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8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15066.5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210/02 , C08F216/04 , C08F4/642 , C08F4/643 , C08F220/04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配位沉淀聚合方法及聚烯烃,该方法包括将烯烃单体、催化剂和助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所述烯烃单体含有非极性单体和极性单体;所述非极性单体选自乙烯、α‑烯烃或内烯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极性单体选自烯醇、不饱和羧酸以及不饱和羧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催化剂选自式(I)所示的非茂前过渡金属配合物,其中,M选自ⅣB族金属;R11‑R15各自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X选自卤素或C1‑C10烃基,n为1或2。本发明可免除催化剂的负载工艺流程,实现烯烃均相催化剂聚合自成形,制备颗粒形态良好的聚烯烃。#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7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1832.3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210/02 , C08F216/04 , C08F4/70 , C08F220/04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烯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配位沉淀聚合方法及聚烯烃,该方法包括将烯烃单体、催化剂和助剂混合,进行聚合反应;所述烯烃单体含有非极性单体和极性单体,所述非极性单体选自乙烯、α‑烯烃和内烯烃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极性单体选自烯醇、不饱和羧酸以及不饱和羧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催化剂选自式(I)所示的后过渡金属配合物。本发明可免除催化剂的负载工艺流程,实现烯烃均相催化剂聚合自成形,制备颗粒形态良好的聚烯烃。#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9110.7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F297/08 , C08F4/70 , C10M143/08 , C10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嵌段共聚合物型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含有嵌段共聚合物,所述嵌段共聚合物含有双嵌段共聚物A‑B,A嵌段基于α‑烯烃单体A聚合得到,B嵌段基于α‑烯烃单体B聚合得到,且nA≥3;nB≥3且nB≠nA;所述嵌段共聚物中A嵌段的支化度≤1000/nA*0.7;所述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250,000,PDI小于3。本发明的上述嵌段共聚合物型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能够大幅提升增稠效率,使嵌段共聚物可以满足粘度指数该改进剂对增稠效率的要求,还能够提升粘度指数该改进剂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600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8282.2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19/00 , C08F293/00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通道反应器的聚合装置及其制备ɑ‑烯烃嵌段聚合物的方法。该聚合装置,包括多个进料模块、多个依次串连连通的主反应模块以及将对应的进料模块、主反应模块相连通的物料流道;其中,位于串连端头的第一主反应模块与至少两个进料模块相连通,其中一个进料模块为主催化剂进料模块,其他进料模块为包括聚合单体在内的其余反应物料的单独进料模块和/或混合进料模块;其余的主反应模块分别与用于聚合单体进料的进料模块相连通。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具有聚合物分子结构调控精准、反应速度快、可仅通过一种单体来制备嵌段聚合物等优势,可降低生产的原料和工艺成本,有利于工业化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8774.9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F17/00 , C08F10/02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膦‑酚单茂铬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膦‑酚单茂铬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X选自卤素、C1‑C10烃基;R1‑R5各自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且R1‑R5任选地相互成环。使用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使用时,相似聚合条件下,聚合活性更高,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明显低于对比例所得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共聚合性能;并且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在较高聚合温度下仍保持较高的聚合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8757.5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F17/00 , C08F10/02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膦‑酚单茂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膦‑酚单茂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M选自ⅣB族金属;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芳基;X选自卤素、C1‑C10烃基,n为1或2;L1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戊二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茚基、四氢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在相同金属的配合物以及相似聚合条件下,使用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使用时,聚合活性更高,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明显低于对比例所得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共聚合性能;并且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在较高聚合温度下仍保持较高的聚合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0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271175.0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生物可降解共聚酯PBST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使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在带搅拌的立式酯化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2)将步骤(1)的产物、丁二酸酐以及1,4‑丁二醇导入带搅拌的立式酯化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3)将步骤(2)的产物导入带搅拌的立式酯化反应器中进行酯化反应;(4)将步骤(3)的产物导入预缩聚釜中进行预缩聚;(5)将预缩聚釜的产物导入终缩聚釜中进行终缩聚;(6)将终缩聚釜的产物导入增黏反应器中进行熔体增粘,使反应产物的熔融指数达到1‑20。按照本发明的方案,不仅可实现连续制备高分子量的脂肪芳香共聚酯,而且制备的PBST拉伸力学性能明显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657868.8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有机金属催化剂和烯烃配位聚合领域,公开了一种四氢萘酚‑磷单茂铬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四氢萘酚‑磷单茂铬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R5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或者R1‑R5任选地相互成环;R6‑R10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羟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5烃基;X选自卤素或C1‑C10烃基。使用本发明所述的四氢萘酚‑磷单茂铬金属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使用时,相似聚合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均/共聚合活性,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较高且分布更窄。#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9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27128.0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F9/50 ,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210/02 , C08F2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膦‑酚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膦‑酚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M选自ⅣB族金属;R11‑R15各自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烃基;X选自卤素、C1‑C10烃基,n为1或2。本发明所述的膦‑酚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用作烯烃聚合催化剂的主催化剂,能够实现较高活性催化烯烃聚合,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较高,分子量分布较窄,并且具有优异的共聚合性能。#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796006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8222.0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19/00 , C08F293/00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α‑烯烃嵌段共聚物的方法和微通道反应器,该微通道反应器,包括两个以上相串联的微反应单元,至少一个用于催化剂进料的进料单元,至少两个分别用于不同聚合单体进料的进料单元;每个微反应单元均与一个用于聚合单体进料的进料单元相连通,至少两个微反应单元所连通的用于聚合单体进料的进料单元所输送的聚合单体不相同;其中,位于串连端头的第一微反应单元还与用于催化剂进料的进料单元相连通。通过该微通道反应器可以得到多嵌段的α‑烯烃共聚物产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共聚物分子结构调控精准、聚合反应效率高等优势,可用于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高附加值嵌段共聚物。
-
-
-
-
-
-
-
-
-