤:(1)获取无故障模式下的样本向量数据集;(2)计算无故障模式下的电压样本向量的统计平均值;(3)建立小波基函数库;(4)利用所建库中的小波基对电压样本统计平均值向量进行小波包分解;(5)计算各小波基函数进行层小波包分解后的频带能量及其总能量;(6)计算各小波包分解后的频带能量概率密度;(7)计算各小波基函数进行 层小波包分解后的频带能量熵;(8)比较能量熵值大小,选取最优小波基;(9)待测电路信号采集;(10)利用最优小波基对提取的故障信号进行故障特征特取。本发明通过选取最优小波基函数,利用优选出的小波基函数进行小波包分解,有利于发掘故障的深层特征。

    兼容单/三相运行的双向ac/dc变换器在单相逆变模式下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46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24116.1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单/三相运行的双向ac/dc变换器在单相逆变模式下的控制方法,包括:1、拓扑结构为具有分裂电容的三相四线制变换器,包括由功率器件构成的三相有源桥臂及由分裂电容构成的N相无源桥臂,2、在单相逆变模式下,A相和B相通过继电器并联,C相和N相也通过继电器并联在一起构成单相逆变输出,3、对A相、B相采用电压有效值外环、电压瞬时值内环及电流瞬时值内环三环控制,调节交流输出电压,对C相采用独立的电流环控制,调节C、N相间电流应力,本发明实现了对逆变器单相交流输出电压和C、N相间电流的混合控制,能够在不增加额外的功率器件和元件的过度设计下,使得单相输出功率提高到三相额定功率的1/2。

    一种三相四线制PFC的单相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7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90116.8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四线制PFC的单相控制方法,是分裂电容式三相四线制PFC的拓扑结构将A相、B相交错并联、C相和N相交错并联以构成单相输入,对A相、B相、C相采用直流电压外环和交流电流内环控制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电流分配系数为C相和N相分配电流,以调节直流侧母线电压以及电流,并得到三相控制信号后输入脉冲宽度调制器,从而生成用于控制PFC中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的PWM开关信号,以实现对PFC的单相控制。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与直流侧母线电压稳定,还可以灵活分配C相和N相电流,避免过流,从而能使用电流等级较低的功率器件、线路电缆来实现更高的功率等级。

    一种三相四线制逆变器的单相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0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90084.1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四线制逆变器的单相控制方法,是分裂电容式三相四线制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将A相、B相交错并联,C相和N相交错并联构成单相输出,对A相、B相采用交流电压环控制,调节交流电压,对C相采用交流电流环控制,调节C相电流,并得到三相控制信号后输入脉冲宽度调制器,从而生成用于控制逆变器中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的PWM开关信号,以实现对逆变器的单相控制。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交流电压稳定,也可以灵活分配C相和N相电流,避免过流,从而能使用电流等级较低的功率器件、线路电缆来实现更高的功率等级。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699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343181.0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能源储存技术领域,该发明首先以柔性长条状电极及电解质膜来制备薄膜型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再通过“费马螺线”式加捻将其制成纤维状超级电容器。与现有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相比,该电容器的突出特点是有且只有一层薄膜型固态电解质(同时充当隔膜),而不嵌入其他任何辅助成纤组分,减小了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质量和体积;并且两个电极都是以薄膜状与电解质紧密接触,充分利用了电极活性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使用率,可显著提高纤维状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锌双氧水电池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0359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97001.3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一种锌双氧水电池,属于电池领域。锌双氧水电池包括双氧水室、正极、隔膜、负极、负极壳和正极壳。双氧水室由双氧水和双氧水分解催化剂组成,正极壳和负极壳相互密封将双氧水室、正极、隔膜以及负极囊括在内部。同时正极壳和正极之间具有绝缘螺纹,其能够避免短路,阻挡双氧水、氧气和电池中的电解液的泄漏,从而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和使用寿命。锌双氧水电池可以适用于各种密闭环境工作的装置,特别是水下装置等。

    一种降低内齿强力珩齿珩削径向力大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6287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10595358.7

    申请日:2017-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降低珩削径向力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针对被加工齿轮的珩齿加工工艺,提取影响珩削径向力大小的珩齿工艺参数,设计珩齿工艺参数组合,进行珩齿加工实验,监测得到珩削径向力大小;2.根据珩齿工艺参数组合和珩削径向力的大小通过响应曲面非线性拟合法构建珩削径向力数学模型;3.基于狼群算法,添加加工节拍约束条件,对珩齿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化珩齿工艺参数;本发明降低了珩削径向力的大小,为实际珩齿工艺参数选择和珩削径向力的降低提供了理论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