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76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09414.1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骨架填充体系的评价方法,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评价技术领域,它为了解决目前沥青混合料骨架状态评价方法不精确,同时缺乏填充状态评价方法的问题。评价方法:一、基于颗粒堆积理论的沥青混合料颗粒分级;二、分别计算得到干涉颗粒的堆积密实度γd,填充颗粒的堆积密实度γf和主骨架颗粒的堆积密实度γm;三、通过CPM模型和级配信息,干涉系数Dd和填充系数Df分别通过公式计算,比较干涉系数和填充系数的数值大小,从而评价沥青混合料骨架填充状态。本发明通过干涉系数计算公式和填充系数计算公式分别得出干涉系数和填充系数,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骨架填充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70967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662700.5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L11/00
Abstract: 一种多孔路面孔隙空气压力测试方法,本发明属于路基路面原位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路面孔隙空气压力测试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多孔路面孔隙空气压力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方法:传统空气传感器的改进、空气压力传感器的埋设、空气压力的数据获取、空气压力数据处理四个步骤。依照此方法,能够有效的预防路面材料对传感器空气接触面的损坏和堵塞,创造空气空间,有效合理的实现多孔路面结构中孔隙空气压力的精确测量,为研究多孔路面结构损伤机理提供数据支持。本发明适用于沥青路面、新型聚氨酯路面等多孔材料路面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6632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664768.7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5/04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压实均匀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质量检测与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压实均匀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评价方法设备价格昂贵,且需要具备较为先进的图象分析手段的问题。方法:通过压实设备进行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将成型后的试件浸泡于水中使其处于充分饱水状态,采用薄膜包裹住试件防止水分的迁移与流失,将包裹有薄膜的饱水试件置于低温中冷冻后取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等分切割。称量每一块混合料试样,然后将每一块混合料试样置于烘箱中烘干至试样恒重,再次称量每一块沥青混合料试样恒重质量,分别计算每一块试样的含水系数,通过计算N个含水系数的离散性评价沥青混合料压实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51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899645.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扬州得路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9D175/04 , G01N3/56 , C09D7/61 , C09D5/22
Abstract: 一种无溶剂聚氨酯基磷光道路标线涂料道路标线的耐久性测试方法,它涉及道路标线涂料及其制备和评价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环氧树脂基磷光道路标线对环境危害大、耐久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道路标线涂料由A、B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磷光粉、钛白粉、重质碳酸钙和助剂组成;其中助剂为防沉降剂、光稳定剂、消泡剂和硅烷偶联剂;制法:将A组分与除B组分之外的其它材料分散均匀,再与B组分分散均匀,得到涂料;通过加速磨耗试验对磷光道路标线与对照的耐久性已知的道路标线进行磨耗试验,通过衰退率为68%时的磨耗时间对比,得到磷光道路标线涂料标线的使用寿命。本涂料工艺简单、夜间视认性好、耐久性好、环保,可用于公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8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40285.0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774 , G06T7/11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融合多重注意力机制的道路隐蔽病害自动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探地雷达道路无损检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探地雷达图像鉴别极度依赖人工的问题,以及复杂场景下道路隐蔽病害识别模型的精确度与鲁棒性不佳的问题。本发明针对探地雷达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后送入基于YOLOv8的改进网络,即融合多重注意力机制的YOLOv8模型进行识别,将骨干网络中的标准卷积层替换为深度可分离卷积层;在颈部网络中进行特征融合的过程中,在颈部网络中每一个上采样之后的C2f模块之后,插入一个由混合注意力机制模块与SE注意力模块并行连接形成的多重注意力机制MSE模块;基于融合多重注意力机制的YOLOv8得到道路隐蔽病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9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147958.9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3/88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道路隐蔽病害三维重构方法,涉及道路隐蔽病害三维探地雷达检测领域。所述方法是:步骤1:对待检测道路进行三维探地雷达无损检测,采集三维探地雷达数据;步骤2:对三维探地雷达数据进行时频转换、增益、带通滤波、背景去除及偏移处理;步骤3:对三维探地雷达数据在各测道间进行插值,提取能量、瞬时振幅及瞬时相位特征分别合成三个道路三维探地雷达特征数据体;步骤4:对三个道路三维探地雷达特征数据体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小波变换法融合得到道路三维探地雷达融合特征数据体;步骤5: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和面绘制技术,对道路三维探地雷达融合特征数据体中的隐蔽病害进行三维重构。本发明用于道路隐蔽病害三维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1736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147890.4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V20/50 , G06V10/44 , G06V10/766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基于多特征感知的Faster R‑CNN的探地雷达空洞目标识别方法,涉及一种探地雷达的道路空洞目标识别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识别检测探地雷达道路内部空洞目标时存在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基于多特征感知的Faster R‑CNN网络模型对探地雷达图像进行空洞病害的目标识别;网络模型包括特征提取网络、多特征感知提取候选框网络和检测网络;多特征感知提取候选框网络将特征提取网络提取的特征图经过RPN网络,使用位置预测分支和形状预测分支分别对雷达图像中病害的形状及位置进行预测,将预测到的信息进行多特征融合得到空洞精确特征;多特征融合模块同时进行偏移域处理得到新特征图,对特征图进行裁剪过滤之后通过Soft‑NMS判断空洞属于前景还是后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9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147958.9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3/88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探地雷达的道路隐蔽病害三维重构方法,涉及道路隐蔽病害三维探地雷达检测领域。所述方法是:步骤1:对待检测道路进行三维探地雷达无损检测,采集三维探地雷达数据;步骤2:对三维探地雷达数据进行时频转换、增益、带通滤波、背景去除及偏移处理;步骤3:对三维探地雷达数据在各测道间进行插值,提取能量、瞬时振幅及瞬时相位特征分别合成三个道路三维探地雷达特征数据体;步骤4:对三个道路三维探地雷达特征数据体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小波变换法融合得到道路三维探地雷达融合特征数据体;步骤5: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和面绘制技术,对道路三维探地雷达融合特征数据体中的隐蔽病害进行三维重构。本发明用于道路隐蔽病害三维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297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0880.1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扬州得路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旋转式摩擦系数测试仪及其实现的摩擦系数获取方法。现有工具或设备在测试摩擦系数时,因测试工具变形或转动惯性、接触延迟导致测量累积误差较大,影响测试准确性。本发明的中心传动轴总成的底部穿过主框架与底置接触组件相连接,间断控制总成设在主框架上,间断控制总成与中心传动轴总成相连接,中心传动轴总成处设有测速传感器,中心传动轴总成和底置接触组件之间设有扭矩传感器,当中心传动轴总成在间断控制总成的拉扯作用下与顶置驱动机构底部相分离时,底置接触组件处于未测试状态,当中心传动轴总成在间断控制总成的拉扯作用下与顶置驱动机构底部相连时,顶置驱动机构通过中心传动轴总成带动底置接触组件处于测试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9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75210.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24/32 , C04B24/12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修复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比制成:15~42份双组分热固性聚氨酯,50~70份细砂,30~50份水泥,1.15~4.26份触变剂;所述双组分热固性聚氨酯由多元醇组分和异氰酸酯组分组成,其按重量份配比组成为10~28份多元醇组分、5~14份异氰酸酯组分;所述细砂和水泥总重量为100份。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强度成长型聚氨酯水泥砂浆立面修复材料及制备方法,制备的修复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黏结性强、抗渗性高、抗冻性强、耐磨性好、抗冲击性高和施工方便等优点,抗流挂性能好,水泥可与渗入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持续增强修复材料的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