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生素菌渣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8156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1267079.3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生素菌渣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将新鲜抗生素菌渣置于反应罐中,搅拌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反应器中进行微波调控,然后与黄孢原毛平革菌培养液进行均匀的混合后,静置1‑2天后过滤,收集固体部分同有机废物进行均匀混合后置于发酵池中,进行槽式好氧堆肥发酵,本发明处理后的抗生素菌渣以其丰富的含氮量可以作为肥料,改良土壤并且不污染环境。其应用前景较好,可应用于园艺、果蔬、农田、森林或者城市绿化土地等。

    一种基于分形维数评价秸秆预处理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441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1228358.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形维数评价秸秆预处理效果的方法,属于秸秆厌氧生物转化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秸秆破碎,充分干燥;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秸秆固体进行分析测试,测得波矢Q与散射光强I;采用数据处理软件分析波矢Q及散射光强I,基于分形理论获得秸秆二维分形维数Df;通过历史实验数据计算分析,由分形维数的大小可预测出其总有机碳最大溶出浓度TOCmax与有机质溶出表观活化能AAE,从而评估此种秸秆预处理效果;该方法通过分形维数与TOCmax与AAE的关系分析,实现以量化指标指示秸秆复杂赋存形态经不同预处理方式后处理效果,代替繁琐实验,为评价秸秆预处理效果和节时降耗提供了一种量化管理办法。

    一种抗生素菌渣的安全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410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06227.8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生素菌渣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无害化处理所述菌渣,得到一无害化处理后的菌渣;S2:对所述无害化处理后的菌渣进行抗生素和抗性基因检测;S3:所述S2步骤检测合格后,将所述无害化处理后的菌渣进行土壤模拟施肥试验,以得到施肥后的土壤样品;S4:对所述S3步骤样品进行抗生素和抗性基因检测;S5:所述S4步骤检测合格后,将所述无害化处理后的菌渣进行实地农作物种植试验,以得到施肥后的实地土壤样品;S6:对所述S5步骤样品进行抗生素和抗性基因检测;其中,若所述S6步骤检测合格,则所述菌渣符合一安全性标准,本发明的评估结果准确度高,所述方法对于实现抗生素菌渣的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双响应微米级磁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47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66255.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乳化液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响应微米级磁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1)将Fe3O4磁粉、正硅酸四乙酯、溶剂进行第一混合反应,得到中间体I;(2)将硅烷偶联剂、所述中间体I、所述溶剂进行第二混合反应,得到中间体II;(3)在保护气体存在下,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中间体II、N,N,N',N'‑四甲基乙二胺、过硫酸钾进行接枝反应,得到双响应微米级磁性颗粒。本发明提供的双响应微米级磁性颗粒具有较强的COD去除率和乳化油回收率,且只需通过简单的加热就能够再生,且多次再生后,仍具有较高COD去除率和乳化油回收率;其制备方法简单,同时适用于纳米级磁性颗粒、微米级磁性颗粒的制备。

    一种污泥土地利用低碳方案比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9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56475.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规划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污泥土地利用低碳方案比选方法,包括:选取污泥处理处置的若干集成方案,获取各单项技术的单项技术就绪度,基于各单项技术就绪度获取各集成方案的系统就绪度指标数据;获取各集成方案的单位污泥碳排放量指标数据和单位运行成本指标数据;对指标数据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各指标数据的指标权重数据,基于层次分析法获取各集成方案的综合绩效指数,对各集成方案的综合绩效指数进行分级排序,得到排序结果;选取排序结果中最高的综合绩效指数对应的集成方案作为最优集成方案,基于最优集成方案进行污泥处理。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为稳定化污泥土地利用集成技术的规划、优化与示范提供方法支撑。

    一种利用抗病毒药物促进污泥产甲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4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897791.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抗病毒药物促进污泥产甲烷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抗病毒药物促进污泥产甲烷的方法,向脱水污泥和接种污泥中添加含抗病毒药物的废水,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物,并进行厌氧处理。本发明使用脱水污泥和接种污泥能够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抗病毒药物,同时,废水中含有的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污泥产甲烷。

    一种用于强化厌氧消化的MEC反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514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990012.3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强化厌氧消化的MEC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模组以及设于反应器模组中的多层生物阳极板与多层生物阴极板;还包括自动化控制电源,其正负极分别连接设有阳极区导线和阴极区导线,阳极区导线与生物阳极板电连接,阴极区导线与生物阴极板电连接;生物阳极板和生物阴极板分别在生物阳极板驯化区、生物阴极板驯化区完成挂膜驯化;厌氧消化反应区中基于置入完成挂膜驯化的生物阳极板和生物阴极板实现厌氧消化的强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满足了MEC反应器智能化、高效化、扩大化的需求,可有效提升MEC反应器强化厌氧消化的能力和效率,并可用于高浓度、复杂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性能的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