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2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980076176.6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含有镍(Ni)、钴(Co)和锰(Mn)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相对于除锂之外的过渡金属的总摩尔数,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60mol%以上的镍(Ni),并且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有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任一种掺杂元素:B、Zr、Mg、Ti、Sr、W和Al,并且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在3.0g/cm3至3.3g/cm3的辊压密度下的辊压之后具有4μm至10μm的平均粒径(D50)并且具有单粒子形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380516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80001623.9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69 , H01M10/052 , H01M4/525 ,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组合物,其包含:i)电解液溶剂;ii)可离子化的锂盐;iii)聚合引发剂;和iv)具有可与金属离子结合的官能团的单体,以及提供了一种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当将本发明的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组合物适用于锂二次电池时,由于可以防止从正极溶解出的金属离子移动到负极或者可以减少负极上的金属沉淀,因此,不仅可延长电池寿命,在高电压以及正常电压下对电池进行充电下,电池的容量性能也是优异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453313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4433.5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0402 , H01M4/043 , H01M4/0471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2220/10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且提供制备涂布有ZrO2和F的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以及通过使用所述方法制备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以下化学式1的锂金属氧化物,Li1+zNiaMnbCo1-(a+b)O2(1)(在所述式中,0≤z≤0.1,0.1≤a≤0.8,0.1≤b≤0.8,且a+b
-
公开(公告)号:CN105431970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80042426.1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化学式1表示的锂钴类复合氧化物,其包含锂、钴和锰,所述锂钴类复合氧化物的特征在于,其在50%以上的理论充电状态(SOC)下保持单一O3相晶体结构。在式LixCo1-y-zMnyAzO2(1)中,0.95≤x≤1.15,0
-
公开(公告)号:CN10438051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80001623.9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69 , H01M10/052 , H01M4/525 , H01M4/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69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组合物,其包含:i)电解液溶剂;ii)可离子化的锂盐;iii)聚合引发剂;和iv)具有可与金属离子结合的官能团的单体,以及提供了一种包括其的锂二次电池。当将本发明的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组合物适用于锂二次电池时,由于可以防止从正极溶解出的金属离子移动到负极或者可以减少负极上的金属沉淀,因此,不仅可延长电池寿命,在高电压以及正常电压下对电池进行充电下,电池的容量性能也是优异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486034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580011160.5
申请日:2005-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5 , H01C7/045 , H01C7/047 , H01M10/0525 , H01M10/4257 , H01M10/443 , H01M2200/10 , H02H7/18 , H02H9/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用安全元件,其装备有具有在一定温度或以上时电阻急剧降低的金属-绝缘体转移(MIT)特性的材料,并提供了具有这种安全元件的电池。当电池暴露于高温下或电池温度由于外部冲击而升高时,具有MIT安全元件的这种电池被转到稳定的放电状态,因而确保了电池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696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780002216.X
申请日:2007-05-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G53/50 , C01P2002/54 , C01P2002/72 , C01P2002/77 , C01P2006/11 , C01P2006/40 , C01P2006/80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如式I的LixMyO2(M、x和y如说明书中定义)所示组成的混合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锂离子可嵌入及脱出于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层(“MO层”),且一些由MO层得来的镍离子嵌入锂离子的嵌入/脱出层(“可逆性锂层”),从而使所述MO层之间互相连接。本发明的混合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稳定的层状结构并因此改善了晶体结构在放电/充电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包含所述阴极活性材料的电池可具有高容量和高循环稳定性。另外,这样的混合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基本上不含水溶性碱,因此可提供优良的储存稳定性、减少气体逸出并从而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成本大量生产的可行性。
-
-
-
公开(公告)号:CN11089256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880047150.4
申请日:2018-10-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锂原料和含镍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前体混合并进行第一热处理,以制备含镍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含镍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前体基于过渡金属的总摩尔数以65mol%以上的量含有镍;将含硼和碳的原料和含钴原料与含镍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混合,以形成混合物;以及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第二热处理,以在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面上形成包含B和Co的涂覆材料,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正极活性材料,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上形成有包含特定量的Co的涂覆材料,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