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楝素蒸发装置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34618U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21835873.X

    申请日:2017-12-25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楝素蒸发装置,包括加热室、蒸发室,所述加热室为中空的长方体状,加热室上盖有顶盖,使加热室成为一密闭空间,加热室内壁上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下方垂直设有侧加热板,所述加热室底部设置有底部加热板,且所述加热室左侧壁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蒸汽进口、压力表、进液口,加热室右侧壁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蒸发室相连通,所述加热室右侧壁上还设有冷凝水出口,冷凝水出口位于靠近第一连接管上方处,冷凝水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水收集罐相连通,所述蒸发室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蒸发装置不易清洗且不能有效利用二次蒸汽和冷凝水的问题。

    用于天然印楝素的提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3407792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1657297.6

    申请日:2020-08-11

    发明人: 潘焕玲

    IPC分类号: B01D11/02 C07D519/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印楝素的提取设备,包括罐体和罐盖,罐盖上设有进料口;罐体内腔设有机械搅拌装置,底部设有出料口;还包括由夹套、热水槽、热水循环管、温度控制器、电加热器、热水出水管以及热水循环泵组成的水浴加热装置;罐体的外侧部包覆有夹套;热水槽内腔中设有电加热器,热水槽上连接有热水出水管,热水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夹套;夹套的顶端面通过焊接与罐盖固定连接;夹套上连接有热水循环管,在热水循环管上设有热水循环泵,热水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热水槽;夹套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分别和温度控制器电连接;夹套上连接有罐体冷却装置。该设备有效解决了传统提取技术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的问题。

    一种二聚环色胺生物碱中间体双氧化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98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99263.X

    申请日:2024-05-31

    申请人: 三峡大学

    IPC分类号: C07D519/00 C07D209/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聚环色胺生物碱中间体双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以2,2'‑二氧代‑[3,3'‑联吲哚啉]‑1,1'‑二羧酸二叔丁酯和联烯酸苄酯经γ‑加成、取代反应、臭氧氧化反应等3个步骤的反应得到。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从廉价易得的原料出发,经过3步简单的化学转化得到已知的双氧化吲哚类化合物,从而实现二聚环色胺生物碱的形式全合成,为该类天然生物碱的大规模化生产及构效关系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一种双氧化吲哚化合物发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1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99264.4

    申请日:2024-05-31

    申请人: 三峡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聚六氢吡咯吲哚生物碱中间体双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2,2'‑二氧代‑[3,3'‑联吲哚啉]‑1,1'‑二羧酸二叔丁酯和联烯酸苄酯经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3个步骤的反应得到。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从廉价易得的原料出发,经过3步简单的化学转化得到已知的双氧化吲哚类化合物,从而实现二聚六氢吡咯吲哚生物碱的发散式多样性形式全合成,为该类天然生物碱的大规模化生产及构效关系研究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一种三环类化合物及其抗病毒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8530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31245.8

    申请日:2024-05-21

    申请人: 四川大学

    发明人: 杨胜勇 李琳丽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环类化合物及其抗病毒用途,属于有机合成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式I所示的三环类化合物,其可用于广谱抗病毒,特别是其能有效抑制SARS‑CoV、MERS‑CoV、SARS‑CoV‑2等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阻断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为抗病毒药物,特别是预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选择。#imgab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