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4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07758.X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211/78 , C07D401/06 , C07D403/06 , A61P25/08 , A61P25/00 , A61P25/28 , A61K31/44 , A61K31/444 , A61K31/496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槟榔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从槟榔的果皮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槟榔提取物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进一步萃取分离后得到了具有活性的槟榔生物碱AP‑1~AP‑22,通过实验表征确定了其化学结构,以计算机模拟结合发现,其与GABAA受体的结合能优于原始配体苯甲脒。进一步通过建立细胞和动物模型证明,该系列化合物能够保护谷氨酸引起的神经损伤,且具有GABA‑T的抑制活性,在动物模型中可发挥治疗癫痫的作用,在制备癫痫治疗药物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9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51081.8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3/207 , G01N23/20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唑环三核银(I)配合物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特别是3,5‑双三氟甲基吡唑环三核银(I)配合物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合成吡唑环三核银(I)配合物;将吡唑环三核银(I)配合物与待测样品混合,得到吡唑环三核银(I)配合物和待测有机分子的共晶并进行单晶衍射分析,收集所述共晶的晶体数据;根据共晶的衍射数据解析晶体结构,从而获得待测有机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立体构型。本发明可用于一系列非晶态化合物以及混合物样品的分子结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171355.8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K14/135 , C12N15/45 , C07K16/10 , G01N33/569 , G01N33/68 , A61K39/155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构象稳定和表达量较高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前F蛋白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突变方式包括以下两种:(1)在野生型融合前F蛋白全长序列基础上进行氨基酸点突变;(2)将野生型融合前F蛋白全长序列中的跨膜区/胞内区删除,在其C末端连接fibritin/Throm/6his/Stretaq序列,获得SEQ ID NO.2所示序列,并在该序列的基础上再进行氨基酸点突变。本发明突变体的表达量和融合前构象稳定性均强于野生型F蛋白,对机体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可用于以融合前F蛋白为抗原的RSV诊断试剂、抗体及各种类型疫苗的制备。
-
-
公开(公告)号:CN114230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03931.7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519/00 , A61K31/439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一叶萩碱二聚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新型一叶萩碱二聚体,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式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前药分子:式中:连接基团Linker选自:R1为氢原子;X选自或者n为1、2、3或4。
-
公开(公告)号:CN11034303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10842071.4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C51/42 , C07C61/20 , C07C67/48 , C07C69/608 , C07C69/757 , C07C61/26 , C07D311/94 , C07D307/935 , A61P29/00 , A61P3/1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从南美水果宝乐果(Borojo)中分离的宝乐果酸1~宝乐果酸13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宝乐果的成熟果实为原料,去皮和种子,果肉加水混匀磨浆或宝乐果冻干粉加水混匀,过滤,滤液加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浓缩至干,乙酸乙酯层再经硅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从宝乐果中分离得到了13个宝乐果酸类化合物,其中宝乐果酸1~宝乐果酸10为新化合物,3个首次从宝乐果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经实验证明,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血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845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088977.6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及日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组织修复的美洲大蠊新多肽及其应用,其结构如式I所示,命名为组织修复因子PA1。该新多肽在较低浓度下即可促进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的迁移,毒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备治疗创伤、烫伤、溃疡的药物或改善皮肤美感的化妆品和日化用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74183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799867.3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环聚酮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的聚酮类化合物在细胞水平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具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病毒在细胞中的毒价,抑制其诱导的细胞病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该聚酮类化合物具有与瑞德西韦、磷酸氯喹不同的化学结构类型,有望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因此,此类化合物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7510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468338.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多环聚酮化合物在制备抗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的聚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单纯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1,HSV‑1)、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CMV)四种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与上市药物阿昔洛韦等相比,表现出相当的活性,但作用机制不同,可克服现有上市药物的耐药性。因此,此类化合物在治疗HSV‑1、HSV‑2、VZV和CMV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相关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