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84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811475888.9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郭骞 , 于鹏飞 , 俞庚申 , 任志刚 , 文艳 , 张世栋 , 石聪聪 , 高鹏 , 范杰 , 仇慎健 , 冯谷 , 齐敬 , 李为 , 高先周 , 杨如侠 , 黄秀丽 , 章锐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13/00
Abstract: 一种智能电网综合管理系统,包括综合数据采集模块,生产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安全平台,电能质量模块,调度模块,设备状态监测模块,综合视频监控模块,用电信息采集模块,分析优化模块。有效地提供电网实时运行态势,进而实现对运行管理决策的智能辅助支撑,极大地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及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46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154429.7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数据上链加密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所有者通过客户端发送的加密电子证据以及所述加密电子证据对应的关键字索引和关键字索引的数字签名;提取所述关键字索引和数字签名,对所述关键字索引和数字签名进行匹配验证;在所述关键字索引和数字签名匹配验证成功时,将所述加密电子证据存储到云服务器并反馈存储所述加密电子证据的数据地址到所述数据所有者的客户端。由此,利用属性及加密技术使数据所有者为数据用户执行细粒度的搜索授权,使用可搜索加密技术完成关键字在区块链上的搜索工作,实现数据用户对加密数据的安全访问。
-
公开(公告)号:CN109598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811474577.0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郭骞 , 于鹏飞 , 俞庚申 , 任志刚 , 文艳 , 张世栋 , 石聪聪 , 高鹏 , 范杰 , 仇慎健 , 冯谷 , 齐敬 , 李为 , 高先周 , 杨如侠 , 黄秀丽 , 章锐
Abstract: 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御平台及方法,平台包括:规约分发器、虚拟运行环境、常规运行环境、运行于虚拟运行环境中的第一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于常规运行环境中的第二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终端和实时数据库。通过构建可安全切换功能的配电自动化安全接入环境和对终端接入规约进行分析,阻止可能的危险攻击行为,执行安全防御机制,解决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安全接入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0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10422.0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联邦学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联邦学习聚合环节攻击分析方法,包括:S1:通过区块链模块上传模型到联邦学习模块中,联邦学习模块对上传模型进行训练,并将模型上传到服务器中;S2:当服务器中的聚合环节受到外界攻击时,攻击探测模块探测到服务器受到的攻击情况,并且分析出攻击数据信息上传到防御模块中;S3:防御模块根据上传的攻击数据,筛选出对应防御方式的数据,对服务器受到的攻击进行防御。该一种联邦学习聚合环节攻击分析方法,能够在聚合环节遭受到攻击时自动识别攻击并进行防御,同时在无法防御时,及时更新防御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7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52784.9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节点激励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各个节点的属性,获取节点属性为发布任务属性的节点上传的任务和激励参数,并调用全部节点进行处理,确定处理结果,基于处理结果,确定各个节点的沙普利值,基于各个节点属性为发布任务属性的节点,各个沙普利值和激励参数,确定第一激励数值,判断各个节点中第k个节点的节点属性,获取判断结果,基于判断结果,各个沙普利值和激励参数,确定第二激励数值,整合第一激励数值和第二激励数值,对各个节点进行激励。通过第一激励数值和第二激励数值结合,完成对各个节点的“按劳分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4680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03407.0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数据多维敏感属性的数据动态授权方法与系统,属于电力网络安全领域。该方法将数据多维敏感属性在策略管理的便利性和信任度决策在细粒度策略规范生成的能力相结合,同时赋予属性参数实时性,以实现动态的数据授权。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数据授权解决方案,通过将信任度和属性组合在一起,允许权限随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简化数据授权管理的复杂性,并通过电力营销终端的属性为特定终端群提供专有访问权限。本发明通过属性提取和信任度计算自动为某些用户设置专有限制,从而更好地组织并减少需要的约束策略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267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33866.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逆的数据库水印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数据库中非空文本型数据生成主键;利用萤火虫遗传算法生成秘钥,并根据所述秘钥、所述主键利用哈希算法对数据库中数值型数据计算添加或存在水印的位置,并在该位置添加或删除水印;根据所述主键利用同义词对数据库中文本型数据确定添加或存在水印的位置,并采用同义词替换和算术编码法在该位置嵌入或删除文本型水印;本发明采用萤火虫遗传算法生成密钥提高了局部搜索效率和鲁棒性,并且实现了同时对数据库中不同的数据类型添加或删除水印。
-
公开(公告)号:CN11313987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58143.3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大数据自动安全分发流程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预先构建的安全分发自动化流程管控模块的流程控制空闲时候,自动轮询获取数据中心的任务申请信号;将所述任务申请信号提交到所述流程管控模块后,对所述任务申请进行任务审批;将通过所述任务审批的任务申请进行复审,并对复审通过的任务申请数据进行分发;任务申请数据分发完成后,进行数据使用时效性的判断,并当所述数据使用时效到期后对数据回收销毁;其中,所述安全分发自动化流程管控模块有层次状态机和量子构架技术所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15387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17887.2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交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交易发起方的数字资产交易请求,数字资产交易请求包括交易发起方信息和数字资产标识;根据数字资产交易请求,确定交易接收方;当交易发起方和交易接收方的信息满足验证条件时,根据数字资产交易请求,生成数字水印,数字水印根据交易发起方信息、交易接收方信息以及数字资产信息生成;根据数字水印和所述数字资产交易请求对应的数字资产,得到嵌入数字水印的数字资产;根据所述数字资产交易请求对应的智能合约,将嵌入数字水印的数字资产发送至交易发起方。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对泄露数字资产的侵权用户精准定位,降低了数字资产维权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6100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729672.9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特征数据和用户访问系统的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特征数据和用户访问系统的特征数据分别确定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身份验证值和用户访问系统的身份验证值;利用所述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身份验证值和用户访问系统的身份验证值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本发明利用用户操作输入设备的特征数据和用户访问系统的特征数据进行身份识别,可以在用户正常登录系统后对其身份进行识别,提高了网络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