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扭组合的电液伺服液压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88968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95032.4

    申请日:2024-08-09

    摘要: 本发明涉及液压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拉扭组合的电液伺服液压夹具,包括法兰盘、传动板、方形锁紧环、锁紧环一、锁紧环二、夹头主体、夹头活塞、V形夹块、试样、夹块挡板、螺钉一、导向键、螺钉二、螺纹轴、防护罩、螺钉三、接头体一、接头体二、防尘圈、轴用密封圈一、耐磨环、轴用密封圈二、O形密封圈、夹头端盖、复位弹簧、弹簧挂钩一、弹簧挂钩二,所述螺纹轴的一端与法兰盘的中心螺纹孔配合。本发明中通过锁紧环一与锁紧环二的配合使用,以及它们与螺纹轴之间的间隙配合设计,不仅保证了夹具在加载过程中的精确性,还通过调整锁紧环的位置,消除了螺纹连接带来的微小间隙,进一步提高了试验的精确度。

    一种高压线缆检测的旋转抬升机构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33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62568.5

    申请日:2024-07-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压线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线缆检测的旋转抬升机构及检测方法,包括机架和线缆主体,机架上固定安装有设备室,设备室贯穿转动安装有驱动丝杠和扭转检测轴,驱动丝杠位于设备室外端上配套安装有移动螺母,移动螺母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室。本发明先让线缆主体位于竖向长块和第二活动块之间,再使线缆主体缠绕在扭转检测轴上,既可通过驱动第二活动块进行上下往复直线移动,对竖向长块和第二活动块之间的线缆主体进行弯折检测,而驱动扭转检测轴进行持续旋转,对扭转检测轴上的线缆主体进行扭转检测,进而无需搬运线缆主体,既可对线缆主体依次进行弯折检测和扭转检测。

    弯扭耦合加载方式下的电路板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33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98168.2

    申请日:2024-07-05

    IPC分类号: G01N3/20 G01N3/22 G01N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弯扭耦合加载方式下的电路板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将被测试的电路板四个角对齐夹具上夹爪的四个角以后,通过转动电机1和电机2,使得夹具夹紧电路板;通过转动电机3和电机4,使得被测试线路板在电机3和电机4作用下发生扭转,通过控制电机3和电机4转动的角度或者力矩,可以控制被测试线路板的扭转角位移或者扭矩,扭转角位移或者扭矩可通过操作面板读取;通过转动5号电机,带动螺纹丝杠转动,使得丝杠螺母运动,使板块弯曲零件向上运动,对被测试的线路板的中心线施加推力,通过控制5号电机转动的角度或者力矩,从而使被测试的线路板产生不同程度的弯曲挠度或者弯矩,弯曲挠度或者弯矩可通过操作面板读取。

    焊接焊缝检测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84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37458.6

    申请日:2024-09-25

    摘要: 焊接焊缝检测装置,涉及焊接件的焊接强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工作台,检测工作台为横向延伸的水平方形台,检测工作台的下表面两端固接有两个对称的U型支撑架,两个U型支撑架的开口端横向相对设置,检测工作台上分别设有上料输送组件、长焊缝检测组件、环焊缝检测组件、抗弯测试组件和测试夹持组件。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检测设备在用于不同的焊接件焊缝检测时,存在的上下料转移不便、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低,影响检测效率,对于不同形状焊接件的夹装适应性差以及检测方式单一,无法对不同形状、不同位置的焊缝进行多样化检测的问题。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复合陶瓷骨钉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80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45120.3

    申请日:2024-07-3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材制造的复合陶瓷骨钉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增材制造加工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所设计的骨钉夹具,可以对基于增材制造的复合陶瓷骨钉进行有效装夹固定,通过控制上、下两步进电机的同步转动,实现陶瓷骨钉的模拟攻丝,并使用扭矩传感器实现模拟攻丝过程中陶瓷骨钉所受扭矩数据的采集,进行陶瓷骨钉性能评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增材制造的复合陶瓷骨钉测试方法,可以模拟骨钉自转攻丝的过程,保证陶瓷骨钉在自转的同时其水平移动的距离与之相匹配,有效防止骨钉受到异常的轴向力,从而提高陶瓷骨钉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建筑材料抗拉压检测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80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44482.X

    申请日:2024-07-15

    IPC分类号: G01N3/18 G01N3/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材料抗拉压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体、对材料进行抗压力性能测试的压力检测组件、对材料进行拉伸性能检测的拉伸检测组件、环境模拟组件,检测机体包括基座、上箱体、下箱体、操控面板,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分别位于基座两侧,所述操控面板位于下箱体前面,所述上箱体中间设有隔板,所述压力检测组件、拉伸检测组件分别位于上箱体内的隔板两侧,所述上箱体上面设有通风机构;该装置一体化集成设计,将拉伸检测和压力检测集成在一个检测机体上进行,方面检测人员使用操作,且能够使得两项检测同时同地进行,相同环境进行不同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一种测试大尺寸厚扇形橡胶块扭转静刚度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72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39987.X

    申请日:2024-06-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大尺寸厚扇形橡胶块扭转静刚度的试验方法,首先,对按等剪切应力原则设计的橡胶块及其缩比样件进行设计,得到需要的大尺寸厚橡胶块及橡胶块缩比样件,根据设计情况,完成橡胶块缩比样件的硫化试制,并开展橡胶块缩比样件正常安装后下的扭转静刚度测试及变径安装后的扭转静刚度测试,得到橡胶块缩比样件在不同安装状态的静态扭转角度比值k;完成大尺寸厚扇形橡胶块的硫化试制后,在试验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对成批量大尺寸厚扇形橡胶块的扭转静刚度进行测试时,结合橡胶块缩比样件在不同安装状态下的静态扭转角度比值k,开展大尺寸厚扇形橡胶块在变径情况下的静态扭转刚度测试,以确定橡胶块刚度特性、胶料选型。

    一种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70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90512.3

    申请日:2024-07-04

    摘要: 一种钢结构应力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所属钢结构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台架,台架前侧安装有控制器,台架上表面前侧设置有检测机构,台架上表面左右对称的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板,每个安装板内腔上下对应的设置有两个摆动臂。本发明能够灵活适配槽钢、角钢、方钢等不同形态的钢结构夹紧定位,相对于传统三爪卡盘对钢结构定位的方式通用性更高,保证不同形态的钢结构均能得到稳定定位,以确保后续应力检测正常有序的进行,且钢结构检测条件更加多元化,能够模拟钢结构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恶劣条件,测试钢结构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实验检测的数据更加贴合实际应用环境中钢结构应力变化数据,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更具代表性。

    一种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壳体变形测量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72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60754.8

    申请日:2024-06-28

    摘要: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附件机匣壳体变形测量试验方法,包括:对附件机匣有限元模型在不同工况下施加多级扭矩载荷,获取均匀分布在附件机匣有限元模型上的测量位置的多级扭矩载荷与附件机匣的应变曲线以及多级扭矩载荷与附件机匣的变形曲线;选取应变曲线斜率变化小于预设值且斜率大于预设值的测量位置及其对应的扭矩载荷范围作为第一测量方案;选取应变形线斜率变化小于预设值且斜率大于预设值的测量位置及其对应的扭矩载荷范围作为第二测量方案;以第一测量方案与第二测量方案进行现场变形试验;获取现场试验结果进行试验分析。

    一种材料性能检测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947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39214.7

    申请日:2024-08-20

    发明人: 杨欣铭 王志新

    摘要: 本发明涉及材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材料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上侧设置T型安装板,所述台板下端中部安装驱动设备,所述T型安装板的竖向部右端安装盒体,所述盒体后端铰接盒盖,所述盒盖内部设置夹持件,所述盒体内部底端设置加热器,所述T型安装板的横向部右端安装拉动件,所述夹持件延伸出盒盖右侧并与拉动件连接,所述拉动件下端与台板上端活动连接,所述T型安装板的竖向部左端设置扭动件,所述扭动件穿过T型安装板的竖向部以及盒体并与夹持件可拆卸接,该设计达到耐热检测、抗拉强度检测以及柔韧性检测之间产生联动,有效降低检测工序和时间,并在模拟的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检测,提升检测准确性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