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11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34756.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复眼原位监测单元、微观调节单元及其多光谱成像系统,复眼原位监测单元包括球面安装罩以及设置在所述球面安装罩上的成像组件,所述球面安装罩上设置有球面栅格阵列,所述球面栅格阵列包括5行4列共20个安装点,每个所述安装点安装有1组所述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包括CCD光学数字相机组件、DIC数字散斑光源组件、IR红外光谱组件、拉曼光谱组件和太赫兹光源组件;本发明能够突破传统材料原位测试技术仅能与一种成像表征技术集成的局限,通过多种成像组件组合应用,能够同时获取材料由表面到内部,由宏观到微观的丰富结构演化信息,建立多光谱成像信息演化与载荷作用间相关性,即能够深入理解材料微观失效和变形损伤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13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511698.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G01R31/387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6 , G01N21/88 , G01N25/72 ,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原位测试系统,涉及精密仪器技术领域,包括充放电模块、环境模块和力学加载模块,待测试电池与充放电模块电连接,环境模块包括温控箱,温控箱内设置有待测试电池、光学成像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和超声扫描成像模块,力学加载模块用于对待测试电池进行加载。本发明通过环境模块模拟测试环境,光学成像模块对待测试电池表面微观变形或损伤进行观测;红外热成像模块对待测试电池的温度畸点的识别以及待测试电池热失控的进程进行观测;超声扫描成像模块对待测试电池的破损、析锂以及荷电状态进行监测。本发明为揭示力‑低温‑电化学耦合多外场下电池性能衰退机制和服役寿命变化规律提供仪器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25313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11698.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IPC: G01R31/387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6 , G01N21/88 , G01N25/72 ,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原位测试系统,涉及精密仪器技术领域,包括充放电模块、环境模块和力学加载模块,待测试电池与充放电模块电连接,环境模块包括温控箱,温控箱内设置有待测试电池、光学成像模块、红外热成像模块和超声扫描成像模块,力学加载模块用于对待测试电池进行加载。本发明通过环境模块模拟测试环境,光学成像模块对待测试电池表面微观变形或损伤进行观测;红外热成像模块对待测试电池的温度畸点的识别以及待测试电池热失控的进程进行观测;超声扫描成像模块对待测试电池的破损、析锂以及荷电状态进行监测。本发明为揭示力‑低温‑电化学耦合多外场下电池性能衰退机制和服役寿命变化规律提供仪器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61145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534756.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复眼原位监测单元、微观调节单元及其多光谱成像系统,复眼原位监测单元包括球面安装罩以及设置在所述球面安装罩上的成像组件,所述球面安装罩上设置有球面栅格阵列,所述球面栅格阵列包括5行4列共20个安装点,每个所述安装点安装有1组所述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包括CCD光学数字相机组件、DIC数字散斑光源组件、IR红外光谱组件、拉曼光谱组件和太赫兹光源组件;本发明能够突破传统材料原位测试技术仅能与一种成像表征技术集成的局限,通过多种成像组件组合应用,能够同时获取材料由表面到内部,由宏观到微观的丰富结构演化信息,建立多光谱成像信息演化与载荷作用间相关性,即能够深入理解材料微观失效和变形损伤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4528.2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7 , G01N33/00 , G01D21/02 , G06T17/0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T7/00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数字孪生的航空涡轮叶片服役损伤监测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检测算法计算复杂度高、效率和精度较低的问题。确定待监测的涡轮叶片物理实体,采集涡轮叶片环境信息;以物理实体为基础构建数字孪生体,其中涡轮叶片三维模型构建模块根据物理实体构建涡轮叶片三维模型,涡轮叶片运行环境模拟模块依据涡轮叶片实时的载荷、旋转速度及所处环境温度数据对模型进行环境模拟,涡轮叶片缺陷演化预测模块利用智能缺陷检测算法识别模型每一时刻叶片表面缺陷,得到缺陷的类别和位置信息及尺寸信息,还进行演化模拟和危险系数分析。本发明实现了对航空涡轮叶片表面缺陷的实时在线、高精度、高效率检测,提高涡轮叶片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59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538478.4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压痕区域的微纳米压痕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实现对压痕测试过程中压痕微区材料的相变与应变过程实现显微拉曼的动态原位测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所述的装置包括宏动单元、微动单元、信号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通过宏动单元调整试件相对于透光压头的相对位置;通过微动单元带动透光压头实现对试验样品的精密压入、压出运动;通过信号检测单元检测获取测试过程中压入载荷、压入位移与显微拉曼测试数据,压入位移的获取直接来自透光压头与试件间的运动,消除了由力传感器带来的柔度误差;通过控制单元对宏动单元、微动单元、检测单元进行上位机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3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857156.6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3/20008 , G01N23/20033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多场耦合X射线原位测试装置,可与同步辐射光源、X光机等设备配合使用,包括为需要测试的试件提供制冷、加热、气氛场和磁场的温度模块、摇摆平台、旋转模块以及带动旋转模块做向内靠拢或者向外分开的运动的机构,摇摆平台、旋转模块以及带动旋转模块做向内靠拢或者向外分开的运动的机构协同配合为试件提供拉伸/压缩、扭转、拉扭/压扭等运动,摇摆平台和旋转模块使得试件开展力学试验时可实现各种角度的X射线衍射成像以及X射线断层扫描;本发明能够研究复杂工况下服役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原位测试领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3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35874.8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波减速器的热性能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谐波减速器的热性能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收集谐波减速器的结构参数、工作条件、材料属性的基础数据,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本发明采用有限元分析(FEA)方法求解耦合方程,通过将求解区域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单元,并利用线性代数求解器求解全局方程组,大大提高了数值计算的效率,同时,通过对求解结果的验证和优化,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谐波减速器的热性能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788296.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马志超 , 熊俊名 , 沈郭祥 , 武子沂 , 佟帅 , 郭子馨 , 张微 , 解鸿偲 , 孙嘉政 , 赵文洋 , 杨在正 , 李超凡 , 李沂澄 , 寇博艺 , 李傢楷 , 刘一帆 , 赵宏伟 , 任露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点阵式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系统,涉及材料微观力学测试技术领域。包括三维电动定位模块,三维电动定位模块包括XY平移台和Z轴升降台;点阵式冲击压入模块,点阵式冲击压入模块包括设于Z轴升降台上的三自由度压电平台,三自由度压电平台的一个表面设有压电陶瓷促动器,压电陶瓷促动器一端连接有压头;夹具,夹具夹持有待测试件,待测试件正对压头;成像模块,成像模块包括显微镜头,显微镜头用于观察拍摄待测试件。本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原位微纳米冲击压入测试,同时其能够实现快速点阵式压入,且压入的精度较高;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直驱式结构驱动压头,冲击响应时间更短,速度更快,能够实现更高应变条件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40471.7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原位监测的金属表面液滴弹跳次数仿生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液滴弹跳光‑声同步原位测试系统,获取不同表面信息的金属超疏水表面在液滴弹跳过程中的固液界面动态接触特征和声学特性;基于固液界面动态接触特征和声学特性,获取金属超疏水表面、声学响应和液滴弹跳行为的相关性,并根据该相关性,结合耦合仿生理念,对金属表面进行微纳结构的加工改性即得。本发明通过研究获取界面粘着、能量转换的时变特征,并建立液滴钉扎粘附、固液接触时间等特征与声学波形特征的相关性,创建基于液滴弹跳特征调控的仿生微纳米结构设计准则,为金属表面液滴弹跳次数的仿生调控提供科学基础和新颖设计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