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301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11181504.X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时间尺度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静态安全控制方法,包括:10)基于热力系统动态模型,推导热力系统时序的状态演变关于初始条件和不同时刻边界条件、环境温度的数值关系;20)确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系统运行的控制量和受控量,分别建立电力子系统和热力子系统中受控量关于控制量的灵敏度矩阵;30)结合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耦合关系,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全局灵敏度矩阵,进而根据运行限制计算调整控制量,构建静态安全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31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010067790.0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量调节的热力系统静态潮流快速解耦计算方法,包括:10)划分热网节点类型,根据解耦条件选择解耦点划分热网,生成主系统和子系统;20)根据网状热网拓扑特性,建立解耦点变量交互与迭代机制,形成网状热网潮流解耦计算流程;30)根据辐射状热网拓扑特性,建立解耦点变量交互与迭代机制,形成辐射状热网潮流解耦计算流程;40)建立任意拓扑热网完全解耦流程,根据解耦后的热网特性计算热力系统静态潮流。该方法在不改变网络特性的条件下将任意拓扑、任意规模的热网解耦为若干辐射网,减小了计算规模的同时,避免了热网水力模型中复杂的非线性计算与初值选择问题,提高了基于量调节的热力系统静态潮流计算方法的效率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53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0828652.4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1 , G06F113/04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动态安全控制方法,包括:10)基于中心隐式差分格式的热网动态模型,推导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传输矩阵,建立管道等值模型;20)基于管道等值模型,结合网络拓扑方程,建立热网动态的源‑荷方程;30)基于电网潮流模型和热网动态源‑荷方程,建立电力、热力网络的灵敏度计算式,结合耦合设备模型,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全局映射关系,构建动态安全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66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26937.1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Q50/26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域构建方法,属于能源系统建模与运行分析领域。具体包括: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动态模型,包括电力系统模型、质调节热力系统动态模型和热电联产机组动态模型;结合运行安全约束,构建计及热动态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域模型;针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域的非线性和非凸特性,采用一种基于优化‑校验的凹包法进行求解安全域边界,刻画安全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综合考虑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设备、网络侧的热动态,准确刻画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特征;通过基于优化‑校验的凹包法求解极限运行点,保证了求解所得安全域的绝对安全,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7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39680.0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17/13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计算分析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微分变换的供热管道动态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一种具有全变差不增性质的半离散差分格式对管道偏微分方程进行差分,从而将其转化为常微分方程组;S2、使用微分变换将常微分方程组转化为线性递推关系式;S3、根据方程的初值条件和边值条件递推求解常微分方程组状态量的微分变换系数,得到各状态量的近似解析表达式,进而得到各状态量随时间的变化轨迹。该方法能有效消除供热管道仿真过程中的色散与耗散误差,同时由于微分变换的线性递推特性,该方法能很容易地得到具有较高时间精度的解,从而确保了管道动态仿真的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5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00826.7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统一建模方法,包括10)根据电气热系统的运行特征明确各子系统的状态量,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统一数学方程;20)利用中心差商及隐式差分格式将统一数学方程离散化,并分别构建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状态量的映射矩阵;30)根据初始/边界条件映射矩阵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时域支路模型,进而结合网络拓扑方程建立时域网络模型;40)根据电气热子系统的边界条件分布对时域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建立各类状态量之间的直接解析形式;本发明用统一的数学形式构建了电气热能源子系统模型,直观的刻画了各子系统状态量的传输特性,便于标准化程序开发;通过构建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映射矩阵避免了支路分段递推迭代,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2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81460.0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阶段质调节热水供热网络动态能流计算方法,包括:建立质调节热网动态能流计算模型,并将能流计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确定各阶段已知量和待求量;预设所有出力固定热源处的供水温度初值,通过第一阶段迭代算法求取网络动态能流初步结果;基于该初步结果以及热源机组的最小可调节间隔,计算所有出力可调热源机组的出力更新值;基于该出力更新值,通过第二阶段迭代算法求取网络动态能流最终结果。本方法采用热网动态模型,能够获取热网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其规划、安全分析和运行调度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引入热源最小调节间隔限制,通过第二阶段算法修正能流计算结果,从而获取更加精确的热网状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31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67790.0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Q10/0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量调节的热力系统静态潮流快速解耦计算方法,包括:10)划分热网节点类型,根据解耦条件选择解耦点划分热网,生成主系统和子系统;20)根据网状热网拓扑特性,建立解耦点变量交互与迭代机制,形成网状热网潮流解耦计算流程;30)根据辐射状热网拓扑特性,建立解耦点变量交互与迭代机制,形成辐射状热网潮流解耦计算流程;40)建立任意拓扑热网完全解耦流程,根据解耦后的热网特性计算热力系统静态潮流。该方法在不改变网络特性的条件下将任意拓扑、任意规模的热网解耦为若干辐射网,减小了计算规模的同时,避免了热网水力模型中复杂的非线性计算与初值选择问题,提高了基于量调节的热力系统静态潮流计算方法的效率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18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99316.4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性化热力模型的静态热电联合潮流混合求解方法,包括:输入网络/负荷/设备数据,解析拓扑,形成各类关联矩阵;设置热网和电网待求初值,建立热电联合系统静态潮流模型;结合关联矩阵,通过矩阵变换建立线性化热力模型,构建热网中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直接计算格式;计算热网水力、热力工况,全局通过交叉迭代至收敛,输出热电耦合机组的电功率;基于计算所得热电耦合环节电功率,利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电力系统潮流。本方法构建多类关联矩阵将热力模型线性化,从而直接求解,避免了热力模型的迭代环节,实现了静态热电联合潮流的高效精确求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