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3683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211300.3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整同轴度的疲劳试验机及加载链对中调整方法,属于试验机技术领域。包括主轴加载链、对中调整装置、对中传感器及反馈装置、机架。对中调整装置安装在主轴加载链上,主轴加载链为安装在机架上,检测及反馈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检测和控制调整量。能够进行加载链上五个自由度的调整;提高了该装置的强度并且调整模块安装在同一母体上增加了装置的刚度使其加载过程中更稳定与安全;适配性强,通过调整母体及其他部件的尺寸用以安装不同轴径的加载链,也可安装再其他种类的试验机;能够匹配多种夹具,空间占用小,操作简单,调整精度可控,稳定性好,重复调整精度高,能够提高实验精度,使测量数据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14874.5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L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模式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属于传感器标定领域。双模式为一般标定模式和Z向力矩标定模式;标定支架安装在标定底座上,标定支架两侧分别安装上滑轮组件、下滑轮组件,标定支架的横梁中部安装一个滑轮A;传感器竖直安装在标定底座上、力/力矩加载臂通过螺栓连接在传感器上构成所述的一般标定模式;或者通过U型支架、Z向力矩加载臂水平安装在标定支架上构成所述的Z向力矩标定模式。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加载力值稳定、精度高、通用性好等优点,能够对各个方向单维力/力矩进行单独标定,又能对各个方向的力矩进行复合加载,同时整体采用纯机械结构避免电磁干扰对标定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51929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513257.5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动缸驱动的高温拉伸-疲劳力学性能测试仪及方法,属于力学性能测试领域。包括移动平台,高温模块、测试模块,测试模块通过电动缸直接驱动,中间传动环节少,实现拉伸、疲劳单一载荷以及拉伸-疲劳复合载荷的加载。高温模块采用双腔式高温加热炉,测试模块的夹具体单元可待双腔式高温加热炉达到指定温度后由移动平台带动,进入加热腔内部进行相关力学性能测试,以满足特定材料的测试需求。结构简单,传动环节少,测量精度高,有效的解决了温度加载过程中夹具的热变形对力学性能测试的影响。为揭示材料在温度场以及复合载荷耦合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提供了新方法,对于指导未来资源探索、航空航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50788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29286.6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子散射分析的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领域。仪器整体采用卧式布置,可实现高温下拉扭复合载荷的加载。加载模块通过环状电阻丝加热片对试件进行均匀加热,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100℃;加载模块前后安装有中子镜片,其尺寸确保中子束流能照射试件的指定位置。优点在于:采用双端同步拉伸,保证试样在拉扭过程中,中子束流照射区域不发生偏移;滚珠丝杠和扭转轴在同一轴线上,有效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能在满足中子散射应力谱仪束流角度要求的条件下,对试件进行力-热耦合加载;可与中子散射应力谱仪集成使用,实时动态监测被测试件的内部应力、应变分布及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化等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8101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668333.5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32B9/04 , C22F1/02 , C22F1/18 , C22F1/04 , B32B15/20 , B32B37/06 , B32B37/10 , F41H5/04 , B64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残余铝的金属间化合物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包括n个TC4层、n‑1个Al层和2n‑2个金属间化合物层;所述TC4层和Al层交替排布,所述金属间化合物层位于TC4层和Al层的中间。本发明通过层与层之间大量异质界面能够显著偏移裂纹扩展路径,消耗裂纹扩展能量,从而达到增强材料韧性的效果;通过引入残余铝层,在获得高强度的同时提升了延伸性,为实现复合材料强韧化设计提供了创新性设计思路和可行性技术手段。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大可达640MPa,延伸率最大可达4.6%。
-
公开(公告)号:CN1139028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1194933.5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成捆棒材端面双标签焊接位置获取方法,通过对采集的棒材端面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腐蚀等图像预处理,过滤掉内陷的个体棒材,提高焊接成功率;通过Hough圆检测得到其余个体棒材端面圆心坐标,利用变尺度法(DFP)确定不规则成捆棒材端面中心,给出了双标签焊接限定条件,在棒材端面中心附近按照双标签焊接限定条件确定双标签的焊接位置,能够使标签始终位于棒材端面内,降低搬运过程中标签被不慎刮落的风险;本发明给出的双标签焊接限定条件能够保证第二个标签不会焊接在第一个标签上,显著提高了双标签焊接的牢固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32644.5
申请日:2023-12-17
IPC: G01N3/08 , G01N3/20 , G01N3/22 , G01N3/00 , G01N3/04 , G01N3/02 , G01D21/02 , G01N23/04 , G01N2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物理场与复杂环境氛围耦合加载测试装置与方法,属于精密仪器领域。接收部分腔体和发射部分腔体均通过螺钉连接在轴承固定组件上,通过横梁安装口和横梁安装口与外部固定安装平台刚性连接,实现腔体外层结构的固定,轴承固定组件通过上轴承内圈与外部旋转装置连接,实现腔体内层结构的旋转。本发明优点是结构新颖,通过模拟温度、压强、湿度、力学载荷多种复杂工况,集成联用中子与X射线观测装置和至多六种加载设备,且内外双层设计可以实现边力学加载边旋转,实现对试样的立体成像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4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710888222.5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温复杂载荷双轴拉伸压缩测试装置,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由双向拉伸/压缩载荷加载单元、双向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超高温加载单元、夹持单元等组成,为立式龙门结构。装置中各轴的驱动、传动及检测单元独立,互不干涉。双向拉伸/压缩载荷驱动单元由电动作动缸进行驱动,其内部的高精度直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动力源,微小型多级减速机构实现高减速比减速增矩,结合应力变化反馈技术,确保在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具有足够的加载能力,实现在准静态模式下精密载荷的施加。本发明可以最大限度的模拟在材料构件的真实工况下,为材料在高温服役状态下的力学性能测试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39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710974867.0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温拉扭复合载荷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精密仪器领域。本装置采用立式结构,包括拉伸单元、扭转单元、力和位移检测单元、高低温加载系统以及密封腔,可实现变温环境下的拉伸或扭转单一载荷加载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试验,特别是还可以实现变温环境下拉伸、扭转复合载荷模式加载的测试试验。变温加载模块采用高低温加载系统进行加载,可实现‑100~300℃的连续变温,从而模拟材料真实服役环境下的复杂环境。通过对称的机械结构巧妙的实现了双向拉伸与正反向扭转的加载测试,充分保证了原位监测的材料微区位置不变,从而实现对样品材料特定微区的力学行为、损伤机制实施动态原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704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1231757.8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弯与高压加载耦合原位XAS测试装置,包括架体、加压舱和载荷施加装置;架体包括底座和上框架,加压舱内部设有试验腔,载荷施加装置包括第一水平载荷施加装置、第二水平载荷施加装置、竖直载荷施加装置,分别固定在上框架上;第一水平载荷施加装置和第二水平载荷施加装置通过加压舱两端的水平通孔伸入到试验腔,竖直载荷施加装置通过加压舱的竖直通孔从上方伸入到试验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拉弯与高压加载耦合原位XAS测试方法,从实现多场耦合作用下材料服役性能精准测试的原理方法出发,搭建高压加载、拉弯耦合加载、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核心模块,实现对拉弯加载与高压加载耦合的材料力学行为与使役性能的精准原位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