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自动加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686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48791.0

    申请日:2023-08-18

    发明人: 陈志琪

    IPC分类号: B60R1/06 B60S1/60 B60S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视镜自动加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后视镜的镜面信息;当所述镜面信息满足预设的第一雨量条件时,对后视镜进行加热,直至所述镜面雨量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雨量条件,停止加热;在停止加热后,根据车辆所处环境的雨量信息和车辆行驶信息获取间隔时长;其中,所述雨量信息与所述间隔时长负相关,所述车辆行驶信息与所述间隔时长负相关;当停止加热的时长达到所述间隔时长时,返回至所述获取后视镜的镜面信息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停止加热时长达到间隔时长时,再获取镜面信息并进行分析,不再频繁获取镜面信息和对镜面信息进行处理,降低了计算能耗。

    车辆用车门后视镜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22450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1307704.5

    申请日:2020-11-20

    IPC分类号: B60R1/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能够提高构成车辆用车门后视镜的镜壳的一部分的壳主体用的模具的加工性,提高壳主体的成型性,缩短壳主体的成型时间,抑制壳主体的大型化,实现壳主体的刚性提升。在端壁(24)的基板部(24a)上一体地设置有:有底筒状的第一筒状部(31),其形成向罩侧开口的第一凹部(29)并且从基板部(24a)向后视镜侧及罩侧突出;以及有底筒状的第二筒状部(32),其形成与第一凹部(29)交替排列并且向后视镜侧开口的第二凹部,并且从基板部(24a)向后视镜侧及罩侧突出,交替排列的第一筒状部及第二筒状部的周壁形成为,这些周壁中的交替排列的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之间的壁部在第一筒状部和第二筒状部中共用且连成一体。

    一种后视镜除水的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其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901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40698.5

    申请日:2023-08-17

    IPC分类号: B60R1/06 B60S1/60

    摘要: 一种后视镜除水的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及其车辆,该方法包括导通通讯传输通路;生成除水信息并将除水信息对外传输;除水信息包括第一除水信息和第二除水信息;检测除水开关从后视镜传输的第一除水信息,获取和处理第一除水信息;和/或检测检测单元从后视镜传输的第二除水信息,获取和处理第二除水信息;基于除水信息生成除水指令信息并对外传输;基于所获取的除水指令信息启动后视镜除水装置进行除水。本发明提供的后视镜除水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除水开关从后视镜传输的第一除水信息,获取和处理第一除水信息进行快捷手动除水;和/或检测检测单元从后视镜传输的第二除水信息,获取和处理第二除水信息进行快捷自动除水。

    一种车载手自一体智能防雾除雾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037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57649.7

    申请日:2023-06-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车载智能座舱系统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车载手自一体智能防雾除雾控制方法以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参数初始化,自动防雾/除雾提醒次数计数器C置0;步骤2,防雾/除雾触发源检测,包括手动后除雾按键、自动防雾/除雾按键、麦克风语音开启自动防雾/除雾申请;步骤3,没有检测到防雾/除雾触发源;步骤4,检测到防雾/除雾触发源,则区分触发源为手动除雾申请,还是自动防雾/除雾申请;可以在前挡风玻璃和车外后视镜起雾之前,根据环境条件,判断前挡风玻璃和车外后视镜是否进入起雾高风险状态,从而提前开启智能防雾系统,使前挡风玻璃和车外后视镜变为安全状态,不会产生雾气,保证驾驶安全。

    一种轻型牵引挂车倒车辅助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9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25215.3

    申请日:2023-07-26

    发明人: 徐国良

    摘要: 一种轻型牵引挂车倒车辅助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角度检测、辅助准备检测以及辅助调节检测,角度检测模块、辅助观测模块与显示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承接作用下,共同配合以控制伸缩装置的伸缩和转动,使得挂车倒车工作时,驾驶人始终能够通过观察四个伸缩装置外端位置及其伸出长度,判断挂车尾部及车轮的位置,即使挂车体积较小、宽度较小或长度较小,在伸缩装置的伸缩作用下,驾驶人也始终能够在后视镜内观察到伸缩装置外端的影像,进而判断挂车车轮和车尾的位置,还能够结合两侧伸缩装置的伸长量,以及牵引车的自身状态,判断挂车是否调正,使得挂车倒车的观察工作能够更加准确方便。

    车辆参数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91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380685.6

    申请日:2023-04-11

    IPC分类号: B60R1/06 B60N2/02 B60R16/037

    摘要: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参数调节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乘员的人体特征数据;确定人体特征数据对应的参数调节信号,其中,参数调节信号包括车辆座椅参数调节信号和外后视镜参数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根据参数调节信号,调节车辆参数。根据本公开所提供的方案,实现根据车辆乘员体征自适应推送符合不同乘员体征的车辆参数,优化了车辆参数调节方案和车辆参数记忆功能,降低驾乘疲劳度,提升安全性和舒适性。

    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及其系统和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990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333888.5

    申请日:2022-03-30

    IPC分类号: B60R1/06 B60R1/07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该组件包括:框架结构,其被配置成附接到车身;壳体边框,其用于围住后视镜玻璃并且被配置成附接到框架结构;和马达适配器,其被配置成将框架结构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马达适配器包括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并且壳体边框包括第二形状编码元件,其中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被形成和布置成使得当壳体边框和马达适配器被附接到框架结构时,它们彼此对应并接合,并且使得在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不对应的情况下壳体边框和马达适配器不能被组装。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对应的组件系统及制造方法。

    一种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24835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0142414.6

    申请日:2018-02-11

    发明人: 杨猛 高原 张志强

    IPC分类号: B60J5/04 B60R1/06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所述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后视镜本体、待安装所述后视镜本体的钣金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后视镜本体固定于所述钣金件上的紧固部件,所述钣金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后视镜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后视镜本体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连接于所述定位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安装结构安装简单。

    照地灯、后视镜及车辆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4341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059629.4

    申请日:2022-09-01

    发明人: 彭章龙 林军峰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照地灯、后视镜及车辆,照地灯适于安装于后视镜,照地灯包括灯具本体、支架以及转向组件;支架设置于后视镜的内部,灯具本体通过转向组件与支架连接,灯具本体的正面通过后视镜下侧的安装孔延伸至后视镜的下方,且转向组件用于控制灯具本体正面的朝向。车辆包括后视镜,后视镜包括照地灯。该照地灯、后视镜及车辆的功能更加多样,智能化程度更高,实用性更强,且通用性更强。

    一种卡车补盲镜支杆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19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1458990.5

    申请日:2020-12-11

    IPC分类号: B60R1/06

    摘要: 一种卡车补盲镜支杆,包括支杆、支座,且支杆为翼型,其支杆前缘与支座的夹角小于支杆后缘与支座的夹角,支杆与支座连接的一侧的面积大于其对侧的面积,支杆对侧设有弯杆,弯杆端部连接有圆球,且弯杆的弯曲面设有同时贴合弯曲面与支杆上表面的加强筋A,支杆下层为开口的盒体结构,盒体内部设有连接前缘、后缘的内表面,且同时覆盖加强筋A与支杆连接处的加强筋B,支杆为截面面积从靠近车身的一侧到远离车身的一侧由大到小依次改变的翼型,机构上符合了卡车补盲镜支杆承受的靠近车身的一侧到远离车身的一侧由大到小依次变化的载荷所需要不同厚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