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5544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80049470.5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28 , B22F3/03 , B22F5/106 , B22F7/06 , C22C33/0207 , C22C33/0214 , C22C33/0278 , C22C38/00 , C22C38/16 , F16C33/12 , F16C33/122 , F16C33/14 , F16C33/145 , F16C2220/20 , F16C2223/30
Abstract: 滑动部件(1)由烧结体形成。该烧结体具有:滑动层(2),其以包含含有从Ni、Mo、Mn和Cr中选择的至少1种合金元素的Fe、Cu和C作为主要成分;和基底层(3),其在与滑动层(2)相接的状态下与滑动层(2)一起被烧结,并且以Fe、Cu、C和熔点比Cu低的金属作为主要成分。在滑动层(2)上设置有相对于其它部件滑动的滑动面(A)。
-
公开(公告)号:CN10341571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80012103.9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将烧结金属制的轴承套筒(8)的内周面(8a)及下侧端面(8b)形成为没有动压产生部的平滑的圆筒面或平坦面,由此在轴承套筒(8)的制造工序中能够省略动压产生部的成形工序,能够使模费用大幅降低。另外,通过将轴承套筒(8)的内周面(8a)形成为圆筒面,从而径向动压产生部形成在轴部(2a)的外周面(2a1)上,而由于工具容易向轴部(2a)的外周面(2a1)接近,因此能够简单且精度良好地形成径向动压产生部,且通过径向轴承间隙的精度的提高而使轴承刚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143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780044223.6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地形成轴承面的精度及轴承面间的形状精度优良,且轴部与凸缘部之间具有高的固定强度的流体轴承装置用的轴部件。将轴部(21)压入凸缘部(22),并且将第一夹具(31)的塑性加工部(31c)压接于凸缘部(22)的上端面(22a),并在内周侧使凸缘部(22)局部地塑性变形。由此,与轴部(21)之间形成敛缝部(23)。此外,在由第二夹具(32)及第三夹具(33)限制凸缘部(22)的两侧的端面(22a、22b)的状态下进行压入及敛缝。
-
公开(公告)号:CN1807908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610006349.1
申请日:2006-01-1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利用成型模具(11)注塑树脂外壳(7)。此外,在注塑外壳(7)的同时,利用树脂在注塑时的缩痕在外壳的内周面(7e)上形成凹形的粘合剂储存腔(10)。因此,可以避免粘合剂溢出,同时也避免因过量粘合剂的溢出所导致的不利影响。还可以避免外壳模塑精度下降,并且能通过省略加工步骤、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542143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780044223.6
申请日:2007-12-1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F16C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地形成轴承面的精度及轴承面间的形状精度优良,且轴部与凸缘部之间具有高的固定强度的流体轴承装置用的轴部件。将轴部(21)压入凸缘部(22),并且将第一夹具(31)的塑性加工部(31c)压接于凸缘部(22)的上端面(22a),并在内周侧使凸缘部(22)局部地塑性变形。由此,与轴部(21)之间形成敛缝部(23)。此外,在由第二夹具(32)及第三夹具(33)限制凸缘部(22)的两侧的端面(22a、22b)的状态下进行压入及敛缝。
-
-
公开(公告)号:CN100510445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580043891.8
申请日:2005-12-12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通过简单步骤且高精度和低成本地在材料的平坦表面上形成动压产生部的方法。通过喷墨法使紫外线硬化型墨的微滴(13)从喷头(11)落下或滴落在材料(2b’)的上端面(2b1)上。根据材料(2b’)的传送方向依序设置喷头(11)和发射紫外线的光源(14),并且喷头(11)和光源(14)被设置在材料(2b’)的相对两侧。在材料(2b’)相对滑动时,可根据材料(2b’)的传送方向逐渐地进行从喷头落下或滴落墨以及用光源发射的紫外线逐渐地硬化墨。
-
公开(公告)号:CN101243264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680029577.9
申请日:2006-08-1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流体动力轴承装置,通过利用树脂合成物构造该流体动力轴承装置的轮毂部件,可以提高抗磨性和导电性,所述树脂合成物包括作为基础树脂的聚苯硫醚(PPS)并掺入碳纤维。可选地,通过使用包括作为基础树脂的聚苯硫醚(PPS)的树脂合成物制造流体轴承装置的固定部件和转子的、通过轴承间隙彼此相对的任何部分,可以获得优异的抗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957184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80010066.8
申请日:2005-03-17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用性并能以低成本生产的流体动压轴承装置。在该流体动压轴承装置中,外壳(7)和盘毂(3)为树脂模制部分,而止推轴承间隙形成在外壳(7)的上端表面(7d)和盘毂(3)的下端表面(3e)之间。在此情况下,担当滑动部分(P)的表面(7d,3e)在轴承的操作期间临时地滑动接触彼此。树脂外壳(7)中作为增强纤维的混合PAN基碳纤维的直径为12μm或更小,并且混合量在5-20vol%的范围以内,从而可防止滑动部分(P)中破裂和磨损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203685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680017287.2
申请日:2006-05-15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以低成本稳定地提供一种具有高精度动态压力产生部分的轴承构件。通过电铸工艺在电铸部分(10)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动态压力槽(8a1)和(8a2)作为动态压力产生部分,在插入电铸部分(10)的同时通过使用树脂来执行注入模制,从而形成轴承构件(8)。轴构件(2)被插入到轴承构件的内圆周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