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1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80011666.4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10/14 , C08F4/70 , C08F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α‑烯烃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α‑烯烃聚合物由至少一种α‑烯烃单体CH2=CHR聚合形成,在所述α‑烯烃聚合物中,位于主链中的碳原子占所有碳原子数量的58‑87%,其中,R为碳原子数≥2的线性或带有支链的烷基;所述α‑烯烃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250,000;所述α‑烯烃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PDI<3。本发明的α‑烯烃聚合物用作润滑油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具有优异的增稠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9448.X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F9/50 , C08F110/02 , C08F210/16 , C08F4/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膦‑酚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膦‑酚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M选自ⅤB族金属,R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n和m各自为1或2,且n个R2各自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四氢呋喃,m个X各自独立选自卤素、C1‑C10烃基。使用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使用时,相似聚合条件下,聚合活性更高,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明显低于对比例所得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共聚合性能;并且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在较高聚合温度下仍保持较高的聚合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798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16242.7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210/02 , C08F216/04 , C08F4/70 , C08F220/04 , C08F220/14 , C08F210/16 , C08F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配位沉淀聚合方法及聚烯烃。该方法包括将烯烃单体、催化剂和助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所述烯烃单体含有非极性单体和极性单体;所述非极性单体选自乙烯、α‑烯烃和内烯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极性单体选自烯醇、不饱和羧酸以及不饱和羧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催化剂选自式(I)所示的后过渡金属配合物。本发明可免除催化剂的负载工艺流程,实现烯烃均相催化剂聚合自成形,制备颗粒形态良好的聚烯烃。#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8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658208.1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F9/00 , C07F9/50 ,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4/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有机金属催化剂和烯烃配位聚合领域,公开了一种四氢萘酚‑膦非茂钒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四氢萘酚‑膦非茂钒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5烃基;X选自卤素或C1‑C10烃基。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四氢萘酚‑膦非茂钒金属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使用时,相似聚合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均/共聚合活性,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较高且分布更窄,同时还具有更为优异的乙烯均聚合性能和共聚合性能。#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620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59394.1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F17/00 ,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210/02 , C08F232/08 , C08F4/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膦‑酚茂铬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膦‑酚茂铬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11‑R15各自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X选自卤素、C1‑C10烃基;R1‑R5各自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且R1‑R5任选地相互成环。使用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使用时,相似聚合条件下,聚合活性更高,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明显低于对比例所得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共聚合性能;并且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在较高聚合温度下仍保持较高的聚合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05850.X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70 , C08F4/02 , C08F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化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中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活化剂和无机氧化物溶解/分散于溶剂中制备得到均匀分散的浆液,将得到的浆液喷雾干燥成形,即得到负载化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颗粒。得到的催化剂负载量高,在负载过程中加入具有特定结构的聚合物,具有高的聚合活性,粒形良好,粒度可调节范围宽且粒度分布窄,用于烯烃聚合得到树脂粉料具有良好的颗粒形态,堆积密度高,可用于淤浆法和气相法聚合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9120.0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0 , C08F4/70 , C08F110/14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一一种α‑烯烃聚合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及α‑烯烃聚合物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在包含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任选的溶剂在内的组分存在下,由碳数不小于3的α‑烯烃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α‑烯烃聚合物;所述主催化剂为后过渡金属催化剂;所述聚合反应的反应过程在相邻反应阶段,加入同一种α‑烯烃单体或同一种溶剂;后续阶段加入的α‑烯烃单体或溶剂后,相邻两个阶段单体浓度的比值大于2;各阶段的反应温度各自为(‑40)‑100℃,所述聚合反应的总时间为5min‑48h。本发明所得的聚合物具有链段级别可控的结构,且聚合条件温和,步骤少,反应条件易于调控,产物结构控制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271412.3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G63/78 , C08G63/183 , C08G63/85 , C08G63/83 , C08G63/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生物可降解共聚酯PBST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使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在带搅拌的立式酯化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2)使丁二酸酐与1,4‑丁二醇在带搅拌的立式酯化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3)将步骤(1)和(2)的产物导入带搅拌的立式酯化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4)将步骤(3)的产物导入预缩聚釜中进行预缩聚;(5)将预缩聚釜的产物导入终缩聚釜中进行终缩聚;(6)将终缩聚釜的产物导入增黏反应器中进行熔体增粘,使反应产物的熔融指数达到1‑20。按照本发明的方案,不仅可实现连续制备高分子量的脂肪芳香共聚酯,而且制备的PBST拉伸力学性能明显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166343.X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G63/78 , C08G63/1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脂肪芳香共聚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使组分a和组分b在带搅拌的立式酯化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2)将所述第一酯化釜的产物、第一催化剂和/或第二催化剂、组分c以及可选的组分b导入第二酯化釜中进行酯化反应;(3)将所述第二酯化釜的产物导入预缩聚釜中进行预缩聚;(4)将预缩聚釜的产物导入终缩聚釜中进行终缩聚;(5)将终缩聚釜的产物导入增黏反应器中进行熔体增粘,使反应产物的熔融指数达到1‑20。按照本发明的连续制备脂肪芳香共聚酯的方法,不仅可以实现连续制备脂肪芳香共聚酯,而且制备的脂肪芳香共聚酯分子量高,拉伸力学性能明显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22534940U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21228874.8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化工模试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可更换的反应装置。该反应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一侧设有开口;移动框架,能够从开口自由推入和推出主体框架;搅拌器,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且设有输出轴;反应釜,安装在移动框架上,且设有搅拌轴;其中,搅拌轴与输出轴通过快拆结构连接。本申请通过将搅拌器安装在主体框架,反应釜安装在移动框架,并通过快拆结构连接输出轴与搅拌轴,使多台移动框架能够轮流与一台主体框架快速组合形成反应装置,简化了人工拆装的步骤,减少了人工拆装的时间,进而解决反应装置的反应釜更换不便的问题,达到快速更换的效果,实现不同体积反应系统的快速切换,加快模试实验进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