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螺旋输送结构的油页岩干馏炉干式除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4322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010187474.3

    申请日:2010-05-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有螺旋输送结构的油页岩干馏炉干式除焦方法,其特点是:从油页岩干馏炉底部排灰口排出温度300~550℃、粒径>0~75mm的半焦通过与油页岩干馏炉底部密封连接的下料管进入一级输料器的输料管或一、二输料器的输料管,下料管保持2~3米料位,输料管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40°,下料管的料位通过螺杆的进给速度进行控制,水循环制冷系统使半焦降温至50~100℃,在输料管上设置的充气口内充入0.5MPa氮气进行密封,经电动机带动输料管内置的螺杆旋转将所述的半焦输送至锅炉。通过本方法所得到的油页岩半焦没有外在水分,其发热量可达800~1600kcal/kg,具有流程短,输料均匀、无堵塞现象,振动小,密封效果良好,无瓦斯气体的泄漏,利用环保,成本低等优点。

    具有螺旋输送结构的油页岩干馏炉干式除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432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87474.3

    申请日:2010-05-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有螺旋输送结构的油页岩干馏炉干式除焦方法,其特点是:从油页岩干馏炉底部排灰口排出温度300~550℃、粒径>0~75mm的半焦通过与油页岩干馏炉底部密封连接的下料管进入一级输料器的输料管或一、二输料器的输料管,下料管保持2~3米料位,输料管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0~40°,下料管的料位通过螺杆的进给速度进行控制,水循环制冷系统使半焦降温至50~100℃,在输料管上设置的充气口内充入0.5MPa氮气进行密封,经电动机带动输料管内置的螺杆旋转将所述的半焦输送至锅炉。通过本方法所得到的油页岩半焦没有外在水分,其发热量可达800~1600kcal/kg,具有流程短,输料均匀、无堵塞现象,振动小,密封效果良好,无瓦斯气体的泄漏,利用环保,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油页岩综合利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113344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710055611.6

    申请日:200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油页岩综合利用工艺,将油页岩原矿经破碎筛分装置破碎至颗粒粒度15mm以下,破碎后的其中一部分油页岩颗粒输送至螺旋给料机,再送入微波滚筒干馏装置内,油页岩颗粒吸收微波产生高温瓦斯气,干馏后的半焦和瓦斯气一起进入密闭的气固分离装置中,分离的高温瓦斯气进入冷凝回收装置中,瓦斯气冷却分离页岩油;提油后的低温瓦斯气进入内燃机燃烧发电和/或进入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锅炉的受热面传递给水,过热蒸汽作为外供工质和/或送入汽轮机作功发电;循环流化床燃烧后的灰渣和飞灰含炭量均小于2%,无需再进行焙烧,可直接作为建材原料。具有流程短,占用空间相对小,综合利用高,成本低,科学合理等优点。

    油页岩炼油炉干法除焦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0545236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610163235.8

    申请日:2006-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页岩炼油炉干法除焦工艺,块状油页岩(8~75mm)在干馏炉内低温干馏后得到的半焦(200~300℃),从干馏炉底部排灰口排出,经调节式排灰器后,用喷水减温装置微量喷水减温至50~200℃,进入密封式破碎机破碎至0~8mm后,进入立管中。立管下面接非机械式流动密封阀,立管中保持2~3米料位,以隔离炉内瓦斯气体和外界空气,立管的料位通过可调节式排灰器和充气压力进行调整。半焦经非机械式流动密封阀后进入半焦储存仓,再经输送皮带输出至锅炉给料系统。解决了传统的湿法除焦中半焦含水量过高,导致半焦燃烧再利用过程中造成的半焦热值低,破碎和给煤系统堵塞,及锅炉尾部烟道腐蚀等一系列问题。

    一种微波低温干馏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57275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10017281.7

    申请日:2006-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波低温干馏实验装置,它包括导出管、排气管、锥形瓶、冷却水槽、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微波炉作为加热装置,采用石英玻璃材料作甑体、甑盖;采用陶瓷材料作甑体、甑盖;一个微波炉内可设有两个以上甑体、甑盖及其配套的导出管、排气管、锥形瓶等,灵活实现1、2、3、4多个平行试样同时进行干馏实验;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微波炉、石英玻璃或陶瓷甑体,固体试样的温度由里及表逐步升高,试样受热快,加热均匀,干馏所用的时间短,从室温升到510℃仅需10~15分钟,大大的缩短了实验所需时间,更重要的一点是所测取的数据准确、可靠。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是一项低温干馏实验用设备重要改进。

    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集成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117584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55610.1

    申请日:2007-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3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油页岩干馏炼油、半焦燃烧发电集成工艺,其特点是:将原矿油页岩经破碎机破碎成0~15mm的颗粒,通过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灰作为固体热载体,油页岩与循环灰的混合物送入滚筒式干馏炉形成了油页岩炼油、半焦与油页岩混合流化燃烧发电一体化;分离的不冷凝干馏煤气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与半焦、油页岩一起燃烧或/送入内燃机直燃发电;循环流化床燃烧后的灰渣含碳量小于2%,因此无需再进行焙烧,可直接作为建材原料;所生成的干馏煤气热值高,可直接作为燃料送入锅炉内燃烧,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锅炉的受热面传递给水,将水加热至过热蒸汽作为外供工质和/或送入汽轮机作功发电。具有综合利用程度高,成本低,科学合理等优点。

    流化床及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空气床下点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52478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31648.8

    申请日:2006-11-12

    Abstract: 流化床及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空气床下点火系统,由锅炉主体、布风板、风室、一次风风道构成,其特点是在一次风风道上并联连通有电磁感应加热器。一次风经电磁感应加热器加热,形成温度高达900℃以上的高温点火空气,进入锅炉主体内将布风板上的点火底料流化并逐渐加热至点燃。本发明具有:工艺及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完全不用油、气等辅助燃料,点火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点火过程中调控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日常维护量小,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兼有节能、节油、环保等三重作用,可广泛应用于电厂及供热系统中的流化床或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实施后必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种采用烷基化改性碳基类固废耦合直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68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6586.4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烷基化改性碳基类固废耦合直燃方法,包括:首先将碳基类固废粉末和四氢呋喃溶剂混合,对碳基类固废粉末预处理,通入N2,然后进行30min搅拌,缓慢加入四氢基铵氢氧化物水溶液,加入1‑溴丁烷进行烷基化反应,使烷基基团嫁接在碳基类固废粉末表面的官能团上,再加入稀盐酸水溶液直至混合溶液呈中性,使用旋转蒸发器中去除烷基化反应过程中的四氢呋喃溶剂,使得溶液中只剩下碳基类固废粉末及其反应产物,加入甲醇水溶液,再进行Soxhlet萃取,对碳基类固废粉末真空干燥,将收集到的经过表面烷基化改性的碳基类固废粉末和一次风经燃烧器通入炉膛直接燃烧,燃烧温度为1500℃,炉内停留时间为2s,本发明可达到高效燃烧和低氮排放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