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卫星定位信号处理分析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95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49892.2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伪卫星定位信号处理分析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该平台包括伪卫星信号生成单元、无线信道仿真单元、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定位解算单元、伪卫星信号综合分析单元,以及外接的软件发射机、空间环境模型、软件接收机、接收机;该方法定位精度依据观测量特征指纹库的采集点的密度决定,可实现在室内环境下的快速、高效定位。本发明为伪卫星定位系统研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信号处理流程框架,实现了对基带信号处理过程中多径算法参数优化及抗多径效果验证功能,对伪卫星接收机基带信号处理过程调试、多径信号抑制方法测试分析、软件无线电算法验证仿真等研究提供了平台基础。

    一种十六烷值测量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865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0790.8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十六烷值测量方法和系统,选择已知十六烷值的燃料,将已知十六烷值的燃料与空气预混,喷入可连续调节压缩比的发动机,调节压缩比使已知十六烷值的燃料与空气的预混物点燃,得到其临界压缩比与十六烷值的对应关系,重复上述操作,得到多种不同的已知十六烷值的燃料在同样燃烧条件下临界压缩比与十六烷值的对应关系,建立十六烷值‑临界压缩比拟合曲线;对待测试样在同样燃烧条件下进行同样的操作,获得待测试样的临界压缩比,利用十六烷值‑临界压缩比曲线,得到待测试样的十六烷值。本发明实现了快速准确测量柴油机燃料的十六烷值,具有测试步骤简单、测试范围广、测量成本低经济性好且操作简单等优点。

    微波辅助化学链气化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植物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433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0349663.X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化学链气化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植物热处理方法,具体为,将石英反应器放入微波室中,采用具有微波吸收性能及重金属吸附能力的载氧体,利用载氧体提供的晶格氧,实现修复植物的气化重整反应,获得高质量可燃合成气,同时实现部分重金属在载氧体以及残渣中的固化;使合成气流经活性炭固定床,实现对合成气中重金属的吸附脱除。本发明将微波加热应用于修复植物的化学链气化反应,并将碳化硅作为微波吸收剂,对修复植物加热均匀、升温迅速并节约能量;同时实现载氧体的解放,使其只负责供氧,不再负责传热。本发明通过对修复植物中重金属的高效捕集,获得高品质的合成气,实现土壤重金属修复植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一种用在林业勘测工作中的定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360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02397.3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在林业勘测工作中的定位装置,该装置系统包括便携式无人机、手持机,便携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GNSS定位单元、可见光摄像机、红外摄像机、处理单元、第一通信单元;手持机包括飞控单元、第二通信单元和显示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在林业勘测工作中的定位装置的定位方法,无人机利用红外摄像机捕获工作人员并实施定位跟踪,通过跟踪数据控制无人机姿态,确保无人机始终保持在人员正上方且高度超过所处树林的最高值,将无人机GNSS接收机接收到的定位数据附加上无人机与人员的高度差实时传输到工作人员手持机上,通过手持机显示屏实时显示定位位置。本发明能够排除林业环境对GNSS定位的干扰,具备实时精准定位的优点。

    融合北斗与多传感器的机场行李牵引车定位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755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00620.0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北斗与多传感器的机场行李牵引车定位装置,包括北斗基准站、北斗双天线定位定向系统、IMU惯导测量单元、双目相机测量单元、地图存储单元、通讯模块和处理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融合北斗与多传感器的机场行李牵引车定位方法,本发明室外环境下,利用北斗双天线/IMU松组合进行定位与测姿,并利用双目相机对三维地图进行更新;室内环境下,将结合双目相机/IMU/地图匹配进行定位与测姿以及三维地图的更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过自适应Kalman滤波器建立函数模型误差的拟合模型,使其适应行李牵引车特殊场景和相应传感器,得到位置与姿态信息的最优解,从而实现行李牵引车连续、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室内外无缝定位。

    分层燃烧的民用采暖锅炉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7169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91049.3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燃烧的民用采暖锅炉,该锅炉包括双曲线型炉膛,分层燃烧的多级炉排和与之对应的分级送风方式,以及多级填煤口,使用旋风除尘器以及活性炭吸附床处理尾气;炉膛由敷有卫燃带的环形水冷壁包裹,水冷壁环绕使炉膛整体成双曲线形式。使用时,燃料通过填煤口进入炉膛后均匀分布,在风机提供充足氧气的情况下充分燃烧,热传导、热辐射效率高,同时燃烧尾气中的污染物质得到有效的净化,最后通过烟囱排放洁净尾气。本发明用于民用采暖,具有传热效率高、燃料利用率高、制造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修、保护环境的优点。

    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室内多径信号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29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99108.7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室内多径信号测量方法,采用全新设计方法,将软件无线电平台和室内多径信号的测量联系在一起,降低了室内信道及多径信号测量系统的开发难度;通过成本较低的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SRP,实现室内多径的测量分析,大幅度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且测量借助于PC强大的存储空间和数据库软件,能够将测量数据存储到具有时间查询功能的数据库中,对其进行后期数据处理,利用数据库可以完成对多径信号变化的监控。

    一种二极管钳位型五电平逆变器均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6245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305421.0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极管钳位型五电平逆变器均压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内六边形6个有效矢量4种冗余状态对电容电压的调节能力,以内六边形的6个顶点为中心将五电平矢量图分解为6个两电平矢量图,并通过区域划分得到12个三角形区域,然后在每个三角形区域找出16个矢量序列并将其分为4组,最后根据矢量序列选择规则选择最佳矢量序列控制直流侧电容电压。该方法实现了二极管钳位型五电平逆变器在高调制比时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控制,算法不受逆变器功率因数的影响。

    一种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工艺及其脱硫脱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0020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425534.5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Y02A50/2345 Y02A50/23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氧化结合氨法湿式吸收的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工艺,该工艺包括低温等离子体氧化和氨法湿式吸收两个过程,待处理的燃煤烟气首先通过烟道进入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使烟气中40%~50%的NO被氧化成NO2,调理后的烟气进入同时脱硫脱硝喷淋塔,与氨水吸收液充分接触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x后排放;同时脱硫脱硝喷淋塔底部的吸收液经吸收液循环泵重新送入喷淋层循环使用,并且通过氨水泵不断将氨水槽中的氨水补充进喷淋塔,同时通过母液输送泵排放部分母液。本发明工艺用于燃煤烟气的同时脱硫脱硝处理,具有污染物脱除效果好、设备简单、占地少、操作方便、便于管理的优点。

    一种基于自适应弹性悬架的轨道巡检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9795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85003.8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巡检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自适应弹性悬架的轨道巡检机器人,其包括底座、悬挂支架、驱动组件、两组悬挂组件以及第一导向组件。悬挂支架转动连接于底座;悬挂组件活动连接于悬挂支架,悬挂组件与驱动组件通过悬挂弹性组件连接,以推动驱动组件的主动轮与轨道抵接;第一导向组件与轨道滑动配合。以此该机器人在轨道上移动时,不仅有效降低了能量的浪费,也减小了功耗,同时也能够减小对主动轮的磨损甚至损坏的可能性,有利于延长主动轮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自行产生姿态调整,从而使得振动幅度较小,还能够使得该机器人适配于多种尺寸的轨道,提高该机器人的适应能力,并提高该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