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9009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80051116.7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69/00 , C08G64/02 , C08G64/34 , H01L31/048 , H01L31/0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481 , C08G64/0208 , C08G64/34 , C08J5/18 , C08J2369/00 , Y02E10/50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光伏组件封装膜的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光伏组件,更特别地,提供了具有低透湿性和由于热压得到优异粘合性的用于光伏组件封装膜的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光伏组件,因此,在将用于光伏组件封装膜的树脂组合物用于光伏组件的前板、背板或前板与背板二者的情况下,由于优异的透明度和对抗紫外光的耐久性、以及对玻璃的高粘合强度,可以使用该树脂组合物而无需粘合剂,因此可以表现出优异的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662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80012679.5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L69/00 , C08G64/02 , C08K3/20 , H01L3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24 , C08K3/16 , C08K3/20 , C08K3/22 , C08K3/36 , H01G9/2009 , Y02E10/542 , C08L6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组合物、通过在正常温度混合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组合物得到的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以及含有所述电解质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包括聚(碳酸亚烷基酯)基聚合物,因此在制造所述聚合物电解质时不需要通过热辐射或者UV辐射进行的交联工序,使得制造方法简单。因此,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太阳能电池并且由于所述电解质中包含的聚合物和有机溶剂之间优异的亲和性因而保持均匀状态而在两个组分之间没有出现相分离,并且由于凝胶化聚合物电解质的粘附性能的缘故因而在太阳能电池中具有优异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性能。含有所述聚合物电解质组合物作为电解质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能够长时间使用并能够以预定水平以上保持稳定的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05605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880002464.9
申请日:2008-01-17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IPC: B01J3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34 , B01J31/24 , B01J31/2404 , B01J31/2409 , B01J2231/20 , B01J2531/62 , C07C2/26 , C07C2531/14 , C07C2531/22 , C07C2531/24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1-辛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铬系催化剂体系使乙烯四聚,从而高活性且高选择性地制备1-辛烯,同时保持稳定的反应活性,其中所述铬系催化剂体系包含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前体、助催化剂、以及由(R1)(R2)P-(R5)CHCH(R6)-P(R3)(R4)所表示的P-C-C-P骨架结构配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01110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80052396.3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0208 , C08G64/34 , C08K5/09 , C08K5/11 , C08K5/12 , C08L69/00 , Y10T428/13 , Y10T428/1303 , Y10T428/1328 , Y10T428/1352 , C08L23/00 , C08L33/00 , C08L33/20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片材的生态友好型聚(碳酸丙烯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使用通过有效利用二氧化碳(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而研发的聚(碳酸亚烃酯)树脂组合物作为主要材料,并包括适合的添加剂如强度改进剂和增韧剂,从而完全解决现有聚氯乙烯树脂产品的环境危害争议;与现有的聚氯乙烯树脂产品相比,展现了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加工性、后加工性(适印性、压印和表面处理、层压特性)以及优良的阻燃性(烟密度低)和延伸率特性;并且克服了小规模生产方式-挤出生产法的缺陷,其对应于作为聚氯乙烯树脂产品的替代品出现的热塑性塑料中的大缺陷,并因此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方式-压延加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93901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280067800.4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69/00 , C08G64/34 , D21H19/28 , D21H21/16 , C08L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纸涂层的树脂组合物,其包括具有30,000至300,000的平均分子量的脂肪族聚碳酸酯,其通过使一种或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环氧化合物反应得到,所述环氧化合物选自由用二氧化碳、卤素或烷氧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C10)环氧烷,用卤素或烷氧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4-C20)环亚烷基氧化物,和用卤素、烷氧基、烷基或芳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8-C20)氧化苯乙烯组成的组,其中它含有基于组合物的总量0至40重量%的聚烯烃基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此外,本发明涉及挤压涂层树脂组合物的纸涂层方法,用于将纸涂层,在130至250℃下,涂层到纸上以制造涂层纸。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064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0980110950.7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SK综合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F4/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0/00 , C08F4/65925 , C08F110/02 , C08F4/65916 , C08F4/65908 , C08F4/65912 , C08F2500/03 , C08F2500/12 , C08F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茂金属负载催化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制备聚烯烃的方法。本发明的茂金属负载催化剂组合物通过将IV族过渡金属与经离子化合物处理的无机或有机多孔载体相接触而制备。本发明的茂金属负载催化剂组合物的优点包括即使在所述载体中茂金属金属成分含量低的情况下,淤浆和气相中烯烃化合物的聚合过程中的催化活性也较高,和在解决诸如积垢、起层或堵塞等加工问题方面的改善。
-
-
公开(公告)号:CN10333919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80065503.1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0061 , C08J9/0066 , C08J9/18 , C08J2201/026 , C08J2203/06 , C08J2369/00 , C08J2433/06 , C08J2467/02 , C08K3/013 , C08L67/02 , C08L69/00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可发泡聚碳酸亚丙酯的组合物及由其制得的可发泡聚碳酸亚丙酯,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能够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并通过使用适宜的发泡方法产生具有优异的成型性的泡沫的可发泡聚碳酸亚丙酯的组合物。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制得能够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的高倍率可发泡聚碳酸亚丙酯。
-
公开(公告)号:CN102701916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44598.2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7C37/16 , C07C39/24 , C07C45/00 , C07C45/63 , C07C45/68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C2601/14 , C07F15/065 , C07C47/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配位络合物和以该络合物为催化剂经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共聚合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络合物具有金属中心携带2个以上的负电荷的平衡结构式。在所述络合物用作使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共聚合的催化剂时,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并提供了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因而易于应用于商业过程。另外,在使用所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合形成聚碳酸酯后,可以将所述催化剂从所述共聚物中单独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73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80124448.1
申请日:2009-07-29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C08G64/20 , C08G64/34 , C08G64/32 , C07C251/24 , C07C3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4 , C07C37/16 , C07C39/24 , C07C45/00 , C07C45/63 , C07C45/68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C2601/14 , C07F15/065 , C07C47/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含有铵盐的配体制得的络合物,所述络合物具有金属中心携带2个以上的负电荷的平衡结构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共聚合而用于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在所述络合物用作使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共聚合的催化剂时,其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并提供了高分子量的聚碳酸酯,因而易于应用于商业过程。另外,在使用所述络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共聚合形成聚碳酸酯后,可以将所述催化剂从所述共聚物中单独回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