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跨域航行器的热电材料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4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00909.5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跨域航行器的热电材料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为圆筒状结构,采用水平布置,并通过隔温设计,可分离为左、右两个部分,测试装置具有调节内部压强的功能:通过出气口抽出气体,可实现内部空间的低压状态;通过输入稀有气体(如可实现高压状态,从而模拟航行器在不同环境下的压强变化。测试过程中,试件的热端通过加热装置升温,模拟航行器表面高温环境,冷端则处于冷却状态,以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温差。该装置能够在变压环境下测试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通过本发明,可为跨域航行器中热电材料的设计、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推动热电材料在航空与深海环境余热发电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基于气动弹出式空化装置的航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93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33843.7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气动弹出式空化装置的航行器,弹出式空化装置可使得水下航行器在收缩时拥有更短的长度,减小长径比有利于提高贮存时的空间利用率;同时,在转运时收缩状态的航行器拥有更小的回转半径,减小其对转运过程中的空间转角的要求;本发明采用的是气动弹出原理,与复杂的机械结构相比,气动弹出更加直接高效;同时,利用航行器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提供驱动力,避免了外加伺服机构等电子元器件增加电子系统复杂度,航行器达到伸展状态后,前射气流将经由通气孔道和喷气孔在空化器后部喷出,为超空泡航行补充气体,支持超空泡航行,与单一空化器空化相比,能够以更小的航速达到超空泡航行状态。

    基于跨尺度的多晶铝材料辐射损伤下的弹性模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095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51001.4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跨尺度的多晶铝材料辐射损伤下的弹性模量计算方法,通过研究受辐材料在弹性小变形下的力学性能,忽略非线性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细观力学验证以及多晶有限元仿真,得到多晶铝辐射损伤后的平均化弹性模量,实现了多物理、跨尺度的损伤模量计算方案设计,对于研究结构材料在长时间辐射损伤后的疲劳破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形成高缺陷对浓度的级联碰撞模拟将导致大量计算时间的问题,通过使用引入等量间隙原子及空位的方法来实现高剂量辐射效果,此种方式与直接辐照结果相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误差逐渐减小,结合细观力学中自洽方法的有效模量结果,是一种兼顾计算效率及计算准确性下的适用可行方法。

    一种开缝衬套冷挤压紧固孔强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40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6151.6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开缝衬套冷强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开缝衬套冷挤压紧固孔强化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架机构,包括转盘和若干吸附腿组件;芯棒推入组件,包括推拉冷挤压枪,其通过距离调节件设置在转盘靠近紧固孔板材的一侧,距离调节件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推拉冷挤压枪与紧固孔之间的距离;测距组件,设置在转盘上,用于测量紧固孔后方障碍物与转盘之间的距离;调平组件,包括辅助板和分别设置在若干吸附腿组件上的若干长度调节件,辅助板用于与紧固孔板材贴合,若干长度调节件用于将转盘、辅助板调节至平行状态,辅助板与转盘之间设置有调平指示件。本发明可对紧凑结构进行加工,能对密闭孔端进行开缝衬套冷加压强化。

    一种基于热效应减阻的船用推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24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247738.7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效应减阻的船用推进装置,包括热源、水管及壳体;水管的部分布置于热源的散热区,并具有进水口及第一排水口;壳体具有与水接触的触水面,且触水面具有第二排水口;水管至少部分位于壳体的内侧,且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连通。水管布置在热源的散热区,水管内的水从进水口流向第一排水口的过程中能够吸收热源的热量,使得水管内的水升温。同时,升温后的水能够加热壳体外侧的触水面,以在触水面产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从而在触水面形成蒸汽层,以减小触水面与水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小航行时水产生的阻力。经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排出的水能够提升触水面周围液体的基础温度,以更容易产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一种临近空间激光指示引导飞艇

    公开(公告)号:CN115638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410408.7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近空间激光指示引导飞艇,具体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所述临近空间激光指示引导飞艇,包括:飞艇、激光指示系统和光电雷达,所述激光指示系统和所述光电雷达设置在所述飞艇上;所述光电雷达用于发现临近空间中的目标,所述激光指示系统用于发出激光照射到被所述光电雷达发现的目标上为拦截器提供指引。本发明可以降低拦截器的导引头重量、提高打击精度,相对天基平台激光系统具有更长的驻留时间。

    一种热电材料性能测试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73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236225.2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材料性能测试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呈圆筒状,竖直,隔温,并可以分离为上、下两个部分;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对热电材料进行试验时,试件热端采用加热丝加热,可以达到汽车尾气的温度,整个试件置于冷端温度的空气中,与实际所处情况相同,施加的循环荷载能模拟汽车启动状态的振动环境,因此试验环境更接近汽车尾气发电器中的热电材料的工况;现有的试验装置或是只能测试热电材料的疲劳性能,或是只能在静压力作用下测试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同时得到热电材料的力学和热电性能在疲劳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而为汽车尾气发电器的设计和寿命预测提供支撑,有利于推动热电材料在尾气余热发电中的研究及应用。

    一种热电材料性能测试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73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36225.2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材料性能测试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呈圆筒状,竖直,隔温,并可以分离为上、下两个部分;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对热电材料进行试验时,试件热端采用加热丝加热,可以达到汽车尾气的温度,整个试件置于冷端温度的空气中,与实际所处情况相同,施加的循环荷载能模拟汽车启动状态的振动环境,因此试验环境更接近汽车尾气发电器中的热电材料的工况;现有的试验装置或是只能测试热电材料的疲劳性能,或是只能在静压力作用下测试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同时得到热电材料的力学和热电性能在疲劳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而为汽车尾气发电器的设计和寿命预测提供支撑,有利于推动热电材料在尾气余热发电中的研究及应用。

    一种截球型雷达天线罩及其拼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281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00760.6

    申请日:2016-03-31

    Inventor: 佟丽莉 齐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截球型雷达天线罩及其拼接方法,截球型雷达天线罩包括球面多边形板块和截球多边形板块,球面多边形板块包括球面正五边形板块A、第一至第三球面六边形板块B、C、D和球面正六边形板块E;截球多边形板块包括第一截球四边形板块F、截球五边形板块G、截球六边形板块H和第二截球四边形板块I;每个球面正五边形板块A的周围连接有五个第一球面六边形板块B,每个球面正六边形板块E周围为第二球面六边形板块C和第三球面六边形板块D交替连接,且第三球面六边形板块D均两两对称连接,第二球面六边形板块C与两个相邻的第一球面六边形板块B中的一个第一球面六边形板块B连接。本发明透波性能好,满足工艺、运输和安装要求。

    一种聚酰胺酸、含联苯结构聚苯并恶嗪酮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3582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436353.7

    申请日:2012-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聚酰胺酸、含联苯结构聚苯并恶嗪酮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在无水无氧惰性气体保护下,将4,4’-二胺基-6-乙氧羰基苯甲酰苯胺溶解于极性溶剂中,按照4,4’-二胺基-6-乙氧羰基苯甲酰苯胺与3,3’,4,4’-联苯四酸二酐摩尔比为1:0.9~1.1的比例分2~6次加入3,3’,4,4’-联苯四酸二酐,室温搅拌反应8~48h,得到质量比含量为10~30%的聚酰胺酸溶液;取聚酰胺酸溶液在玻璃板上铺膜,升温速度为5~10℃/min,50~80℃保持3~6h,120~160℃保持1~2h,280~310℃保持1~4h,350~360℃保持1~4h。本发明的产品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成膜性能,在电工和微电子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