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差分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604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1122161.8

    申请日:2017-11-14

    申请人: 温州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38 G06F30/20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差分优化控制方法,采用背靠背全功率变流的电能控制结构,分别建立机侧变流器控制系统和网侧变流器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将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机侧变流控制模块、网侧变流控制模块的跟踪误差的绝对值与时间的乘积和系统输出电压波形总谐波畸变率的加权叠加作为评估控制性能的适应度函数,设计基于实数编码的差分优化控制方法,实现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中PI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有效提高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工作效率和发电质量,风电机组的能量转换效率、运行可靠性,并在电网发生扰动时确保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稳定时间更短,稳态误差更小,鲁棒性更强。

    一种强迫风冷散热系统热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17488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474420.1

    申请日:2018-05-17

    申请人: 温州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50 G06N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迫风冷散热系统热结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从多目标优化的角度,首先将强迫风冷散热系统热结构优化设计问题转化为一个同时考虑散热系统热阻、压降、总重量等性能指标的典型多目标约束优化问题,然后采用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优化求解方法进行优化求解,从而获得满足散热系统热阻、压降、总重量等多性能指标需求的最优热结构设计参数。采用本发明可以获得同时满足散热系统热阻、压降、总重量等多性能指标需求的折中设计方案,具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以下优点:在保证相同的散热系统热阻和压降性能的情况下,所设计的强迫风冷散热系统的总重量更小。

    含高渗透光伏的多域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扩展预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197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10826982.3

    申请日:2017-09-14

    申请人: 温州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高渗透光伏的多域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扩展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机理分析建模法和离散化方法建立含高渗透光伏的多域电力系统的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引入扩展状态空间向量建立扩展预测模型,将系统输出预测偏差向量和控制增量预测向量加权的二次型性能指标最小化作为滚动优化的目标函数,采用梯度下降方法获得各区域电力系统负荷频率的实时控制信号,从而实现了含高渗透光伏的多域电力系统负荷频率优化控制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获得的含高渗透光伏的多域电力系统负荷频率响应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和调节速度、更小的动态振荡幅度和稳态误差以及更优良的鲁棒性能。

    一种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多目标PQ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5256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966647.9

    申请日:2016-11-02

    申请人: 温州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38 H02J3/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种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多目标PQ优化控制方法,通过机理建模方法、Clark和Park坐标变换建立三相并网逆变器在dq坐标下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三个不同的PI控制器分别对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电流进行控制,将有功功率偏差平方与时间乘积的积分值、无功功率偏差平方与时间乘积的积分值、电流偏差平方与时间乘积的积分值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并设计种多目标群体进化方法对多个PI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整定,从而实现三相并网逆变器在PQ控制模式下的多工况优化运行。采用本发明可实现三相并网逆变器在正常工况以及变负荷工况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多性能优化控制效果。

    一种计及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动态矩阵频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66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99312.3

    申请日:2017-03-29

    申请人: 温州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24

    CPC分类号: H02J3/24 H02J2003/0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及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约束动态矩阵频率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机理分析建模法和离散化方法建立计及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设计各区域控制误差和风机角速度输出预测偏差向量和控制增量预测向量加权的二次型控制性能指标作为滚动优化的优化目标函数,并考虑系统输出预测偏差、控制预测信号和增量信号的各种约束条件,采用基于自适应群体优化策略的分布式约束动态矩阵控制方法实现各区域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协调优化控制。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获得的计及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的时域响应具有更快的调节时间、更小的动态振荡幅度、更小的稳态误差以及更强的鲁棒性能。

    一种三相电压源型逆变系统分数阶PI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712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26537.9

    申请日:2016-04-12

    申请人: 温州大学

    IPC分类号: G05B13/04

    CPC分类号: G05B13/04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电压源型逆变系统分数阶PI优化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机理分析法和坐标变换法建立三相电压源型逆变系统的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设计两个分数阶PI控制器实现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采用双闭环跟踪误差的绝对值与时间的乘积和系统输出电压波形总谐波畸变率的加权叠加作为评估控制性能的优化目标函数,并设计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极值优化求解器实现两个分数阶PI控制器多控制参数的优化整定;采用本发明可实现三相电压源型逆变系统输出波形的优化控制,三相电压源型逆变系统输出波形具有更低的电压波形总谐波畸变率、更小的跟踪误差和更佳的鲁棒性等控制性能。

    一种基于分数阶MPC的微电网系统短期能量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3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3506.X

    申请日:2023-11-13

    申请人: 温州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32 H02J3/38 H02J3/4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数阶MPC的微电网系统短期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根据微电网系统功率平衡的动态特性和蓄电池储能子系统荷电状态的动态特性,构建微电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以联络线功率和储能子系统荷电状态在预测域内的预测误差最小化以及可控发电子系统在控制域内的预测控制增量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设计基于分数阶优化目标函数的微电网系统短期能量管理分数阶滚动优化模型,并迭代求解出每个采样时刻的最优控制向量。本发明首次通过分数阶预测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微电网系统短期能量管理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升了微电网系统短期能量管理的精度和鲁棒性能。

    一种用于智能电网入侵检测的LSTM模型自动优化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17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65580.X

    申请日:2023-10-20

    申请人: 温州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入侵检测的LSTM模型自动优化系统与方法,本发明将LSTM模型的层数、每层单元数、优化器类型、学习率、智能电网数据集预处理方式等作为优化变量,对优化变量进行变长混合编码,将LSTM模型训练的分类错误率作为粒子个体适应度,设计变长粒子速度和位置更新机制,通过粒子群的离线迭代优化,从而获得最优LSTM模型,将该模型在线部署到智能电网实时入侵检测系统中,可实现智能电网高性能的入侵检测。本发明不仅实现了面向智能电网入侵检测应用场景的LSTM模型自动优化设计,还提升了智能电网入侵检测准确率、召回率、F1评分等性能指标。

    基于混合仿真技术的架空配电网避雷器安装位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26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0865161.5

    申请日:2018-08-01

    申请人: 温州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G06F111/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仿真技术的架空配电网避雷器安装位置优化方法,本发明结合电磁暂态分析软件ATP‑EMTP和优化方法设计软件MATLAB的混合仿真技术,采用二进制粒子群优化方法对架空配电网避雷器安装位置进行了高效的优化设计,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架空配电网防雷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具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以下优点:借助ATP‑EMTP和MATLAB的混合仿真技术,可以自动实现架空配电网避雷器安装数量和安装位置的优化设计,线路的闪络次数更低,防雷效果更佳,且在保证避雷器数量相同的前提下可实现经济效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