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汽轮机叶片损伤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1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54017.1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汽轮机叶片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汽轮机叶片损伤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选择修复材料;步骤二:使用工装夹具对受损叶片实施装夹;步骤三:对叶片修复区域进行工业CT探伤;步骤四:判断损伤区域的类型,去除叶片的损伤区域;步骤五:选择修复方法、修复路径及修复策略,进行损伤修复;步骤六:判断修复效果及修复过程中应力的产生情况、确定局部变形程度;步骤七:对叶片修复区域进行工业CT二次探伤;步骤八:对修复好的叶片进行后处理。本发明方法能够对叶片损伤部位实施快速有效的修复,从而恢复其服役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一种核电厂消防系统管道吸氧腐蚀程度评估分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9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88558.7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厂消防系统管道吸氧腐蚀程度评估分级方法。所述方法为:确定消防水系统管道的环境条件;根据管道内径以及常温常压环境下的溶解氧浓度,计算消防水管道内部滞流状态下消防水的含氧量;根据模拟试验得出溶解氧浓度吸氧腐蚀作用下的变化数据,拟合函数得出溶解氧浓度在消防水静水管道吸氧腐蚀的作用下,消防水溶解氧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DO(t);根据消防水静水管道内壁腐蚀速率与溶解氧浓度的关系,得出消防水管道内腐蚀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fO(t);根据核电厂消防系统消防水静水管道的腐蚀数据和溶解氧浓度数据,对核电厂消防系统的消防静水管道的吸氧腐蚀程度进行评估。本发明完善了消防水管道腐蚀程度评估的理论依据及手段,且数据获得精准,结果准确。

    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82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98642.X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堵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堵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钻头、螺栓、压板、橡胶套筒、约束环、弹簧触发器以及展开卡块;钻头从上至下依次由刀柄、刀身、卡台、展开卡块安装架以及刀头组成;刀身上设有螺纹,与螺栓相互配合;压板、橡胶套筒分别套在刀身上,位于螺栓与卡台之间;展开卡块安装架周向均匀分布于刀身;弹簧触发器由弹簧以及滑块组成,弹簧顶在卡台上;滑块的顶面与橡胶套筒的底部相接触,滑块的底部与展开卡块的顶部相接触;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向着刀头方向移动,从而将展开卡块顶开;展开卡块连接在展开卡块安装架上,约束环套设在展开卡块外部。本发明可以简单方便快捷的完成堵漏操作,且具有良好的堵漏效果。

    一种盘环电极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527218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1029385.5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环电极支撑装置,目的在用于解决盘环电极检测混凝土梁板底部内钢筋腐蚀状态时盘环电极与混凝土表面接触不良的问题。包括依次连接的盘式电极固定装置、接触力测量装置、支撑杆、接触力调节装置和位于盘式电极固定装置内部的盘式电极。本发明在实际检测工程中达到了盘环电极与混凝土表面接触时接触力大小可知、可控的效果,解决了盘环电极检测混凝土梁板底部内钢筋腐蚀状态时盘环电极与混凝土表面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了钢筋腐蚀状态测量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一种核电厂用辅助阳极取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2059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346744.2

    申请日:2017-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用辅助阳极取出装置,目的是为了迅速取出辅助阳极,研制出了一套夹具,能够控制辅助阳极的受力将辅助阳极在最短时间内取出。其特征在于:它扳手、圆形套筒支架、螺母、卡脚、传动轴和齿轮结构;扳手靠内侧的部位与圆形套筒支架的上端活动连接;扳手的内侧端头与齿轮结构固定连接;齿轮结构的内侧与传动轴啮合;螺母固定在传动轴的下端,位于圆形套筒支架的内部;卡脚设置在圆形套筒支架的下端。本发明由于支架的使用,整个装置变得稳定,使得作用在辅助阳极上力的方向沿着辅助阳极的轴向。而扳手通过杠杆作用将力有效放大,更易将辅助阳极取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