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线先张法预制混凝土梁梁间转向器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1435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22583.3

    申请日:2020-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线先张法预制混凝土梁梁间转向器及施工方法,梁间转向器的底架包括混凝土基座和设置在混凝土基座上的限位筒;升降组件包括转向柱、加劲支撑板和千斤顶,加劲支撑板的内侧边固定至转向柱的外周壁上,千斤顶设置在混凝土基座和加劲支撑板之间,转向柱的下部套接在限位筒内,通过千斤顶实现转向柱的高度调节;导向组件包括滚轮、销轴和螺母,滚轮通过销轴和螺母等间隔的设置在转向柱上。通过千斤顶顶升转向柱就位,实现折线预应力筋的转向,通过千斤顶卸力,实现折线预应力筋的放张,该梁间转向器结构轻巧,施工方法简单,效果显著,具备可调节性,提高了预制施工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其耐久性强,寿命长,可重复利用。

    一种高塔柱C55泵送机制砂混凝土三阶段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008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517989.7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高塔柱C55泵送机制砂混凝土三阶段设计方法,将塔柱划分为下塔柱、中塔柱和“合拢段+上塔柱”三阶段;其中,下塔柱为40.05‑50m以下、“合拢段+上塔柱”为173‑180m以上,其余为中塔柱;下塔柱采用低胶材、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方式来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以降低水化热过高引起下塔柱结构开裂;中塔柱采用中等胶材、低砂率方式来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足够的刚度和可泵性;“合拢段+上塔柱”采用高胶材、低砂率、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方式来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以保证混凝土超高泵送不堵管且降低水化热。本发明在保证C55机制砂混凝土可泵性前提下,同时解决混凝土的开裂和刚度问题。

    一种石粉含量波动机制砂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380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1078598.1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粉含量波动机制砂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限定C55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波动范围,再以机制砂平均石粉含量及其对应砂率为基准,设计外加剂组分;确定石粉最低含量基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本发明以机制砂最低石粉含量为基准,计算确定现场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的对应砂率及现场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本发明在保证单方混凝土中由机制砂引入的总石粉含量波动最小化条件下最大程度降低机制砂石粉含量波动对混凝土工作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解决了外加剂与石粉含量波动机制砂之间的不适应性技术难题,为石粉含量波动机制砂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智能型混凝土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91183.2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质量监控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型混凝土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质量监控方法主要依赖于实验室人员检测,检测结果误差大,而且无法对混凝土的配料过程与养护过程进行监控,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对混凝土质量监控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实时监测混凝土的质量相关的影响参数,即为配料监测参数和养护监测参数,并经过数据分析获得的配料监测参数和养护监测参数能够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准确评估,实现了对混凝土质量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提高了混凝土质量监控的准确性和效率,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和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石粉含量波动机制砂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38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78598.1

    申请日:2023-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粉含量波动机制砂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限定C55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波动范围,再以机制砂平均石粉含量及其对应砂率为基准,设计外加剂组分;确定石粉最低含量基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本发明以机制砂最低石粉含量为基准,计算确定现场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的对应砂率及现场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本发明在保证单方混凝土中由机制砂引入的总石粉含量波动最小化条件下最大程度降低机制砂石粉含量波动对混凝土工作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解决了外加剂与石粉含量波动机制砂之间的不适应性技术难题,为石粉含量波动机制砂C5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一种公路路面检测用取样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8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87640.5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路面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车体与取样组件,取样组件安装于车体,用于对路面进行切割取样;车体包括支撑架与支撑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滚轮组件;支撑台固定于支撑架顶部,支撑台设置有若干支撑脚组件;支撑脚组件包括支撑杆、调节杆、定位板与定位件;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台边缘,调节杆一端铰接于支撑杆顶端,另一端与定位板固定;调节杆与支撑杆铰接处设置有固定卡扣;定位板上形成有插孔,定位件穿设其中,将定位板与地面固定。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公路路面检测用取样的取样方法。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取样装置取样过程产生移位及取样不完整容易造成断裂需要进行重复取样造成资源浪费和取样成本增加的问题。

    一种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混凝土

    公开(公告)号:CN1110567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92677.6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混凝土,该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配置混凝土所用材料;采用固定砂石体积含量计算法,计算出初步配合比;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原理,对初步配合比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优选配合比;对优选配合比进行试验验证,得出最优配合比;对最优配合比进行工艺试验,确定最优配合比满足生产要求。本发明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基于固定砂石体积含量计算法与因素设计分析法相结合,设计出满足钢壳沉管小隔舱浇筑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所设计出的混凝土仅依靠自身重力作用而无需额外的机械振捣即可密实成型,并且在流动填充过程中不产生离析,从而保证了混凝土与钢壳之间紧密接触,协同受力。

    智能型混凝土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141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591183.2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质量监控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型混凝土质量监控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质量监控方法主要依赖于实验室人员检测,检测结果误差大,而且无法对混凝土的配料过程与养护过程进行监控,难以满足现代工程对混凝土质量监控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实时监测混凝土的质量相关的影响参数,即为配料监测参数和养护监测参数,并经过数据分析获得的配料监测参数和养护监测参数能够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准确评估,实现了对混凝土质量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提高了混凝土质量监控的准确性和效率,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和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贮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8535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0213.7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贮存装置,涉及混凝土原材料贮存技术领域。该用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贮存装置,包括贮存仓,还包括:铰接在贮存仓底部出料口处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镜像设置有两个,所述贮存仓的表面设置有用于驱动封闭板开合的驱动气缸;设置在贮存仓上的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与驱动气缸连接,所述摆动组件用于带动封闭板摆动;设置在贮存仓内的破碎组件。达到了通过驱动封闭板上下摆动,将混凝土原料抖出,提高混凝土原料的排出效率,以此来避免混凝土原料滞留至出料口将其堵塞的优点,解决了混凝土原料可能会因结块、过大的石料而卡在出料口,容易导致贮存仓的出料口堵塞,从而影响出料进度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