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14823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039360.8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E21B3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冰封栓塞分段封堵钻孔的装置及方法,包括高压气筒、单向阀、压力计和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冷冻盐水箱、保温进水导管、保温出水导管、第一栓塞、第二栓塞、花管和水阀;所述高压气筒、单向阀、压力计和冷冻盐水箱依次相连通;所述第一栓塞和第二栓塞通过花管连接,所述冷冻盐水箱、第一栓塞和第二栓塞通过保温进水导管依次相连通,所述第二栓塞、第一栓塞和水阀还通过保温出水导管依次相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操作,利用冰封栓塞封堵钻孔的方法解决了栓塞封堵钻孔密封性不好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栓塞漏水和绕栓塞渗流造成的测渗参数偏大的问题,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567649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025305.9
申请日:2012-02-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层地下燃空区的体积建模方法,从热传导基本理论出发,基于燃空区的高温与常规地下温度场的相对恒温,通过分析渗流对温度场的影响机理,推导出渗流作用下的温度场控制方程;引入贝塞尔函数,推导出燃烧通道周围温度场分布方程,并给出有限元数值求解,借助现场温度探测资料,用有限元数值软件反演渗流作用下的温度场分布,并确定燃烧通道的高温影响边界;通过调整燃空区的截面尺寸,获得与现场探测拟合性最佳的煤层温度分布,反演出煤炭地下燃烧燃空区形状及尺寸,进而计算出燃空区的近似体积。此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判定煤炭地下燃烧通道的形状及尺寸,比较其他计算手段,所提出的燃烧通道的燃空区热源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091229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038456.2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水头分段渗透系数测量设备,包括降水头微水试验装置、双栓塞封堵装置和探头;所述微水试验装置包括通过导水管连接的量筒和漏水花管;所述双栓塞封堵装置包括通过导气管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高压气筒、单向阀、压力计、第一栓塞和第二栓塞,所述单向阀和压力计之间还设有气阀;所述第一栓塞、漏水花管和第二栓塞自上而下依次设于探头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设备测量分段渗透系数的方法。该测量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通过高压气筒压入空气使第一栓塞和第二栓塞膨胀并封堵隔离一段钻孔,利用微水试验装置即可测量封堵段钻孔附近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测量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76172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26876.X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CM的分块自适应图像分割方法,具体实现过程是输入一幅待分割图像;首先采用基于标准FCM图像分割方法对待分割图像进行分割,对结果图进行分块处理,对图像区域块编号并计算每个图像区域块的方差;同时采用邻域平均法对待分割图像进行处理后采用基于FCM图像分割方法进行分割,对结果图进行分块处理,对图像区域块编号并计算每个图像区域块的方差;最后比较两幅分割图上相同位置的图像块的方差,选择方差较小的图像块作为最后的分割结果。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图像像素的灰度信息和空间信息,并对待分割图像分块自适应选择分割方法,提高了含噪图像的分割质量,获得了更加准确的图像分割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514978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910026153.2
申请日:2009-04-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土体渗透性破坏现象的试验方法及其试验装置,其通过改变对土体试样施加随时间变化的水头差以发生渗透性破坏,同时在土体试样中埋设多个孔隙水压力测量装置、土压力测量装置以测量对应水头差下相应位点处的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即可获得孔隙水压力-时间以及土压力-时间变化曲线,另外,在土体试样渗流下游设置流量计以测量不同水头差下的渗出流量,在土体试样中设置土体竖向位移测量装置以测定土体竖向位移,从而绘制出渗出流量-水力梯度曲线,因此,按照本发明提供的试验方法,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可以较为全面地表征土体渗透性破坏现象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30825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45764.5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M3/20
Abstract: 本发明“冷源法”探测堤坝渗漏通道位置,包括以下步骤:量测坝区目标区域初始状态下各钻孔沿孔深的温度数据;利用投源器向各钻孔内各个深度对应的位置均匀投放等量的冷冻盐水,静置5min后,定期测量各钻孔沿孔深的温度值;根据测得钻孔的温度数据,绘制目标区域各个深度的等温线图,温度异常区即低温区则为可能的渗漏通道位置;同时绘制各个钻孔不同时刻的地下水温度值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图,某深度对应的温度值变化幅度最大,其对应的位置则为可能的渗漏通道位置,据此综合判断渗漏通道的位置。该探测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检测成本低,综合两种渗漏通道位置的判别方法,检测结果可靠,同时不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是一种无损的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57159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85559.1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阻相对变化探测土体裂隙深度和长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定义对数电阻比、裂隙深度比和水平裂隙长度比;室内试验,在裂隙两侧设置成对垂直电极,通以交流电流,测出两电极间电压,计算电阻,换算成对数电阻比,得出对数电阻比与裂隙深度比和对数电阻比与水平裂隙长度比的关系曲线;现场测定,同室内测定一样,测出电压,计算电阻,换算成对数电阻比;根据预先测定的对数电阻比与裂隙深度比关系曲线的特性,可以推算出裂隙深度;根据预先测定的对数电阻比与水平裂隙长度比的关系曲线的特性,可以得到裂隙发展长度。该发明避开了直接计算土体的电阻率,利用电阻的相对变化即可得出土体裂隙发育尺寸等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2507665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33475.9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2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浊液搅拌效果的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振捣棒上固定电极,实时采集振捣棒在搅拌过程中各个位置的电导信号;将前述电导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并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判断振捣棒是否完全插入浊液,输出二值信息;在搅拌区域的平面图上,将前述二值信息在平面图的对应位置绘图,得到二值效果图,并根据效果图中黑点的分布判断搅拌效果,如果效果图分布均匀,黑点较少,则表示搅拌效果良好;如果效果图分布不均匀,黑点较多,则表示搅拌效果不佳。此种判断方法既可克服现有判断方法存在的主观性、片面性等不足,还可在无损的情况下定量判断搅拌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前述浊液搅拌效果的判断方法的判断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90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95052.1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水平渗透流速的反稀释测量方法,属于地下水水平渗透流速测量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测量物理参数的探测装置测量一定时间内的物理参数值;根据物理参数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确定测试点处水平渗透流速。本发明测量结果准确,适用于高电导、高放射强度、高污染度的水下环境测量水平渗透流速,低导可互溶液体的注入不会对地下水造成额外的污染,也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2087093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10045837.4
申请日:2011-02-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B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体裂隙深度的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待测土体中分层布置成对的电极;利用电导仪分别测量每层土体中成对电极间的电导值;在各层土体中成对电极间钻孔后灌水,并使用电导仪定期测量成对电极间的电导值;根据前述测得的灌水前后的每对电极间的电导值,绘制不同时刻土体电导值随深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电导值的变化情况得到裂隙的深度,电导值变化幅度大,该深度的裂隙较发育,而电导值变化幅度小,则该深度的裂隙发育细微。此种探测方法不会破坏土体的内部结构,且探测结果准确性较高。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土体裂隙深度的探测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