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部件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8583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080071985.0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通气部件(1)具有用于使壳体(2)的内部空间(2u)与外部空间(2s)之间通气的通气路(10)。通气路(10)是用于在通气部件(1)装配于边缘(2f)时使内部空间(2u)与外部空间(2s)之间通气的路径。通气部件(1)具备支承部(12)、通气膜围通气路(10)。通气膜(11)固定于支承部(12),并将通气路(10)以能够通气的方式闭塞。突出部(13)是筒状的部位,以从支承部(12)突出而包围通气路(10)的一端的方式形成,在通气部件(1)装配于边缘(2f)时与边缘(2f)接触。通气部件(1)满足2.5≤Gs/Gt≤5.0及1.0≤{(Gs‑Gt)/2}/Lt≤3.0的条件。(11)、突出部(13)、密封构件(14)。支承部(12)包

    板状的复合材料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12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80050501.1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产生成为布线的导体层等的剥离的板状的复合材料。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为包含如下层的板状的复合材料:包含氟系树脂及填充剂而成、且内包孔隙的孔隙内包层;以及贴附在前述孔隙内包层的单面或两面的包含氟系树脂而成的树脂层,前述孔隙内包层在与前述树脂层的界面附近包含高树脂含量区域,所述高树脂含量区域与前述孔隙内包层内的其他区域相比氟系树脂的含有率高、且孔隙的含有率低,以前述界面为起点的前述高树脂含量区域的厚度为0.20~10μm,所述复合材料为不易产生成为布线的导体层等的剥离的复合材料。

    通气部件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85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80071985.0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通气部件(1)具有用于使壳体(2)的内部空间(2u)与外部空间(2s)之间通气的通气路(10)。通气路(10)是用于在通气部件(1)装配于边缘(2f)时使内部空间(2u)与外部空间(2s)之间通气的路径。通气部件(1)具备支承部(12)、通气膜(11)、突出部(13)、密封构件(14)。支承部(12)包围通气路(10)。通气膜(11)固定于支承部(12),并将通气路(10)以能够通气的方式闭塞。突出部(13)是筒状的部位,以从支承部(12)突出而包围通气路(10)的一端的方式形成,在通气部件(1)装配于边缘(2f)时与边缘(2f)接触。通气部件(1)满足2.5≤Gs/Gt≤5.0及1.0≤{(Gs‑Gt)/2}/Lt≤3.0的条件。

    通气壳体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1676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80003087.9

    申请日:2019-10-11

    Abstract: 本公开的通气壳体具备壳体和通气组件,壳体具有筒状突起,该突起从外表面突出而延伸,并且在内侧具有将壳体内外连通的第一空间,通气组件具备: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为在两个端部具有开口的筒状体;通气膜,覆盖内部构件的一个端部的开口;以及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为有底的筒状体,在内部构件从一个端部侧插入外部构件的内侧的状态下与内部构件接合,突起插入内部构件的另一个端部的开口,内部构件的内周面与突起的外周面相抵接,从而通气组件固定于突起,在内部构件的内部、外部构件的内部和/或双方构件之间具有成为将通气膜与通气组件的外部连接的通气路的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的截面的面积S1与按照距通气膜的各距离进行合计所得的总面积为最小的位置的第二空间的总面积S2min的比为1.0以上,面积S1与表示第二空间为最窄的位置的截面的平面的总面积S2out的比大于1.0。该通气壳体在壳体内外的透湿性能方面优异。

    通气组件及通气壳体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167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80003086.4

    申请日:2019-10-11

    Abstract: 本公开的通气组件具备:内部构件,该内部构件为在两个端部具有开口的筒状体;通气膜,覆盖内部构件的一个端部的开口;以及外部构件,该外部构件为有底的筒状体,内部构件从一个端部侧插入外部构件的内侧,外部构件在插入的状态下与内部构件接合,壳体的突起插入内部构件的另一个端部的开口,通气组件在内部构件的内周面与突起的外周面相抵接的状态下固定于突起,在选自内部构件的内部、外部构件的内部以及接合在一起的内部构件与外部构件之间的至少一处具有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为将通气膜与通气组件的外部连接的通气路,将内部构件的高度与从内部构件的一个端部的外周到通气路的外部侧的端部的第二空间内的最短长度相加所得的长度为6.0mm以上且20mm以下。本公开的通气组件在透湿性能方面优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