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栗优势共生菌根菌的人工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7400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510588879.0

    申请日:2015-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栗优势共生菌根菌的人工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锥栗菌根菌子实体,采集菌盖与菌柄交汇处的菌肉组织块;(2)将菌肉组织块置于平板培养基中,在25~28℃下培养至菌肉组织萌发出菌丝后,将菌丝转接,在25~28℃下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基,获得纯菌丝;(3)挑取所述纯化菌丝,接种到改良MMN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获得菌液;(4)将菌液接种到扩大培养料中,在25~28℃下培养至菌丝长满培养容器,获得锥栗菌根菌剂。本发明锥栗菌根菌的人工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利用发明培养得到的锥栗菌根菌回接锥栗幼苗时侵染率高。

    一种锥栗容器育苗方法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0600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57613.1

    申请日:2016-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01G9/029 A01G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栗容器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圃地;制作苗床:在畦面土层上铺设一层5~8cm厚度的河沙,再铺设一层地布;选用容器:选择无纺布容器袋作为育苗容器,其规格为7‑16cm×9‑20cm;配制基质:基质成分由黄心土、草炭土、珍珠岩组成,按体积计配制基质的比例为黄心土:草炭土:珍珠岩=0‑2:0‑1:0‑0.5;选择苗木;管理苗木:在8月中下旬~11月下旬,每隔10天喷1次肥,施氮肥量为0‑175mg/株,施磷肥量为30‑40mg/株,施钾肥量为50‑60mg/株;出圃:带基质定植。本发明育苗方法移栽时可保持苗木根系完整,提高了成活率,无缓苗期。本发明方法可使锥栗苗木运输、搬卸方便。解决了锥栗苗木移栽时伤根不易成活、反季节种植成活难的问题。

    油茶专用多功能叶面肥、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48685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083624.4

    申请日:2014-0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叶面肥领域,涉及一种油茶专用多功能叶面肥,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尿素5-10份、磷酸二氢钾5-8份、硼酸3-4份、氯化镁3-4份、硝酸钙5-6份、葡萄糖4-5份、赤霉素0.1-0.5份、脱落酸0.5-1份、氨基酸螯合物3-5份和表面活性剂2-3份。本发明根据叶面施肥原理,针对油茶叶面蜡质和角质层均较厚,养分需求量大的特点,以矿质元素、激素、氨基酸螯合物以及表面活性剂等为主要原料并合理配比,利于油茶及时有效吸收,具有促进苗木缓苗、提高生长结实和抗逆能力等多种功效。本发明配制的油茶专用多功能叶面肥,不仅有效简化了油茶生产技术,还降低了油茶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锥栗花粉口服液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32072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08964.9

    申请日:2014-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V2002/00 A23V220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栗花粉口服液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花粉收集保存;(2)花粉体外萌发破壁;(3)清洗;(4)磨浆;(5)酶解;(6)超声波萃取;(7)过滤;(8)纳滤膜浓缩;(9)风味调整;(10)均质;(11)灌装;(12)超高压灭菌;(13)成品检测。本发明所得的锥栗花粉口服液通过采用花粉体外萌发破壁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萃取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采用纳滤膜浓缩和超高压灭菌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保存其中的营养成分。本发明产品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酸甜适口,具浓郁的花粉香味,溶液均匀稳定,服用方便。

    一种带壳即食锥栗果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64550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617540.X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一种带壳即食锥栗果的加工方法,本方法以锥栗果为主要原料,通过筛选、冷冻、蒸煮、护色、漂洗、第一次干燥、涂膜保鲜、第二次干燥、气调包装和检验工序制成带壳即食的锥栗果。本发明加工所得锥栗果用手捏即开口,栗仁、内膜和外壳可轻易分离,同时锥栗果外壳光泽亮丽,色呈暗红色,栗仁酥脆香甜,无明显的老化硬化,常温下可存放6~8个月,是一种食用方便的休闲旅游食品。

    油茶花期关联的3个分子标记及在早期鉴定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51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983039.3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发明开发了与油茶花期关联的3个分子标记及在早期鉴定中的应用.分子标记Cch05T003147.1在红花油茶第5号染色体第195407115碱基处由A变为T,Cch05T003177.1标记位点在红花油茶第5号染色体的第138308185碱基处由碱基C变为T;Cch05T003279.1标记在红花油茶第5号染色体的第142947689碱基处由A变为G。本发明的SNP位点直接以DNA的形式呈现,3个分子标记的相应位点与表型呈现出一定关联。本发明具有检测效率高且普遍适用性等优点,用于鉴定和辅助鉴定油茶类型,可快捷地预测油茶开花时间,方便筛选早花油茶品种,达到节约成本,加快油茶品种的育种进程和效率。

    一种提高油茶种子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43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1288285.4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油茶种子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方法。对油茶树整体喷施茉莉酸甲酯后,油茶种子中的细胞数目增加,同时可以提高油茶种子含油率,提高油茶种子中的脂肪酸含量;尤其是,油茶脂肪酸合成和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包括乙酸辅酶A羧化酶,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以及硬脂酰酰基载体蛋白脱饱和酶的表达也得到提高。本申请为提高油茶种子含油量,增加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以及油茶一些丰产栽培措施的应用提供了支持。

    一种与油茶光合表型叶绿素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67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76061.5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油茶光合表型叶绿素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SNP分子标记为CaS900025_K01,所述SNP分子标记的SNP位点位于狭叶油茶的7号染色体的第94365530位的碱基处,所述SNP位点的碱基为G或T。本发明的SNP分子标记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其基因型与油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低显著相关,具有鉴定效率高、适用性强等优点;将其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油茶光合表型叶绿素含量时,不仅可以快捷方便地预测油茶叶片光合表型叶绿素含量,还可以快速精准地筛选出高SPAD含量的油茶品种,从而大量节省传统育种的成本,加快油茶高SPAD含量光合表型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