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1549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84297.6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鹏 , 吴高翔 , 谢涛 , 李伟 , 吕小红 , 李哲 , 张林 , 崔洪博 , 周婧婧 , 彭文鑫 , 戴豪礽 , 刘丁豪 , 向菲 , 陈涛 , 赖向平 , 李娇 , 王思韡 , 钟加勇 , 李俊杰 , 刘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负荷聚类分析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相关性系数改进K‑means的电力负荷聚类分析方法,本发明针对电力负荷数据经常包含有异常值的情况,通过使用小波变换来预处理负荷数据,从而达到剔除负荷数据中的明显有误的值和平滑数据,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降低聚类时的计算复杂度,提高聚类的效率;有利于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可准确得到用户的用电量、用电的规律等信息,方便电力分配部门以后对电能进行合理的分配,以达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48792.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求解所述目标函数以获得微能网的优化控制参数。本发明方法通过根据微能网模型的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能够实现对不同转供过程的优化,从而确定微能网群的优化方案,实现微能网群多种能源转供优化,提高微能网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1763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00483.4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与天然气能源互补优化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电网和天然气管网建立电力-天然气互联转供网络;根据天然气管网和电网的运行特性,建立电力-天然气互联转供网络的转供优化模型;求解所述转供优化模型,并根据求解结果对所述电力-天然气互联转供网络进行调度优化。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建立电力-天然气互联转供网络的转供优化模型及求解,根据求解结果实现多种能源的优化分配,提升不同能源网络的供能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9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08001.2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方法及系统,它包括:构建面向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多代理分布式协同控制架构,并建立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架构下建立单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就地化表征函数;获取协同分布式储能充电效率所需的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采用多代理分布式协同优化方法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电效率。本发明仅通过邻居代理之间的信息交互,既可实现全局关键信息的分享,显著降低了通信拓扑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对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的适应能力,并节约了集中式控制器的投资成本,全面提升了多个分布式储能系统协同解决方案的经济性和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330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6233.8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气体与有机硅凝胶之间的界面耐压性能测试装置,其包括发生器工控机、冲击电压发生器、电容分压器、绝缘气体气瓶、绝缘缺陷模拟单元;发生器工控机通过光纤系统的输出端与冲击电压发生器连接;冲击电压发生器与电容分压器连接;电容分压器通过绝缘缺陷模拟单元与绝缘气体气瓶连接;绝缘缺陷模拟单元包括罐体、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均位于罐体的内部;有机硅凝胶放置于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位于罐体内部。本发明易于调节、清洁和观测,能够对质地柔软且具备粘性的有机硅凝胶材料与绝缘气体界面进行耐压测试,同时可通过调节电极间距、电极形状等构建试验所需电场,操作简洁、还原性强、精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91422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401605.2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边缘物联网代理资源分配方法,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由终端设备x收集环境中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传输至深度强化学习网络模型,然后根据所述数据,由深度强化学习网络模型得到最优分配策略,最后根据所述最优分配策略,将所述数据发送至边缘节点e进行计算,实现边缘物联网代理资源分配;本发明,解决了边缘物联网代理资源分配时间长、性能有限以及现有技术不足以支持复杂动力物联网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20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85857.2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龙英凯 , 王谦 , 彭苏蔓 , 佘倩豪 , 秦威 , 李明兴 , 蒋西平 , 李思全 , 罗骁枭 , 安昌萍 , 谭华勇 , 邓帮飞 , 叶艺楠 , 肖磊 , 张世海 , 彭君建 , 许勇 , 李俊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电显示接口取样的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涉及电力设备高压试验领域,通过串联谐振耐压装置向GIS施加试验电压信号,如果GIS内部存在局部放电缺陷,在试验电压作用下,会产生电脉冲信号,该信号通过带电显示接口的耦合传输至电脉冲局部放电检测电路,实现对GIS的局部放电情况进行检测,本方案通过带电显示接口的取样并耦合GIS传输的电脉冲信号,解决了环境干扰问题,最终通过电脉冲局部放电检测电路实现GIS交接试验局部放电的准确检测,保障GIS设备的入网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2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96061.2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离子流场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计算电磁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先构建的直流输电线路的几何模型以及直流输电线路邻近建筑物的几何模型;基于直流输电线路的几何模型确定所述直流输电线路对应的目标二维截面,并基于所述目标二维截面确定二维离子流场;基于建筑物的几何模型为所述建筑物自定义划分三维场区域,然后根据二维离子流场在所述三维场区域中的目标线路方向上进行插值得到所述三维场区域的边界初值;将所述边界初值输入至双极性离子流数学模型进行迭代计算,以确定所述三维场区域的目标三维离子流场。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确定直流输电线路下方邻近建筑物的三维区域的离子流场。
-
公开(公告)号:CN11571438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1463410.0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CNN模型的电网瞬态稳定性预测方法,属于电网监测和神经网络模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测结果不够全面准确的问题;包括步骤:S1、对待预测电网中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并采集设定周期T内的有效数据;S2、提取有效数据中的发电机功率角特征数据、堆叠稀疏自动编码器特征数据和随机矩阵特征数据,进行最大最小归一化处理,获得预处理数据;S3、将预处理数据输入改进CNN模型构建的电网瞬态稳定性预测模型,获得预测结果;电网瞬态稳定性预测模型,由三个卷积神经网络通道、特征融合层和回归层所构成;本发明提出了改进模型的思路与结构,以及训练过程,具有更高准确性,能面对的故障类型更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0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03481.X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李小菊 , 刘育明 , 李登峰 , 杨旼才 , 夏翰林 , 司萌 , 詹航 , 李媛 , 李寒江 , 徐瑞林 , 欧阳金鑫 , 姚骏 , 张澳归 , 余建峰 , 张潇 , 蒋望 , 李俊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适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在达到预设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电网频率控制策略,通过当前频率与可减载功率临界参数关系确定对应电网频率控制策略,其中,电网频率控制策略基于电网频率控制模型确定,包括风电机组减载控制策略和同步机切机控制策略。通过协同双馈风电机的切机与减载控制,对部分风电机组“以控代切”,与现有技术通过切除同步发电机来避免频率越限相比,本发明能够提升了控制的精确度,有效地避免了过切现象在高频切机的同时,保留部分双馈风电机组进行减载控制,共同抑制高频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紧急功率控制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