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55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07461.1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72/563 , H04W72/50 , H04W72/30 , H04W72/23 , H04W72/0446 , H04W72/0457 , H04W72/0453 , H04L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辅助控制信道的电力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设备,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通信方法包括设置辅助控制信道;通过广播的方式将辅助控制信道信息以及各控制信道的繁忙等级下发给终端;终端接收广播消息,根据当前控制信道与其他控制信道的繁忙等级判断是否需要选择启动控制信道重选,控制信道重选成功后切换到相应控制信道并发起注册。本发明基站通过广播的方式将辅助控制信道信息以及各控制信道的繁忙等级下发给终端,终端通过对比当前控制信道与其他控制信道的忙闲状态,决定是否发起控制信道重选,有效缓解电力专网无线通信过程中单基站下大规模终端的控制与采集业务所带来的下行拥塞和上行碰撞,提高了负荷分担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50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66077.2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电力负控终端的边缘协同学习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源荷储资源对电力负控终端的能量补偿计算边缘服务器的效益函数与电力负控终端的效益函数;确定边缘服务器分配给电力负控终端的最佳奖励报酬的表达式;根据最佳奖励报酬的表达式对边缘服务器的效益函数进行求解优化,得到各个电力负控终端的最佳奖励报酬和需训练的最佳样本数;将各个电力负控终端的最佳奖励报酬和需训练的最佳样本数发送至边缘服务器和每个电力负控终端。本发明实施例考虑电力负控终端自身的源荷储资源对电力负控终端消耗能量的补偿,并基于此优化各个电力负控终端的最佳奖励报酬和需训练的最佳样本数,最大化联邦学习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56020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112574.X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LSTM深度学习的光网络路由优化方法及其相关装置,应用深度学习中的LSTM预测模型,通过学习不同场景下的链路使用率和业务剩余时间特征与路由策略复杂的映射关系,将网络中链路和业务整体信息作为输入,通过几层神经网络计算快速获取重构阈值,来决策是否进行路由优化策略。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算法通常存在特征学习能力有限,对复杂函数的表达能力比较差,优化目标参数单一,交换机资源有限和网络资源开销巨大的缺陷,同时该阈值随着业务的不断到来可以实时高效的改变,从而缓解因为网络流量波动或者承载业务量过多而导致业务阻塞的情况,实现了光网络业务自适应的路由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719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815248.6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次生失效的网络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将网络的设备拓扑、数据流源节点等映射为网络的拓扑图和流分布;以聚类系数作为网络中评判节点重要性的指标,根据网络评估需求确定网络区域半径、网络中聚类系数最大区域和次生失效次数;获取网络中聚类系数最大区域中剩余正常节点集合,从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失效源点,根据流关联相继故障失效规则,计算移除网络中的任一正常节点所导致的网络相继故障,直到网络达到稳态;并根据所述网络的次生失效次数多次执行本步骤;计算剩余网络的失效节点比例和最大连通子图比例,网络效率和容量参数阈值,作为评估网络面向次生失效的可靠性的指标,用于满足对网络次生失效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21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11135.6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一种无线信号连接控制方法,针对目前智能巡检设备移动过程中无线信号覆盖区域切换时,通过增加无线基站布置点补偿设定门限值时易受干扰的方法,存在设备应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切换门限动态设置方法、无线信号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判断源基站曲线的升降趋势,在源基站曲线的升降趋势为降时,表明移动巡检设备正在远离源基站,分别根据其他基站的无线信号指标参数和对应的采集时间点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各基站曲线,确定各基站曲线的交叉点,获取交叉点的无线信号指标参数,从交叉点的无线信号指标参数中选择无线信号指标参数最大值,作为切换门限,实时动态设置切换门限,保证移动巡检设备处于最优的通讯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694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58774.7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专网调制编码策略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无线专网的业务类型和各业务信道的业务信道号,并根据无线专网的业务类型得到无线专网的各业务信道的业务信道类型;根据无线专网的各业务信道的业务信道类型,得到无线专网的各业务信道的调制编码策略;通过无线专网的广播信道,将无线专网的各业务信道的业务信道号和调制编码策略下发至无线专网范围内的各终端。基于多阶调制编码策略实现不同业务类型下调制编码策略的灵活配置,提高频谱使用效率,对系统网络容量与性能具有较大提升。同时,通过广播信道进行调制编码策略下发,避免了基于反馈信道质量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策略的系统容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7496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90245.9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EPDT融合模块、通信系统路由规划方法及装置,该EPDT融合模块包括:远程通信射频子模块,用于转发EPDT基站与主控处理子模块之间的数据;本地通信射频子模块,用于转发EPDT本地模块与主控处理子模块之间的数据;主控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远程通信射频子模块或本地通信射频子模块发送的数据,判断对数据进行转发或业务处理。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PDT融合模块、通信系统、路由规划方法及装置,实现远程通信、本地通信全网通信组网拓扑展现,实现全网任意通信模块的性能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527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410019775.7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2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频偏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频偏值;基于预先构建的频偏值与最大频偏调整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频偏值对应的目标频偏调整量;根据所述目标频偏调整量对晶振进行频偏调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频偏算法在窄带中不适用,缺少对窄带中频偏估计和校准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2404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0128443.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分布式仿真系统进行协同运算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分布式仿真系统中包括时间同步管理器,通过所述时间同步管理器采用标量逻辑时间统一所述分布式仿真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时钟周期;基于所述分布式仿真系统中事件频率期望调整所述时间同步管理器的同步时钟频率;对所述分布式仿真系统中仿真事件传输的时延进行计算,获取时延计算结果;根据所述时延计算结果控制所述仿真事件的到达时序,以进行所述分布式仿真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同运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881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87720.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业务数据的翻译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电力通信业务数据,从所述电力通信业务数据中获取业务路由数据;将所述业务路由数据转化为结构化链表数据;将所述结构化链表数据输入到预训练好的双向LSTM网络进行机器翻译,所述双向LSTM网络输出还原后的链路序列。本发明无需依赖字符级别匹配的大规模数据集,并充分利用了数据上下文语义信息,解决由于数据多源化造成站点表义不明的问题,提升了数据匹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开展数据清洗工作的人力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