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450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40772.8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12 , H01M2/24 , H01M2/266 , H01M2/28 , H01M2/305 , H01M4/14 , H01M4/56 , H01M4/57 , H01M4/68 , H01M4/685 , H01M4/73 , H01M10/08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H01M2220/20 , Y02E60/126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其是将正极板(2)及负极板(3)隔着隔板(4)层叠而成的极板群(5)与电解液一起收纳在单元电池室(6)中而得到的铅蓄电池(1),正极板(2)具备由不含锑的铅或铅合金形成的正极格栅和填充在该正极格栅中的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板(3)具备由不含锑的铅或铅合金形成的负极格栅、形成在该负极格栅的表面上的由含锑的铅合金形成的表面层和填充在负极格栅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在将每个单元电池室(6)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记为MP、将电解液中所包含的硫酸的质量记为MS时,质量比MS/MP在0.50~0.74的范围,上述表面层由锑含量为1.0~5.0质量%的Pb-Sb系合金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9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70050.X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2/26 ,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 H01M2/1077 , H01M2/1083 , H01M2/2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自动组装的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车,电动车所采用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若干软包电芯,各软包电芯的正极耳通过一个汇流排相连接,相应地,各软包电芯的负极耳通过另一个汇流排相连接,两个汇流排并排相对布置,并且两个汇流排上相互靠近的一侧边缘上分别间隔地设有极耳槽,极耳槽的开口边角处设有逐步增大的喇叭口,各软包电芯的极耳依次卡位在两侧汇流排对应的极耳槽内,极耳伸出汇流排的上端弯折后贴靠并连接在汇流排上表面。本发明总体结构简单,方便软包电芯极耳与汇流排连接,可实现自动组装,组装效率高,封装后的外形规则,并且软包电芯不易破损。
-
公开(公告)号:CN10315520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26534.6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长园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的电芯导电连结结构,主要于二次电池将一盖板下方两端的导出部与至少一电芯导电连结,其特征在于该盖板下方两端的导出部为可折曲式,且折曲该些导出部弯向该盖板外侧,使该些导出部呈水平状;且每个电芯两侧的正/负极导接区各向上延伸出一连接部,通过该些连接部与该些导出部电性接触结合。通过将该电芯连结结构及盖板下方的二导出部稍作调整设计,使电芯与导出部导电连结的焊接作业时间降低,结合更紧密,减省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262300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80050634.2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 , H01G11/70 , H01M2/0202 , H01M2/0215 , H01M2/0237 , H01M2/024 , H01M2/043 , H01M2/06 , H01M2/20 , H01M2/22 , H01M2/263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2/305 , H01M4/64 , H01M4/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单元,为了切实地保护设置于蓄电单元的集电体,蓄电单元具有:蓄电元件(3),其配置在蓄电单元壳体(BC)的内侧;电极端子(5),其配置在蓄电单元壳体的外侧;集电体(4),其具有沿蓄电单元壳体中的电极端子(5)的配置面延伸形成的第一姿态部分(FP)以及从第一姿态部分的端部向与电极端子的存在侧相反一侧延伸形成的第二姿态部分(SP),在第一姿态部分(FP),利用贯穿形成于蓄电单元壳体的开口的固定部件(8)进行固定,利用第二姿态部分(SP)支承蓄电元件(3),从而将电极端子(5)与蓄电元件(3)电连接;加强用部件(13),其位于第一姿态部分(FP)中蓄电元件(3)的存在侧,以与固定部件(8)相比向第二姿态部分侧延伸得更长的方式配置,并且被插入且固定在第一姿态部分(FP)与固定部件(8)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13031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110005259.1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10/0431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100)。该可再充电电池(100)包括:多个电极组件(10);容纳电极组件(10)的壳体(34);通过引线接线片(40、50)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至少一个电极端子(21、22),引线接线片(50)包括:端子接合部(51);以及从该端子接合部延伸的叉部分,该叉部分包括多个叉(53、54),每个叉具有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10)中的一个电极组件的主体(53a)以及从该主体(53a)以某一角度弯曲的倾斜体(53b)。
-
公开(公告)号:CN10475268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452755.5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 , B60L3/04 , H01M2/0207 ,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6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2200/00
Abstract: 一种电池过充电保护装置,包括其中封装有电池单元的袋。电极极耳从电池单元的端部延伸以允许电流流过,并且由第一和第二电极极耳部构成。在袋中设置有断路器,并且断路器连接于第一和第二电极极耳部,以便在电池单元膨胀时使第一和第二电极极耳部相互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458427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4408.2
申请日:2013-08-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6 , H01G11/12 , H01G11/76 , H01G11/82 , H01M2/0217 , H01M2/22 , H01M10/0413 , H01M10/0463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6553 , H01M2220/20 , Y02E60/13 , Y02T10/7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具有在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相互绝缘的状态下,交替层叠正极电极以及负极电极而成的结构。在电极组件的边缘部设置有正极电极的接片以及负极电极的接片被分别集中在电极组件的层叠方向的接片群。接片群具有被弯曲或折曲的第1折弯部、和从第1折弯部向电极组件的层叠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具有第2折弯部,该第2折弯部被弯曲或折曲成接片群中在第1折弯部位于最外周侧的接片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部位于电极组件与在第1折弯部位于最内周侧的接片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038918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180037335.5
申请日:2011-07-14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2 , G01R31/3835 , G01R31/396 , H01M2/266 , H01M10/0418
Abstract: 通过将由层状的集电体(4)、配置于集电体(4)的一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5)、配置于集电体(4)的另一面的负极活性物质(6)构成的双极型电极(3)经由电解质层(7)层叠多个,从而构成双极型电池(2)。在集电体(4)的周缘部安装有电压检测用端子(21a,21b)。在通过集电体(4)的图心(O)并与连结电压检测用端子(21a)和图心(O)的第一直线(Da1)正交的第二直线(Da2)的相反侧,配置邻接的集电体(4)的电压检测用端子(21b),由此,在同一单电池(15)内使充电状态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448812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80000964.4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2/02 ,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202 , H01M2/0237 , H01M2/1016 , H01M2/22 , H01M2/266 , H01M4/13 , H01M10/0413 , H01M10/0431 , H01M10/0436 , H01M10/0463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83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2002/0205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H01M2/02 , H01M4/02 , H01M10/0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通过堆叠多个电极单元而形成,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通过堆叠具有不同面积的三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电极单元而形成的两个或更多个阶梯,其中在所述电极单元中具有最大面积的电极单元的阵列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内部,并且在具有不同面积的电极单元之间的界面处,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极彼此面对。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78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80037785.3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12 , H01M2/24 , H01M2/266 , H01M2/28 , H01M2/305 , H01M4/14 , H01M4/56 , H01M4/57 , H01M4/68 , H01M4/685 , H01M4/73 , H01M10/08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H01M2220/20 , Y02E6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其可应用于以“短距离行驶”方式使用的怠速停止车,兼具充分的充电接受性及耐久性(寿命特性)以及过放电后的充电恢复性。本发明的铅蓄电池是将正极板(2)及负极板(3)隔着隔板(4)层叠而成的极板群(5)与电解液一起收纳在单元电池室(6)中而得到的铅蓄电池(1),正极板(2)具备由不含锑的铅或铅合金形成的正极格栅和填充在该正极格栅中的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板(3)具备由不含锑的铅或铅合金形成的负极格栅、形成在该负极格栅的表面上的由含锑的铅合金形成的表面层和填充在负极格栅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在将每个单元电池室(6)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记为MP、将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记为MN时,质量比MN/MP在0.70~1.10的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