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部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302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080010384.9

    申请日:2020-01-24

    Abstract: 通气部件(1a)具备阀芯部(10)、轴部(20)、通气路(15)和通气膜(30)。阀芯部(10)形成为伞布状。轴部(20)沿阀芯部(10)的法线方向延伸。轴部(20)支承阀芯部(10)。通气路(15)在阀芯部(10)的法线方向上贯通轴部(20)。通气膜(30)将通气路(15)以能够通气的方式堵塞。在通气部件(1a)固定到壳体(50)的状态下,阀芯部(10)覆盖周边开口(55),并且阀芯部(10)的外周部分与壳体(50)的外表面(52a)接触而阻断通过周边开口(55)的气体的流动。此外,通过通气膜(30)在内部空间(51)与外部空间(52)之间进行通气。在从壳体(50)的内部空间(51)的压力减去壳体(50)的外部空间(52)的压力所得的压力差为规定值以上时,阀芯部(10)弹性变形而从外表面(52a)离开,内部空间(51)的压力被释放。

    通气单元
    2.
    发明公开
    通气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43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80041535.4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一种通气单元,具备:通气体,容许气体在壳体的外侧与内侧之间流通;支承构件,支承通气体,并且装接于形成于壳体的开口部;以及密封构件,配置于壳体的开口部的周围的外表面与支承构件之间,而密封支承构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该通气单元在装接于壳体的开口部的状态下经由通气体进行壳体的外侧与内侧之间的通气,支承构件具有装配密封构件的装配部和设置于装配部的周围的壁部,在密封构件装接于支承构件与壳体之间的状态下,密封构件与支承构件的壁部中的外面之间的距离为5.0mm以上。

    通气部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309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80008447.1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通气部件(1a)具备内部构件(10)、通气膜(20)及外部构件(30)。内部构件(10)具有开管构造,并且在开管构造的外周面设有突出部(11)。通气膜(20)覆盖内部构件(10)的一方的开口。外部构件(10)形成为闭管构造,在闭管构造的内周面设有卡挂突出部(11)的卡挂部。内部构件(10)以内部构件(10)插入于外部构件(30)的内部且外部构件(30)利用卡挂部(33)卡挂住突出部(11)的状态固定于外部构件(30)。通气部件(1a)能够固定于在壳体(2)的外表面处呈筒状地突出的突起(2p)。在沿着轴线(A)俯视观察内部构件(10)及外部构件(30)时,通气部件(1a)满足IH

    通气构造
    4.
    发明公开
    通气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207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3236.5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通气构造(1a)具备壳体(10a)和通气部件(20a)。壳体(10a)具有在安装孔(11)中形成柱状空间(11c)的侧面的第一面(12)。通气部件(20a)以堵塞安装孔(11)的方式装配于壳体(10a)。通气部件(20a)具有壳体(10a)的内部空间(15u)与外部空间(15s)之间的通气路(21)。通气部件(20a)具备支撑部(23)、通气膜(22)、突出部(24)及密封构件(25)。支撑部(23)在俯视下包围通气路(21)。突出部(24)从支撑部(23)向壳体(10a)的内部空间(15u)突出并且插入于安装孔(11)。密封构件(25)配置于突出部(24)的外周,将第一面(12)与突出部(24)之间密封。

    通气部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888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80068970.6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通气部件(1a)在通气口(5)处安装于壳体(2)。通气部件(1a)具备通气膜(10)、通气阀(20)和构造构件(30)。构造构件(30)具有内部空间(40)、及第一通气路(51)和第二通气路(52)中的至少一个。内部空间(40)是收容通气膜(10)和/或通气阀(20)的空间。第一通气路(51)使内部空间(40)与通气部件(1a)的外部空间连通。第一通气路(51)具有第一内侧开口(51i)和第一外侧开口(51e),第一内侧开口(51i)与第一外侧开口(51e)相对。第一内侧开口(51i)和第一外侧开口(51e)沿着与壳体的外表面(2s)平行的平面存在。第二通气路(52)具有第二内侧开口(52i)和第二外侧开口(52e),第二内侧开口(52i)不与第二外侧开口(52e)相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