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350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28625.0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勇杰 , 张陵 , 何成 , 杨利民 , 郑义 , 赵普志 , 杨柱石 , 王欣欣 , 赵建平 , 崔晓东 , 庄凌志 , 阿依古扎力·阿肯江 , 晏致涛 , 余国庆 , 刘欣鹏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母线、引下线、金具系统的应力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梁单元(beam188)和杆单元(link180)分析模拟四分裂引下线和管母线,精确求解支点反力。利用实体单元(solid187)模拟滑动型管母固定金具。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不同参数的管母引下线系统模型,分析各参数对管母约束节点受力的影响。并将管母节点受力作用到金具模型上进行静力分析。该方法可精确求解管母引下线耦合系统的节点反力,并将其应用到金具的受力计算中去,完善管母引下线系统的布置方式和相应的金具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90376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29880.1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覆型钛酸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是一种碳包覆钛酸锂及其制备方法,该碳包覆钛酸锂,是以蔗糖或者酚醛树脂为碳源,吸附到颗粒均匀的Li4Ti5O12∕C前躯体的表面上,在高温碳化之后转变成具有有序链结构的碳层,得到的碳包覆钛酸锂。本发明碳包覆钛酸锂的制备工艺简单,结合高温碳化法和水热法的优点,得到的复合材料碳包覆钛酸锂作为电极片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高倍率性能,在2C速率下,放电容量为171.2mAh g‑1,在50次循环后,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为83.4%,在锂离子储能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48983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16386.2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勇杰 , 何成 , 肖文凯 , 何鹏 , 翟显 , 韩纪层 , 谢恒 , 王晗 , 雷龙武 , 林德源 , 马鹏飞 , 张陵 , 余虹云 , 李伟 , 马勤勇 , 钟劲松 , 高荣刚 , 游溢 , 王立福 , 赵普志 , 张龙 , 杨柱石 , 庄文兵 , 蔡建宾 , 严康骅
IPC: G01N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导线摆动疲劳试验机,包括耐张线夹夹持移动装置、导线夹持机构、导线摆动机构、电磁微动平台、基座系统、耐张线夹和高压导线;耐张线夹夹持移动装置用于固定耐张线夹并调整耐张线夹的参数;导线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实验用的高压导线并与导线摆动机构连接;导线摆动机构用于对导线进行摆动运动;电磁微动平台用于产生竖直方向的震动;耐张线夹用于夹持高压导线;高压导线中间部分被导线夹持机构夹持住;基座系统用于充当上部系列机构的基座。该试验机能够在实验室模拟在强风区域的高压导线摆动疲劳的过程,进而探究强风沙区域高压导线断股的真正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6148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48570.2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善检测数据的智能诊断及自检检测数据诊断系统,涉及了数据诊断技术领域,包括诊断终端,所述诊断终端通信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自检检测模块;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连接i国网,进而采集缺陷数据、专家数据以及检测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缺陷数据和专家数据分别建立缺陷分析库以及专家信息库,并根据检测数据生成待诊断数据包,对待诊断数据包进行生命周期监测并传输至诊断终端;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获取待诊断数据包,获取专家信息库和缺陷分析库内的存储数据,进而分析比对并生成数据报告;通过自检检测模块进行完善检测环境适应性预警,并通过数据报告进行自检检测数据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7609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89281.X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2 , G06F16/242 , G06F16/2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仪器数字化完善缺陷的智能判定方法,涉及数据缺陷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向各个电力仪器发送数据采集任务,进而各个电力仪器根据数据采集任务生成若干个片段检测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片段检测数据发送至i国网,i国网根据各个电力设备的设备类型预设若干个数据检测报告模板,每当i国网接收到片段检测数据后,将其片段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输入至对应的数据检测报告模板,进而生成数据检测报告,设置缺陷判定规则,并通过缺陷判定规则对数据检测报告进行缺陷检测,根据缺陷检测结果对缺陷数据进行溯源查询,进而根据溯源查询结果对数据检测报告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6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024959.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08L23/16 , C08L83/04 , C08L7/00 , C08L51/08 , C08K3/22 , C08K5/09 , C08K3/06 , C08K3/04 , C08K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密封材料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下三元乙丙橡胶基密封材料的耐低温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耐低温三元乙丙橡胶基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固体三元乙丙橡胶60‑80份、硅橡胶10‑20份、天然橡胶0‑20份、相容剂1‑5份、液体三元乙丙橡胶0‑30份、补强填料50‑80份、偶联剂0.5‑3份、氧化锌3‑5份、硬脂酸1‑3份、防老剂3‑5份、促进剂2‑3份、硫化交联剂2‑3份、助交联剂2‑3份、硫黄1‑2份。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可以在大温差、超低温环境中使用,有优良的弹性、机械强度、密封性,且具有较长的工作寿命。
-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12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49445.7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昌航空大学
IPC: C09D4/02 , C09D7/62 , C09D7/63 , C09D5/08 , C07D5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修复涂料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修复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1~25%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30~40%多官能团硫醇,0.01~3%光引发剂,0.01~3%光敏剂,0.01~3%光产碱剂,1~5%缓蚀剂和余量的含D‑A结构的预聚物。在本发明中,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能够均匀分散于涂料中,作为高效的光热转换剂将环境中太阳光能转换为热能为自修复提供供能量实现涂层自修复,无需利用额外的方式为自修复提供能量。同时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也可以参与自修复过程中光聚合点击化学反应,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系,从而提高自修复涂层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7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350312.5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防灾减灾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跨高铁输电线路多维度气象环境振颤脱落风险评估方法,包括S1、振颤脱落响应量的基本随机变量;S2、振颤脱落风险评估重要性测度指标体系;S3、确定一般评估标准,解析基本变量重要性测度指标;S4、计算具体基本随机变量重要性测度指标;S5、评估振颤工况、多维度气象环境、有无高铁等多因素随机变量对跨高铁输电线路电场和流场扰动的影响程度;S6、重要性测度指标修正更新;S7、具体跨高铁输电线路实时振颤脱落风险评估。本发明在跨高铁输电线路振颤脱落风险评估中,引入了多维度气象环境变量因子,结合重要性测度分析方法对风险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测度进行实时更新,得到的评估结果更贴合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4548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249531.6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优能特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振动声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包括预处理、特征的评价准则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本发明通过适当的变换将p个经过提取后的特征转换为m(≤p)个新特征,目的在于一方面降低特征空间的维数,使模式识别过程中分类器的设计在计算上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消除特征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减少特征中与分类无关的信息,使新的特征更有利于分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