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19632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80004477.5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7 , H01M4/583 , H01M4/133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63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电极活性材料、包含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和具有所述电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包含:包含碳材料的第一材料;在所述第一材料上形成的纳米结构的第二材料,所述第二材料包含选自能够可逆地与锂合金化的金属和类金属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三材料,所述第三材料存在于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至少一者的表面上从而控制与电解液的副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5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980155046.8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C01G9/00 , C01G13/00 , C01G15/00 , C01G17/00 , C01G29/00 , C01G30/00 , C01P2002/72 , C01P2004/04 , C01P2006/40 , H01M4/362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6/5088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其包含:(a)可与锂合金化的金属(或准金属)的氧化物的第一微粒;以及(b)包含锂和与所述金属(或准金属)相同的金属(或准金属)的氧化物的第二微粒。当将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用作负极活性材料时,在电池的初始充放电期间所产生的不可逆相如锂氧化物或锂金属氧化物的量下降,因为在所述初始充放电之前,锂已经包含在所述第二微粒中,由此能够使在正极侧面上的死体积最小化并能够制造高容量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