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线探伤中心曝光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895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496396.3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曝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射线探伤中心曝光装置。一种射线探伤中心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在主体结构上设有调节装置和夹持装置。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本发明可用于X射线检验和γ射线检验。该装置不仅能解决射线对焦、对中难题,而且焦距可变,提高了拍片效率,缩短了检验工期,减少了废片率,节约了检测成本。装置可适用于直径300mm~1500mm管道贯穿件与容器筒体对接的圆周向焊缝射线检验,对于透照厚度范围根据使用的射线装置类型或放射源种类而定。装置焦距可调范围500mm~1000mm,满足各种厚度试件射线检验几何不清晰度要求。

    一体化的自动真空盒泄漏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917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39125.0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真空盒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体化的自动真空盒泄漏检测系统。包括设备集成、自动保压模块、检测过程记录模块、人脸识别及资质匹配模块、环境检测模块,所述设备集成包括真空盒、真空泵、阀门、气管、手电筒、压力表、电源等,所述真空泵、照度传感器、LED照明、压力传感器、摄像头进行一体化集成,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集成后形成稳压阀模组、传感器模组、主控模组、电池模组、真空泵模组、控制界面、人脸识别模组、LED照明灯带、高清摄像头模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真空盒气泡法的检测设备复杂、检测过程操作繁杂、检测结果人因影响大、检测过程无法记录等问题的一体化的自动真空盒泄漏检测系统。

    一种管焊缝超声无损检测探头恒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083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496388.9

    申请日:2021-05-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恒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管焊缝超声无损检测探头恒力装置。一种管焊缝超声无损检测探头恒力装置,其中,包括恒力产生装置和恒力维持装置,其中恒力产生装置用于产生所需的力,恒力维持装置用于对产生的力进行动态调节,并且恒力维持装置设置在超声探头与恒力产生装置之间。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焊缝超声无损检测探头恒力装置,涉及无损检测领域,解决了自动超声无损检测设备在检测水平放置的管路环焊缝时,探头无法以恒定的压力贴合被检测管路表面,从而造成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一种适用于倾斜裂纹定量和成像的超声相对时间传播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469808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25920.0

    申请日:2015-03-2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倾斜裂纹定量和成像的超声相对时间传播技术,属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这种传播技术在二维截面模型中设置裂纹的长度、宽度、倾角和位置,用相控阵线阵探头的信号参数,在模型中设置一个阵元数为N的探头,根据相控阵全捕捉信号采集,形成N2个代表A扫描信号的TXT文件,利用软件读取TXT文件,得到裂纹的TFM图像,再利用MATLAB软件在图像中找出裂纹上尖端坐标点(xR,zR)和下尖端的坐标点(xD,zD),计算出裂纹的长度δ和倾角γ。该传播技术解决了传统相对时间传播技术倾斜裂纹定量精度差、无法测量裂纹倾角的问题。此外,该传播技术还能对裂纹进行直观成像,并能够对裂纹进行准确定位。为进一步提高工件中裂纹的定量精度提供解决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基于二阶模式波的薄板结构超声TOFD检测盲区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4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276438.7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阶模式波的薄板结构超声TOFD检测盲区抑制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由超声探伤仪、TOFD探头、有机玻璃倾斜楔块和扫查装置组成的TOFD检测检测系统,沿待测薄板工件表面实施B扫查与信号采集,获得不同扫查位置处的A扫描信号集合。利用费马定理、斯涅尔定律与波型转换原理求解不同扫查位置处的二阶模式波最短传播声时与界面出射点位置,进而结合模拟退火算法确定晶片接收点与盲区内缺陷端点深度。与现有的可替代TOFD技术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薄板结构检测盲区并实现近表面缺陷深度定量,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