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741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37397.4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301/26 , C07D301/00 , C07D303/04 , A01N43/20 , A01N27/00 , A01P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5 , C07D301/26 , A01N27/00 , A01N43/20 , C07B2200/07 , C07D301/00 , C07D303/04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手性(3Z,9Z)‑6,7‑环氧十八碳二烯的对映选择性合成方法,属于茶尺蠖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以易得的(2Z,5Z)‑辛二烯‑1‑醇(3)为起始原料,提供了高效、高立体选择性的茶尺蠖性信息素左旋体及右旋体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各步骤操作简单,纯化简单,很多步骤不需纯化即可直接进行下步反应,所用试剂均为常用易得廉价试剂,路线较短,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还通过EAG(触角电位)和风洞实验初步判断了左旋体1具有更好的诱捕茶尺蠖的能力,而右旋体2对于茶尺蠖基本没有诱捕活性。这使得不对称合成光学活性性信息素有望在农业绿色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42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815736.3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两种散白蚁的ISSR‑SCAR标记方法,属于分子标记技术及昆虫分类领域。本方法在ISSR‑PCR的基础上获得了1个可以区分黑胸散白蚁和黄胸散白蚁两个物种DNA的特异性片段,并成功将其转化成SCAR分子标记。验证试验表明,该SCAR标记能特异性扩增黑胸散白蚁,而不能扩增黄胸散白蚁。因此本发明的SCAR标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黑胸散白蚁,并对二者进行区分。本发明方法对这两类白蚁的鉴别和白蚁的分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24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41398.9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F3/34 , A23F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 A23F3/14 , A23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高效制备茶虫砂的方法,属于茶资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以食茶昆虫为茶虫砂的生产虫,不需要对茶虫食料需进行复杂的前处理,而且能够高效转化茶资源。按照本发明方法,100平米生产车间一年可生产18吨茶虫砂。本发明得到的茶虫砂产量高、品质优,在毒理等指标上与茶叶基本一致,其内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维生素、多种矿质元素和20种氨基酸等,具有极佳的营养保健功效和极高的饮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784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65566.2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303/04 , C07D301/12 , B01J31/16 , B01J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3/04 , B01J31/34 , B01J2231/72 , C07D30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茶尺蠖性信息素[顺-6,7-环氧-(z,z)-3,9-十八碳二烯]的合成方法。该茶尺蠖性信息素是由(z,z,z)-3,6,9-十八碳三烯在催化剂即Keggin型二缺位硅钨杂多酸四丁基季铵盐的催化作用下氧化合成制得,(z,z,z)-3,6,9-十八碳三烯、催化剂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4.8~5.2:0.006~0.010:0.8~1.2,氧化反应温度为40~60℃,氧化反应时间为3~8h。本发明的茶尺蠖性信息素的合成方法,以价格便宜的亚麻酸酯为起始原料,省略了中间纯化步骤,并采用双氧水绿色环氧化的方法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率,为性信息素的绿色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7580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971915.0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可拆卸式拓展性白茶萎凋架,包括多个模块单元架和传送带,多个所述模块单元架相互拼接组合成摊晾架,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摊晾架底部,且所述传送带的长度与组合后摊晾架的长度相匹配。本发明通过多个模块单元架相互拼接组合成摊晾架,并通过传动组同步驱动摊晾架上的多个摊晾盘同步倾斜或翻转,并通过传送带把摊晾盘翻转后落下的茶叶统一输送和收集,实现多层多角度倾斜晾晒,占地面积小,减少摊晾时的直射光,不影响散射光,不影响晾晒效果以及透气效率,且能够快速回收,便于机械化批量摊晾和统一快速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189237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49692.9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摊铺茶叶的萎凋装置,包括:机体;多个摊铺架,活动设置在机体的摊铺口内;两个前置皮带,对称设置在机体内,多个摊铺架依次可拆装的安装在两个前置皮带之间;两个后置皮带,顶部或底部的摊铺架可从两个前置皮带之间平移安装在两个后置皮带之间;切换机构,设置在机体内,以分别控制切换顶部或底部的摊铺架在前置皮带和后置皮带的位置;以及一种萎凋方法。本发明采用多层交错循环式结构,通过在机体内设置前置皮带和后置皮带以达到可交错移动摊铺架的目的,并通过在机体内设置切换机构,以切换顶部或底部工位的摊铺架在前置皮带和后置皮带的位置,从而可实现摊铺架的上下循环式移动更换,方便工人始终在底部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7659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77576.7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向旋转循环式的立体茶叶摊晾装置,包括旋转底座,以及设置在旋转底座上表面上的茶叶摊晾组件,茶叶摊晾组件在旋转底座上分为内外两层,其中,内层的茶叶摊晾组件与外层的茶叶摊晾组件交替间隔分布;内层的茶叶摊晾组件能够沿着旋转底座的半径方向内外移动,且内层的茶叶摊晾组件能够移动至外层的茶叶摊晾组件所在位置,内外两层的茶叶摊晾组件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以能够分别均匀摊晾茶叶;本发明设置稳定的摊晾环境,将经过初烘的茶坯放置在茶叶摊晾组件上,将多个茶叶摊晾组件设置在旋转底座进行旋转式均匀散热,从而能够保证散热的均匀性,同时无需大量人工参与,方便对摊晾装置上的茶叶进行收集,方便进行下一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1208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94906.2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茶叶自动萎凋机,涉及白茶茶叶萎凋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萎凋架台以及驱动机构,机架包括双传动架和单传动架,萎凋架台设置于双传动架与单传动架之间,双传动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传动带,双传动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传动带,双传动架上还贯穿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环绕第一传动带以及第二传动带设置;单传动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三传动带,且第三传动带通过传动轴与第二传动带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传动带转动,并带动第二传动带以及第三传动带转动,以使萎凋架台沿环形滑槽移动并保持水平状态。本发明能够将高处萎凋的白茶叶片水平移动下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白茶茶叶萎凋效率和便捷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2259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815370.X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源自昆虫的降解联苯菊酯的谷氨酸杆菌,属于微生物菌种领域。本发明的谷氨酸杆菌CCTCC NO:M20221445,筛选自抗性品系灰茶尺蠖幼虫肠道中,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特征、生长和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联苯菊酯的利用和降解特征;特别地,能够降解联苯菊酯。基于表型特征、生理生化、化学组分、分子生物学的多相分类鉴定,确定谷氨酸杆菌CCTCC NO:M20221445为谷氨酸杆菌;该菌具有降解农药联苯菊酯的能力,可为灰茶尺蠖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为解决农残问题提供新的菌株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6225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815370.X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源自昆虫的高效降解联苯菊酯的谷氨酸杆菌新种,属于微生物菌种领域。本发明的谷氨酸杆菌CCTCCNO:M20221445,筛选自抗性品系灰茶尺蠖幼虫肠道中,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特征、生长和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联苯菊酯的利用和降解特征;特别地,能够高效降解联苯菊酯。基于表型特征、生理生化、化学组分、分子生物学的多相分类鉴定,确定谷氨酸杆菌CCTCCNO:M20221445为新种;该菌具有高效降解农药联苯菊酯的能力,可为灰茶尺蠖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为解决农残问题提供新的菌株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