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11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880018354.5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G53/00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不可逆添加剂的方法、包含由其制备的不可逆添加剂的正极材料以及包含所述正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方法能够降低在制备锂镍基氧化物的过程中产生的Li基副产物(例如,未反应的氧化锂)的含量,从而可以显著降低包含所述不可逆添加剂的组合物的凝胶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49251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80006557.7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其包括含有镍(Ni)、钴(Co)和锰(Mn)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表面上形成的玻璃态涂层,其中,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镍(Ni)的量为过渡金属总量的60mol%以上,并且锰(Mn)的量大于钴(Co)的量,并且所述玻璃态涂层包含由式1表示的玻璃态化合物。[式1]LiaM1bOc在式1中,M1是选自由B、Al、Si、Ti和P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并且1≤a≤4,1≤b≤8,1≤c≤20。
-
公开(公告)号:CN10792506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80002684.0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包含它的二次电池,该负极活性材料包含:含有锂钛氧化物的核;和位于核表面上的表面处理层,其中表面处理层包含含硼的锂氧化物,其量使得硼含量相对于每1摩尔锂钛氧化物的摩尔比为0.002至0.02,并且在用0.1M HCl滴定2g该负极活性材料至pH 5以下时,滴定量是0.9至1.5ml。当应用于电池时,该负极活性材料可以表现出优异的容量恢复率和输出特性,并且可以防止电解质的分解,从而减少气体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1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80024477.4
申请日:2019-04-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G51/00 , C01B32/1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一种制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一种包括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一种包括所述正极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核和设置在所述核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核包括Li1+xMO2+y,其中M是选自由镍(Ni)、钴(Co)和铜(Cu)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且1≤x≤5和0≤y≤2,并且所述涂层包括碳基颗粒,所述碳基颗粒包括其中多个石墨烯片被连接的结构,所述碳基颗粒具有1重量%或更大的所述碳基颗粒中的氧含量,并且在拉曼光谱测量期间碳基颗粒的D/G峰比为1.55或更小。
-
-
公开(公告)号:CN111095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59198.7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10/42 , H01M4/62 , H01M4/58 ,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包含形成在正极集电体上的第一正极材料混合层和形成在所述第一正极材料混合层上的第二正极材料混合层,其中,所述第一正极材料混合层的工作电压为4.25V至6.0V,且包含在充电期间产生锂和气体的过充电用活性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正极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8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1345.9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485 , H01M2/1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包含: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包括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插入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可以包含钛类复合物,当所述锂二次电池在0.1C至40C的C倍率条件下充电至SOC50时,在测量的X射线衍射光谱(XRD)中所述钛类复合物的(400)面的峰面积和(111)面的峰面积之间的比等于或大于0.76。结果,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优异输出特性的锂二次电池和具有简化了的BMS预测算法的电池组。
-
公开(公告)号:CN104521040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380041917.X
申请日:2013-11-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 化学
IPC: H01M4/505 , H01M4/04 , H01M4/1391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02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15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其中通过由下式1表示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与涂层前体的反应而在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上形成包含下面M的复合涂层:LixMO2 (1)在所述化学式中,M由MnaM’1‑b表示,M’为选自Al、Mg、Ni、Co、Cr、V、Fe、Cu、Zn、Ti和B中的至少一种,0.95≤x≤1.5,且0.5≤a≤1。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显示提高的寿命特性和倍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52171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3166.X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G45/00 , C01G51/00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006 , C01G45/1228 , C01G45/1257 , C01G51/006 , C01G51/50 , C01G51/56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G53/56 , C01P2004/03 , C01P2006/40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制造用前体、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更具体地,涉及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制造用前体,涉及其制造方法和涉及使用其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前体具有由化学式1表示的组成且在将碱性物质添加至混合有含过渡金属的盐的过渡金属水溶液的同时制造。MnaMb(OH1-x)2-yAy (1)其中在该化学式中,M为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Ni、Ti、Co、Al、Cu、Fe、Mg、B、Cr、Zr、Zn和第II周期过渡金属;A为选自如下的阴离子的至少一种:PO4、BO3、CO3、F和NO3,且0.5≤a≤1.0;0≤b≤0.5;a+b=1;0
-
公开(公告)号:CN10518936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16340.1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G45/00 , C01D15/00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53/56 , C01P2002/32 , C01P2006/40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为基于锂锰(Mn)的氧化物,其包含作为必要过渡金属的Mn且具有层状晶体结构,其中Mn的量比其它过渡金属的量大,所述基于锂锰的氧化物在首次充电期间的4.4V以上的高电压范围内展示其中氧气的放出和锂的脱嵌一起发生的平坦水平的区间特性,且包含Mn的过渡金属层和氧层中的至少一个被支柱元素取代或掺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