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12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83391.8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4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镍高能量密度层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材料分子式NaaMnxNiyFezMmO2,0.8≤a≤1,0.4≤x≤0.55,0.15≤y≤0.275,0.2≤z≤0.3,0.05≤m≤0.15,2+ + 2+M包括但不限于Mg ,Li ,Zn 中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通过改变过渡金属元素Mn,Fe,Ni局域电荷分布,使其贡献更多的电子得失,避免单一元素含量过高产生的杂质问题,表现出更高的容量(137 mAh/g)及平均放电电压(3.27 V vs Na/Na+)和稳定性,可达到445 Wh/kg的材料能量密度以及160 Wh/kg的电芯能量密度,显著提升钠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8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17785.0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包括:不同粒径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不同粒径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包括:平均粒径为20μm~50μm的固态电解质A1,重量比为50%~80%,平均粒径为1μm~20μm的固态电解质A2,重量比为20%~50%,平均粒径为100 nm~1μm的固态电解质A3,重量比为5%~20%;通过干法制备获得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利用干法制备获得高压实密度的固态电解质膜,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以及电池性能,可有效抑制了枝晶锂的形成,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6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30227.6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42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亚稳相结构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电解质材料A‑M1M2‑X;其中,X为卤素,包括F、Cl、Br、I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组合;A为载流子,包括Li、Na、K、Cu、Ag、Mg离子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M1为稀土元素,包括La、Ce、Sm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M2为掺杂金属,满足:M1与M2的配位数差异≥1.15;按照晶体学离子半径计算,M1与M2的离子半径差异≥1.25。通过采用多个与M1结构差异较大的阳离子M2进行掺杂、固溶或者复合所产生的高混乱度、高内能的结构效应对A‑M1‑X进行结构修饰,从而实现离子传导速率和空气稳定性等方面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3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3831.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42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界面保护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全固态电池体系中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界面保护层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所述单层结构由Li6PS5Cl和导电炭构成,所述Li6PS5Cl和所述导电炭的质量比为99.5:0.5、99:1、97:3和95:5中的任意一种;或者,所述单层结构由Li6PS5Cl和亲锂元素M构成,所述Li6PS5Cl和所述亲锂元素M的质量比为75:25;所述多层结构由数层界面层层叠而成,所述界面层由Li6PS5Cl和导电炭构成,所述Li6PS5Cl和所述导电炭的质量比为99.5:0.5、99:1、97:3和95:5中的任意一种;在数层所述界面层中,所述导电炭的含量逐层递增。所述界面保护层具有梯度导电性能,在保证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内部离子、电子传输的同时,有效诱导锂的均匀沉积,进而提高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30700.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池包覆型卤化物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覆型卤化物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将一定质量比的金属卤化物和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备金属盐水溶液;使用喷雾干燥工艺,将得到的金属盐水溶液喷入到高温腔体中进行干燥、造粒,利用溶质溶解度不同的特性,最终形成内核为金属卤化物外层为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球形正极复合材料;其中,金属卤化物的溶解度低于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溶解度。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56)对比文件张安邦等.固态电池中的正极/电解质界面性质研究进展《.材料工程》.2022,第50卷(第11期),第46-6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7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67454.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4 , C01G53/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调控晶粒尺寸获得高性能O3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前驱体在高温下的熔融反应,通过调控晶粒尺寸以及材料结晶度获得O3相层状正极材料,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O3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晶粒尺寸在30到45纳米之间,半峰宽小于0.3°,结晶度大于70%,在2‑4V区间内的容量可以达到147.8mAh/g,放电比能量451.46 Wh/Kg。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4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58378.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50/474 , H01M50/486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全固态电池及其负极界面表征样品处理方法,无机全固态电池包括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层,负极和固态电解质层之间设置防粘构件,防粘构件包括隔离区域和工作区域;防粘构件采用可溶解的有机膜层。无机全固态电池的负极界面表征样品处理方法包括:取无机全固态电池;在惰性气氛环境中,将负极与防粘构件一起与固态电解质分离;将分离后的负极与防粘构件置于有机溶剂中浸泡,去除防粘构件,和/或者去除防粘构件和负极表面残余的固态电解质;将负极烘干获得电池电极界面样品。本发明解决了全固态电池负极界面无法表征的问题,在无机全固态电池中,可获取保留完整电极界面形貌结构的同时,也能够确获取准确界面物相。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8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17802.0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干法制备方法和应用,增强固态电解质膜的原料组成包括固态电解质与绝缘陶瓷材料和粘结剂;固态电解质与绝缘陶瓷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50:45:5~99.8:0.1:0.1。干法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固态电解质材料和绝缘陶瓷材料混合得到混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取混合后固态电解质材料,加入粘结剂,再次混合得到混料;对所得混料进行预保温处理;将预保温处理后的混料进行纤维化处理,得到纤维化后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将纤维化后的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单次或多次热辊压得到增强的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固态电解质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63601.8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4/505 , H01M10/054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通过高温固相法引入锂掺杂,并结合调控前驱体类型及烧结温度以制备高(002)晶面强度的单晶P2型钠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达到了在22.5%的相对镍含量下,单晶P2型钠离子层状正极材料在2‑4V区间内具有103 mAh/g的放电容量以及3.3 V的平均放电电压,在达到同等性能情况下大幅减少了镍的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5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895972.5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在第一膜层的上下表面叠放第二膜层,热压,其中第二膜层中的第二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与第一膜层中的第一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之比为1:2~20,且第一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与D90之比为1:1.25~5,第二固态电解质颗粒的D50与D90之比为1:1~1.1,能够降低制得的固态电解质膜的表面孔隙率,提高离子电导率和拉伸强度。在应用于固态电池时,能够提高固态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