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臂不对称时上下桥臂电容能量的平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3895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11407.3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桥臂不对称时上下桥臂电容能量的平衡方法,应用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桥臂子不对称等效电路模型中,就是消除MMC桥臂子模块数量不对称模型中致使正负半波不对称的直流分量的方法。针对MMC桥臂子模块数量不对称模型下正负半波不对称、上下桥臂电容能量不平衡的情况,利用运算电路、正弦波发生器、PI调节模块和PWM调制技术,对开关器件进行控制,对导致正负半波不平衡的直流分量进行补偿和消除,达到输出平衡且稳定的目的。本发明主要特征就是针对正负半波不对称,对直流分量进行消除。本发明有利于使MMC在桥臂子模块数量不对称情况下稳定输出,且使输出接近于正弦波。

    用于直流电压控制特性的三相并网MMC静态模型及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4677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930377.0

    申请日:2017-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电压控制特性的三相并网MMC稳态模型及建立方法,提出了并网MMC的dq旋转坐标系中的等效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MMC的静态特性,分析了不同参数及幅度调制比下MMC的输出直流电压增益特性,指出MMC存在电感主导和电容主导两个在幅度调制比全范围内变化均能稳定的工作模式,而介于两种模式之间,系统电压增益方程存在极点,研究了MMC的输入功率特性,分析了电感主导模式和电容主导模式下系统直流电压下的工作范围,证实了并网MMC在一定条件下,低直流电压工作的可行性。本发明用于分析三相并网MMC在稳态时的物理特性,用系统的微分方程合并与矩阵变换简化了模型,为并网MMC的控制做了铺垫。

    一种桥臂不对称时上下桥臂电容能量的平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3895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710911407.3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桥臂不对称时上下桥臂电容能量的平衡方法,应用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桥臂子不对称等效电路模型中,就是消除MMC桥臂子模块数量不对称模型中致使正负半波不对称的直流分量的方法。针对MMC桥臂子模块数量不对称模型下正负半波不对称、上下桥臂电容能量不平衡的情况,利用运算电路、正弦波发生器、PI调节模块和PWM调制技术,对开关器件进行控制,对导致正负半波不平衡的直流分量进行补偿和消除,达到输出平衡且稳定的目的。本发明主要特征就是针对正负半波不对称,对直流分量进行消除。本发明有利于使MMC在桥臂子模块数量不对称情况下稳定输出,且使输出接近于正弦波。

    一种并网MMC的直流电压控制特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644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710936117.4

    申请日:2017-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3 H02M2007/48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网MMC的直流电压控制特性分析方法,是在严谨数学推导的前提下,以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建立的满足数学关系的并网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等效静态模型为基础,分析直流电压控制的可能性以及大致范围。特征在于简化了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接入电力系统运行后的分析,且明确指出了可以进行直流电压控制主要与电感Lsac与电容Cac的值有关。电感Lsac与电容Cac值不同,则系统处于不同的模式,则在不同模式下满足不同条件时,直流电压控制可行,同时确定了直流电压控制的范围,推动了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

    一种基于3/2接线方式的输电网动态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5928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16725.7

    申请日:2017-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2接线方式的输电网动态重构方法,包括搭建电网实时方式或待研究方式下的拓扑结构及参数模型,评估所关注片区电网独立成片运行的能力及风险;评估片区电网构成电磁环网运行的收益及存在风险,分析解决电磁环网风险所付出的代价;分析变电站内3/2接线的配串方式,为解决电磁环网风险问题提供动态重构方案;考虑正常方式供电可靠性及事故方式存在风险,综合决策该片区电网运行方式优化安排方案及电网动态重构建议。在事故方式下避免了潮流在电磁环网内发生转移,不会造成低电压等级设备过载或系统稳定性破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