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1321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65047.2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力构协同监测方法,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该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力构协同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围岩结构损伤和应力分布的“点”源信息;步骤二、获取围岩应力分布的“区”源信息;步骤三、二次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综合监测。本发明针对巷道围岩先后经历两次采掘扰动影响,围绕巷道围岩周边的应力分布和结构损伤两个方面实现“力构协同”监测,开展“点-区”相结合的监测方案,系统、准确地监测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对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的变形控制方案制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25956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21022.9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21C41/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区段煤柱临空侧向复合厚硬顶板最优破断位置确定方法,涉及采矿工程技术领域。本区段煤柱临空侧向复合厚硬顶板最优破断位置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高位厚硬岩层侧向结构破断分析;步骤二、低位厚硬岩层侧向结构破断分析;步骤三、区段煤柱受力分析;步骤四、最优破断位置分析确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现方便,计算精度高,能够在二次采动影响下,对区段煤柱临空侧向高低位复合厚硬顶板的最优破断位置进行可靠推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36982.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煤岩动力灾害综合防控的工法,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适用于煤岩动力灾害综合防控的“11N”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待预裂煤岩层位置;S2:确定钻场位置;S3:确定钻孔位置以及钻孔在待预裂煤岩层内对应的多个预裂路径;S4:进行定向长钻孔工施工艺,在待预裂煤岩层进行水平长钻孔的钻进;S5:进行水平长钻孔定向切割作业;S6:进行后退式分段预裂;S7:重复步骤S4至步骤S6,完成待预裂煤岩层内多个预裂路径的预裂作业。本发明的适用于煤岩动力灾害综合防控的“11N”工法能够实现对煤岩层的全方位综合治理,开展大范围的预裂作业,确保预裂裂隙的卸压、增透效果,保证煤矿作业的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2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3799.2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开采用冲击装置,煤矿开采用冲击装置包括移动框架、冲击机构、防护机构、吸尘机构和喷淋机构,移动框架上设置架体,架体沿移动框架上下移动,冲击机构包括驱动板和冲击锥,驱动板与架体相连并可相对架体移动以带动冲击锥移动,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防护罩位于架体底部并可相对架体移动,吸尘机构包括集尘箱、集尘罩和真空泵,集尘箱通过管路与集尘罩相连通,集尘箱的底部设置落水口,开闭结构与集尘箱相连用以开启和关闭落水口,喷淋机构包括储水罐和喷淋管,喷淋管位于集尘箱的内部以对集尘箱内的灰尘进行喷淋。本发明提供的煤矿开采用冲击装置具备遮挡冲击位置避免碎石和灰尘飞出、安全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9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9520.7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倾倒缠绕装置,涉及缠绕打包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防倾倒缠绕装置包括底座、滑杆、支撑环、托架、驱动环、缠绕组件和平整组件,所述滑杆在所述底座上限制出容置空间,支撑环沿上下方向相对所述滑杆可移动,两个相邻的所述滑杆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托架可经由所述通道进入所述容置空间并用于码垛物品,所述驱动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环上,所述缠绕组件设于所述驱动件并用于对托架上码垛的物品进行缠绕膜的周向螺旋缠绕,所述平整组件设于所述驱动环上并用于止抵码垛的物品以对所述物品和/或缠绕在所述物品上的缠绕膜进行平整作业。本发明的防倾倒缠绕装置能够实现对码垛物品周侧的缠绕作业,保证缠绕膜的缠绕质量和缠绕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7588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821520.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泰安市墨海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地压监测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煤矿冲击地压监测设备,通过圆周检测组件和压力传感器等结构的设置,圆周检测组件则通过调节电机驱动使得滑轴沿着圆周方向进行调节,从而使压力传感器一侧的检测头实现多方位检测,并且与待监测区域充分仿形贴合,增加检测范围,从而有效提高本监测装置监测范围,大大提高安全性,当设备检测到冲击地压时,通过信号传感器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从而实现对冲击地压的预警预报,设备还具有警报装置和减震弹簧等安全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因冲击地压等灾害对人员和设备造成的伤害和损失,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不能实现多方向同步监测和便捷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92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844255.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鄂尔多斯市昊华红庆梁矿业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煤矿褶皱探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可以根据探测区域的地层对应的深度域第一褶皱剖面图,确定褶皱核部区域,并获取第一震源被激发时,第一震荡波接收器接收的第一震荡信号,其中,第一震源及第一振荡接收器间隔部署在褶皱核部区域内以第一间隔距离设置的多个地表钻孔内,每个地表钻孔中以第二间隔距离部署多个第一震源或多个第一震荡波接收器,然后,根据第一振荡信号,构建第二褶皱剖面图。由此,基于大尺度地质构造地球物理探测的第一褶皱剖面图,结合小尺度孔间地震探测,构建第二褶皱剖面图,从而提高了褶皱探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02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82409.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E21F17/18 , G06Q50/02 , G06F8/71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冲击地压灾害预警模型的管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属性信息和监测数据信息,根据地质属性信息和监测数据信息,从多个候选指标模型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指标模型,确定每个目标指标模型的指标配置信息,根据目标指标模型和指标配置信息,构建目标区域的冲击地压灾害预警模型。通过实施本公开的方法,能够基于地质属性信息和监测数据信息从多个候选指标模型中快速、准确地确定目标指标模型,保证目标指标模型与目标区域的适配性,并结合指标配置信息对目标指标模型进行调整得到冲击地压灾害预警模型,从而有效提升对于多个候选指标模型的管理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所得冲击地压灾害预警模型的预警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1321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0765047.2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力构协同监测方法,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该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力构协同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围岩结构损伤和应力分布的“点”源信息;步骤二、获取围岩应力分布的“区”源信息;步骤三、二次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综合监测。本发明针对巷道围岩先后经历两次采掘扰动影响,围绕巷道围岩周边的应力分布和结构损伤两个方面实现“力构协同”监测,开展“点‑区”相结合的监测方案,系统、准确地监测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对受重复采动影响巷道围的变形控制方案制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