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650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30828.5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机巡作业中心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导线抗拉强度损失的输电线路蠕变计算方法及系统,通过复合导线的初始抗拉强度以及复合导线在各个运行时间内的运行温度,预测温度变化后的复合导线对应的导线抗拉强度损失、导线运行温度以及对应的导线运行时间,这样,通过蠕变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后,即可得到复合导线的蠕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可通过蠕变的合理范围判断复合导线是否存在风险,是否需要更换,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复合导线进行维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4400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85209.9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Inventor: 黄乃为 , 伍旭翔 , 孙文星 , 杜梓乐 , 武杰雄 , 刘鸿 , 梁炳钧 , 汪峻洁 , 李俊华 , 黄德华 , 陈荣杰 , 黄汉生 , 周熺 , 潘颖怡 , 杨文聪 , 贾子然 , 张英 , 刘建明 , 陈赟 , 梁永超 , 李端姣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履带车辆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履带车辆的期望路径、履带车辆的当前位置、履带车辆的状态以及障碍物的位置;至少根据当前位置,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至少根据期望路径、当前位置以及障碍物的位置,构建安全行驶走廊;在当前位置不位于安全行驶走廊内的情况下,采用动态窗口搜索控制算法确定最优路径,并根据最优路径控制履带车辆进入安全行驶走廊;在当前位置位于安全行驶走廊内的情况下,采用跟随路径约束算法计算驱动力矩,并根据驱动力矩控制履带车辆跟踪期望路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履带车辆的路径跟踪控制的安全性与精确性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884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45268.3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Inventor: 李端姣 , 黄乃为 , 伍旭翔 , 武杰雄 , 刘鸿 , 杜梓乐 , 汪峻洁 , 李俊华 , 黄德华 , 梁炳钧 , 陈荣杰 , 黄汉生 , 周熺 , 潘颖怡 , 杨文聪 , 贾子然 , 张英 , 孙文星 , 刘建明 , 陈赟 , 梁永超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等电位作业机械臂避碰的轨迹规划方法和轨迹规划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机械臂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奖励函数为在保证机械臂末端移动至目标点位置的基础上考虑机械臂在带电作业下的安全作业空间以及机械臂避开危险空间需求的函数;基于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利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进行迭代训练,得到目标策略模型;获取机械臂的目标点位置,将目标点位置输入至目标策略模型中,得到机械臂的最优移动路径;控制机械臂根据最优移动路径移动至目标点位置。本申请解决了传统方法控制机械臂难以避开危险空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89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1418018.5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机巡作业中心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柱状电力杆塔三维建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加载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杆塔图像加载目标杆塔的图像位置信息,生成并发送数字化触发指令,结合杆塔顶端参数、杆塔底端参数和横担坐标构建电力杆塔三维模型;杆塔顶端数字化模块用于获取杆塔顶端的顶端圆心,根据顶端圆心计算后得到杆塔顶端参数;杆塔底端数字化模块用于获取杆塔底端的底端圆心,根据底端圆心计算后得到杆塔底端参数;横担数字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关键点坐标,基于对称原理进行镜像处理,获取其他侧的第二关键点坐标,根据第一关键点坐标和第二关键点坐标提取横担坐标。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确保杆塔三维建模准确性和可靠性,且杆塔三维模型存在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676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010831472.7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机巡作业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的等效风速测量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测试点的实时环境数据和对地高度值,各测试点位于两杆塔之间的架空输电线上;基于预置风速计算公式,根据实时环境数据,计算各测试点的风速值;基于预置高程风速计算公式,根据各测试点的风速值和对地高度值,计算各测试点对应的预置高度风速值;将第一距离和两杆塔的水平距离的比值,作为测试点风速值的权重,从而得到各测试点风速值的权重;基于预置等效风速计算公式,根据各个测试点的预置高度风速值和风速值的权重,计算得到架空输电线的等效风速值。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根据准确的等效风速值计算架空输电线的载流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528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63796.9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机巡作业中心
IPC: H02G1/02 , G06K9/00 , G01S17/8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雷达的输电线路故障识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飞行器,所述飞行器上设有双光相机、交换机与微型计算机;所述双光相机包括可见光摄像头与红外光摄像头;所述微型计算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将所述输电线路的场景画面与红外热像图融合生成巡检图像,并基于深度学习训练算法,匹配所述巡检图像中的特征从而识别所述输电线路的导线,生成线路缺陷数据,同时,所述微型计算机用于生成与存储巡检报告,所述巡检报告包含所述线路缺陷数据。通过本发明使得能够自动对巡检图像中的特征进行识别并自动诊断缺陷,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9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08760.1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143 , G06V10/80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识别变电设备的基础轮廓图像,确定设备的种类,进而确定相应的采集区域及其类型。使用第一采集设备对采集区域进行图像采集,生成第一分析图像。根据采集区域类型,确定第一采集设备外所需的第二采集设备,进行图像采集,生成第二分析图像。将第一分析图像与第二分析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图像。通过分析融合后的图像,确定变电设备采集区域的故障类型。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降低图像采集的成本与复杂性,避免分析角度的片面性,实现精准的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1521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13076.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体‑体空间关系的三维模型拼接方法,通过选取几何体模型集合中若干个几何体模型进行拼接,计算各个几何体模型之间的几何距离,判断几何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若几何距离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0,则根据各个几何体模型之间需要进行拼接的两个面的面积,将各个几何体模型进行拼接,得到三维模型,若几何距离小于第一阈值且小于0,则根据各个几何体模型的体积,将各个几何体模型进行拼接,得到三维模型。上述方法通过利用根据三维模型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三维模型拼接,提高了三维模型拼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94867.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变电站巡视监控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待巡视的变电站对应的场景三维模型地图,并获取巡视人员预先制定的巡视任务信息,根据所述巡视任务信息及所述场景三维模型地图,通过预设的路径规划算法对无人机的巡视路线进行规划,获得所述无人机对应的巡视路线,根据所述巡视路线,通过所述无人机采集所述变电站对应的巡视图像,并对所述巡视图像进行异常情况识别,当识别出所述巡视图像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提醒所述巡视人员,进而提高巡视的效率及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15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24931.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通过第一相机获取监控区域内各待测物体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相机对应的相机位置,通过第二相机基于相机位置获取监控区域内各待测物体的第二位置信息;通过第二相机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对各待测物体进行定位。通过可以定位定距的第一相机获取监控区域内各待测物体的第一位置信息,然后再把第二相机放置于第一相机的相同位置获取第二位置信息,通过图像匹配算法将两者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最终实现通过单目相机进行物体定位,将双天线的中心与空间位置传感装置中心重叠在一起,使得坐标转换的计算更加简化,同时也能减少误差的产生,提高定向定位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